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六十 (第1/2页)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牟指挥啊,近来可好啊?本宫看你这气色,差了些啊,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啊。” 朱厚照乐呵呵问道,一副关心下属的模样。 牟斌可不是个傻子,太子平白无故来锦衣卫,总不能是专门来问他牟斌有没有睡觉吧。 “臣多谢殿下关心,臣惶恐”,牟斌一边说着,一边跟着朱厚照进了衙门。 “本宫今日来,是要提个人问问话,不知道能不能行啊。” 朱厚照刚刚坐下,就直直说了出来。 “殿下请说,臣这就将人带来。” “徐经。” ”这,………”牟斌面露难色,若是一般的人犯,别说太子提出来,就是带走,他牟斌敢说些什么。 只是徐经,他牵扯的案子,太不一般了。 若是一般人,牟斌绝对会一口回绝,只是太子……… 没听说过太子和徐经有交道啊。 “知道,知道,本宫不为难你,就把他带来,本宫问上几句话,牟大人和锦衣卫的诸位堂官都在一边看着,这总该行吧。” 朱厚照倒是很善解人意,给出了个方案。 眼见朱厚照如此说了,又是在锦衣卫的衙门了,应是没什么问题。 牟斌也不好再说什么,反正传了出去,天塌下来有太子顶在前面。 牟斌看了一眼,南镇抚司的镇抚使会意了意思,将人犯带了上来。 很快,一个一身囚服,蓬头垢面,隔着远远就能闻到恶臭的囚犯带着手铐脚铐被带了上来。 朱厚照傻眼了,这还是徐经? 之前看见徐经,不说是风流倜傥,锦衣华食,好歹也算是个人啊,这带上来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啊。 这哪里,还看得出半分的人样啊。 刚一带上来,徐经就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连连认到:“都是我做的,都是我做的,是我贿金程敏政,是我科举舞弊………” 神神叨叨,那里还有半点丰神俊朗的样子。 朱厚照看了眼牟斌,好家伙,本以为牟斌这人和一般的锦衣卫不一样,没想到……… 锦衣卫,都是一群一样的狼狗啊,看徐经这样子,他要是不招,朱厚照才觉得奇怪啊。 牟斌泰然若之,这些本来就是没什么好隐瞒的。 “徐经,有人问你话,如实说来。” 一声厉喝,打断了如同中邪了般的徐经。 朱厚照叹了口气,可怜的娃儿啊。 “徐经,抬起头来,看看可是认得本宫?” 徐经木然的抬起头,看着面前高高坐在上面的人,总觉得那张脸分外的熟悉,不知是在哪里见过。 “大胆,还敢直视殿下,还不见过太子殿下。” 徐经如梦初醒,跪下之后,用着沙哑的嗓子磕磕绊绊喊到:“学生,学生见过殿下。” “徐经,本宫问你,你可还记得本宫?” 朱厚照不厌其烦的再问一遍。 这下子,锦衣卫上上下下,包括牟斌在内的所有人都傻了眼。 太子看起来,好像还真的认得这徐经呢。 徐经脑子里飞快想着,猛然间蹦出画面,几乎是脱口而出:“潇湘院………” 那个吊打唐寅的人,是太子。 这对徐经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 “咳………”,朱厚照面色有些不好看,这个,就不用这么详细了。 牟斌这些人一副都是耳聋的模样,心里却是都在感慨。 潇湘院,那不是京师里有名的………烟花柳巷嘛。 太子,怎么会………… 徐经如同看见了救星一般,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放声大哭起来,“殿下,殿下,学生冤枉啊,学生绝对没有舞弊啊,绝对没有啊,学生时屈打成招,屈打成招啊。” 这些日子,他过的哪里是人的日子啊,噩梦一般,自己也是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一开始被抓进来以后,他还以为凭借着自己身份风骨,定是宁死不屈。 可是,当他看过锦衣卫的刑具以后,脑子说要宁死不屈,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厂卫之辈,何足怕之。 但是,身子却是很实诚的抖的立都立不稳了。 只消得几鞭子上去,人家说什么,自己不可是全都认了。 以往的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前途无限的天之骄子,如今,也只能是和老鼠臭虫为伴,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吃着发馊的牢饭。 每一时每一刻,徐经都在懊悔,自己若是当初听了唐寅的话,哪里会落得如此下场啊。 朱厚照的出现,就是徐经在绝望之中划过的一丝光啊。 相比于锦衣卫的吃人不吐骨头,即便是在潇湘院给徐经留下极为不好印象的朱厚照,对比之下,简直就是圣人。 更别说,眼前的人,是真的能救自己。 朱厚照又,现在自己才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你所说的,本宫不是很清楚,所以,这事,本宫也管不了。 此事,父皇和朝廷都十分重视,想来定会查明真相,你若是真的有冤,到时候定会还你个公道。” 牟斌等人松了口气,吓死个人,刚刚他们还深怕太子话本看多了,会不会脑子一热呢,来上一出包青天的戏码。 徐经如同抽去了最后的希望,颓然无力。 朱厚照看着徐经这般模样,也是露出一副不忍的模样。 “你的夫人进京了,多方打点想要救你,只是此事,走途无路,你自己心里也是清楚的。 本宫看她算是有情有义,你写上一封家书,简短点,本宫替你转交给你夫人。 你在昭狱里,还是积极点,事虽已至此,不到最后一刻,一切可都还没有定局。 牟斌,徐经虽是有罪,如今,朝廷可是还没有下旨剥去他的贡士身份,我大明的读书人,还是要讲些体面的。 还有程敏政,也都如此,不知此事,算不算是………” “殿下言重了,殿下仁心,臣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徐经那张没有生气的脸上总算有了丝神色。 有人取来笔墨,文思泉涌的徐经想着妻子母亲,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写些什么。 最终落笔,区区百字,哪能写够些什么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