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两代七杀 (第2/2页)
抬眼,望向西方只剩下微弱落日余晖的黯淡天穹,喃喃自语道: 按照他的判断,早两日函谷关内的雍州军,就该打出来了。 毕竟韩信若是倒了,雍州可就真彻底陷入孤立无援、举世皆敌的绝境了! 可他耐着性子等待了两日,函谷关内的雍州军别说出来打出来了,连叫骂都未曾叫骂过,稳得就如同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 雍州军不打出来,陈胜也就不好挥师打上去。 倒不是说他真奈何不了函谷关。 他有攻破函谷关的办法。 他真正感到棘手的,是十里函谷! 十里函谷,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涧谷之中、深险如函。 函谷关,只是在十里函谷中较为险要的一段山谷设立的一座城关,是不是最险要一处山谷都难说。 若是不先行击溃函谷关 中雍州守军,就闷着头的往里冲,恐怕得填进去数十万兵马才能通过那十里函谷! 若非函谷关如此险峻,另一个时空中,六国伐秦大军也不会数次止步函谷关! 正当陈胜心头盘算着得想个办法引函谷关内雍州军出城交战,忽然听到一道悠远的高亢呼声,伴随着清脆的马蹄声自西方飞速由远及近! 陈胜下意识的定睛往西方看望去,一连扫视了好几圈,才终于发现一点暗淡的火光在夜幕之中燃起。 他心下由衷的轻叹了一声,趁着昼夜交替之极的烽火信号混乱之机,悄无声息的出兵攻打他红衣军大营,回营报信的斥候都冲进营寨之内了,营外报信的烽火才堪堪燃起来…… 烽火报信,白日是烟,夜晚才是火。 火在白日传不远,烟在夜晚看不见。 废了烽火信号,就等于是废了他们大半预警系统。 不起眼的小花招。 却非常的有用! 陈胜的感叹着,按着佩剑不疾不徐的往下走。 还未等他走下了望台,沉稳的鼓点声、吹角声,已经联通十里营寨,杂乱却不惊慌的急促脚步声,如同山呼海啸般席卷天地! 陈胜刚刚跨坐上战马,就听到一声疾呼传来。 他一回头,就见才离去不久的季布,又纵马匆匆赶来。 陈胜心头叹了口气,松开了佩剑的剑柄……得,快乐没了! 季布赶到陈胜面前,也顾不得再为陈胜保密,急声道: 陈胜认命的拨转马头,往中军帅帐方向行去,一边走一边询问道: 敌军袭营,自然不可能再悠哉悠哉的集结兵马、整军列阵,须得先派一部分兵马出营,顶住敌军的进攻,给后方正在集结的袍泽弟兄们争取时间。 季布连忙回道: 陈胜想了想: 季布: 陈胜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纵马赶向中军帅帐。 …… 传令兵冲进帅帐,无有任何多余礼节的径直汇报战况。 季布看了一眼兵棋沙盘,再看向陈胜。 陈胜亦凝视着兵棋沙盘,感应到季布的目光头也不抬的一摆手道: 季布一抱拳,而后大声下令道: 传令兵领命,转身匆匆奔出帅帐。 陈胜动手,将代表一个汉军师的兵棋,推进到十二师的右翼。 局势很混乱。 敌军来得太快,几乎是出了函谷关后就直奔着他们红衣军大营来了,这附近又大多是难以藏身的高坡与平原,散在大营之外的斥候们还没有获取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就被敌军的兵锋给压回营寨中。 以至于,连帅帐之内现在都是两眼一抹黑。 除了知道敌军的大致兵力与兵种之外…… 敌军统兵者何人,不知! 敌军列何阵、分几路,不知! 敌军可曾携带拔寨军械,依然不知…… 以至于,季布明明握着优势兵力,却只能束手束脚的先行稳固基本盘,再步步为营的往外拓展视野。 陈胜也没觉得季布的指挥有什么问题。 他只是感觉,敌军进攻力度,与他们的兵力和目的,并不匹配! 五万步卒加两千战车的配置,算不上雄厚。 可作为一支袭营的兵马,他们的攻击力度至少应该比当下再强两到三倍! 至少,那五万步卒应该拼尽全力为那两千战车创造冲营的机会。 但现实却是,他们的前锋与钟离眜的十二师交战不到一刻钟,就溃败了…… 陈胜沉吟着审视整座大营的营盘。 他拔出泰阿剑,点了点大营东北角,哪里滨临渭水,是大军的取水地。 季布顺着长剑看了一眼,心中了然,当即开口呼喊道: 一名传令兵应声冲入帅帐,抱拳道: 季布: 传令兵领命,转身匆匆奔出帅帐。 陈胜凝视着沙盘,思索着头也不抬的再次开口道: 季布从善如流的再次唤来传令兵,将陈胜的军令转述下去。 陈胜虚着双眼,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两代七杀之间的第一次试探手! 双方各有优劣。 陈胜的优势在于大局,在于绝对实力。 劣势在于他对这个白起的了解,接近于零! 而白起的优势在于,陈胜与红衣军摆在明处,他有充足的资料来研究克敌制胜之法。 劣势在于,大势不在他,雍州军绝对实力也远不及汉军强大。 谁胜谁负,就更谁手段更高明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