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九十 (第2/2页)
“程敏政?”弘治皇帝刚刚拿起茶盏就僵愣住了,“他还没有致仕还家?” 按常理说,致仕了,就得该走了啊,返回原籍,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谁赖在京师这么久的啊。 怪不得,这文章写的,很有心得体会,感情真实啊。 “回陛下,前些日子,程敏政的确收拾府邸,准备离开,可没过两日却是没了动静”,萧敬赶忙说到。 得了,弘治皇帝基本上猜出了个大概。 “你把他留下来了?” “是,儿臣说,儿臣的镇国府缺一个主编,儿臣见程师傅很有学问,就让他当了,有问题吗,再说了,父皇,这主编,也不是什么官职啊。” 弘治皇帝盯着朱厚照许久,看的朱厚照心里发慌。 “算了,既然留下来了,就当,朕补偿他的。” “谢父皇。” 朱厚照喜出望外。 “好了,先别说谢,闻香教的事情,可是如何了?” “儿臣,已是有了些头绪了,只是,还要些日子。” 朱厚照有些兴奋。 “厂卫那如何了?” 萧敬有些嘴角发苦,“回陛下,厂卫已是多方打探,这两日就会有消息。” “朕也知道,这闻香教神出鬼没,极难追查,这是我大明腹心之患,还是要多用心些。 对了,江西的厂卫,还有内官,处理的如何了?” 萧敬立马恭恭敬敬说到:“陛下,人刚到南昌府,徐福以畏罪自尽,江西南昌府的厂卫也都全部缉拿回京,如今,厂卫还在拷问。” 弘治皇帝微微点点头。 等朱厚照离开以后,弘治皇帝又是看了半个时辰的奏章,实在是累了,萧敬小心翼翼地给弘治皇帝按肩。 弘治皇帝闭目养神,突然,弘治皇帝淡淡开口道:“敬……” “奴婢在呢。” 萧敬弓着身,永远笑吟吟的样子。 “陪朕聊聊,这个镇国报,日后,要送一份给朕来,记住了吗?” 弘治皇帝漫不经心说到。 萧敬的心里就顿时咯噔了一下,面上依旧笑吟吟的,“知道了,陛下,那奴婢到时候也看,奴婢今天算是知道什么是天赋异禀的,殿下……” 陛下都看了,自己做奴婢的,能不看? 萧敬按住内心的奔腾,只能笑嘿嘿地回答道。 “你说,太子让朕随便写,朕要写些什么?写真朕的想法,朕的想法可是多了去了,对了,过些日子,朕还得去西山,你说说那些孩子,又会问朕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 总不能问,朕家里有多少粮食,吃过什么吃食?” 想到这,弘治皇帝不由自主的笑了,显得格外放松。 萧敬也是在一边陪着笑,在陛下身边,他永远都是和和气气。 “萧敬,你说厂卫到底还要多久,你给朕,交个实底。” 前面还说着西山,一转眼,弘治皇帝又到了国家大事上面。 “陛下,厂卫有上万人遍布京畿内外,各行各业的辛苦打探呢,这,具体几日,奴婢,还真的不敢随便说说,欺瞒陛下。” 萧敬没有陈述其中困苦,却是拐着弯说,厂卫正在辛苦打探。 说罢,他小心翼翼地看了弘治皇帝一眼显然,皇帝陛下已经懂了他的意思了。 “你说的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厂卫这几次,的确是颇为不力。 此事要加紧着办才好,足足半个多月了啊,一个人都没有拿住,至今还没有结果。 朕没有责怪你和牟斌的意思,朕知道你们已是尽心尽力了,厂卫这些日子整顿本就难上加难,又要给太子调拨人手,厂卫也甚为辛苦……” 萧敬听罢,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陛下,还是知道咱们的难处的。 弘治皇帝回眸,认真地看了一眼萧敬,才道:“要快!” “遵旨。”萧敬小心的给弘治皇帝柔完以后,蹑手蹑脚地后退两步,又行了礼;“奴婢现在去东厂,再去催促。” “去吧。” …………………… 整个京师已经鸡飞狗跳,而诏狱里,抓了不少人,严刑拷打之下,竟发现十之八九,都和闻香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更多的人,不过是打着旗号,招摇撞骗罢了。锦衣卫,牟斌已是快要疯了。 牟斌不禁摸着自己额头,他觉得很是头痛。此事,陛下追问的紧,甚至就连太子也都插手其中了。 若是让太子先找到,那岂不是再打锦衣卫的脸 虽然知道这不太可能,可牟斌一点都不敢松懈,陛下这段时间,因为江西的事,对厂卫大为不满了。 若是此事在不得力,恐怕,陛下对自己就要失望了…… 这是牟斌不能接受的。 即便是他不愿这样大兴冤狱,但也不愿意将人放了,也要一一拷问,希望得到哪怕一点有用的消息。 牟斌这个人,在锦衣卫指挥使中,还算正直,因而对于任何钦案,都是再三排查,就怕出现丝毫的差错。 这几日,他坐在公房,指挥着人手四处出动,一点风吹草低都不敢放过。 果然,几日下来,牟斌眼睛都熬红,最终才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却在这时,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刚刚来的线报,京师外十里的土地庙里,有不少人聚集,城南千户所已经派人盯着,王千户说,很有可能是闻香教那帮逆贼。” 牟斌立马来了精神,“清点人手,本指挥使亲自带人前去。” 于是锦衣卫,又是风风火火的忙活开了。 朱厚照回到西山,找来了宋金宝和谢步东。 “草民见过殿下。” “好,好,本宫今日找你二人来,是让你二人做一件事。” 然后,朱厚照吩咐下去,二人虽是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不敢违背。 很快,一个消息在西山传递开了。 西山中,有闻香教的逆贼,陛下得知,龙颜大怒,训斥了太子,甚至要关掉西山煤矿。 这个消息,对不少人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西山的一切,都是得益于西山煤矿,若是关了,自己这一家老小,岂不是要喝西北风不成? 一时间,西山家家户户愁容满面,不少人都抹着眼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