重返1988_第二十二章 少年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少年班 (第2/2页)

  另外,改革开放后,老百姓在见识到西方科技后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的文化一无是处,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找一些能够弥补自卑感的东西就很自然,结果就找到了“神秘学”气功身上。

    气功有没有?即便是三十年后也不知道,起码还没有证实,可也无法证伪,只能归纳到“神秘学”的范畴。

    当然,“神秘学”这种流派在全世界都很盛行,就是在刘向学嘴中被称为“天堂”的漂亮国也是如此,当华国老百姓普遍认可科学时,这个国家的“反智”行为却风起云涌。

    什么地球是圆的,疫苗都是骗人的,种种理论让正常人都无法理解,好像他们都不是地球上一样。

    由此可以看出,神秘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流行,甚至随着科技越发达,神秘学就越有市场。

    至于说这种学派什么时候能够证明或者证伪,或许几百上千年后人类对自身了解通透后才能做出结论,至少现在还不行。

    “练气功”这种事只在刘啸的老舅身上发生,他大哥练的倒不是气功,是“功夫”,起码还能锻炼身体吧,比如那“一苇渡江”心法,虽然不能渡江,可能抗摔呀,总比刘啸的老舅练那套“闪电五连鞭”强的多。

    好在其他亲人对“气功”都不以为然,如果大家都去练,那刘啸就得跟他们好好普及一下科学常识,别看我只是个八岁小朋友,但我是天才呀

    刘啸很快就把练气功这件事抛在脑后,这东西就是个热闹,看看就完了,应该很快就过去。

    “你们找谁?”

    赵兵拦下了两个想要进工厂的人,刘啸正在里屋炕上看报纸。

    “这位同志,我想找刘向学同志,麻烦您能不能通知一下。”

    刘啸听到声音,这不是学校的张校长吗?

    刘啸走出屋,看到两个人站在窗口外向里面张望着,其中一个正是张校长。

    “张校长您好!”

    “刘啸?你在这呢?正好,来,这位是咱们区教委的孙局长,孙局长,他就是我们要找到天才刘啸。”

    “哦,你就是刘啸?张校长可把你夸上了天,说你能给宁百有一拼,我今天就是来看看你的!”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收发室。

    “孙局长,张校长,请坐!”

    刘啸把两个凳子摆在他们面前。

    “呵呵,刘啸小朋友挺懂礼貌嘛!”

    孙局长微微点头,一个八岁的小孩能这么懂事的不多见。

    张校长也是笑了笑,心里却在想:懂事?他都敢和老师打架,懂什么事。

    孙局长坐下后很“温柔”的说道。

    “刘啸小朋友,你把你的爸爸找来呗,我们有事给他谈。”

    刘啸看着了对方道:“跟我爸谈?你们不是来找我的吗?为什么不跟我谈?”

    对方一愣,看了看张校长,然后笑了笑,觉得刘啸真是个“小大人”。

    “刘啸小朋友,你今年才八岁,生活还得靠父母照顾,很多事情都不明白,对吧?比如说你这个天才对国家有什么用?你知道吗?”

    还没等对方说完,刘啸马上接口。

    “我当然知道,国家现在有大学少年班,专门招收年龄很小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培养,以发挥他们的天赋优势,就是国家的大学少年班制度。

    现在我们国家有十所大学拥有少年班,华夏大学、首都大学、国家科技大学、西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江浙大学等。

    国家建立少年制度,目的是为探索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国家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说到我自己,我肯定会上少年班的,只要我想就能上,不过今年不会上大学,明年可以。

    怎么样?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两个人嘴张的老大,仿佛刘啸是个妖怪。

    这回答太666了吧,跟教科书一般无二。

    通过看报纸,刘啸了解到了国家在这个时候是有一个少年班制度。

    当然,这个制度在三十年后依旧存在,只是那时没有多少人关注罢了。

    但在这个时代,如果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那少年班就是娇子中的贵族。

    这个时代每年的大学生大概有五六十万人,但少年班的学生只有两三百人。

    考大学靠的是努力学习,考少年班就不是努力学习能够做到,年龄才是关键。

    少年班招收的是十三四岁的小孩子,这个年龄能考上大学不是因为勤奋,是因为天赋,所以,少年班的学生都是天才。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毫无疑问,这个家庭一定会万众瞩目,成为邻里乡亲眼最耀眼的明星家庭,能让家长吹嘘一辈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