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齐头并进 (第2/2页)
配合满级的服食炼养术,顺利的在进入十一月初,晋升开脉三重! 这个晋升速度,快得都让陈胜不由的联想到了“走火入魔”、“根基不稳”等等不好的词汇。 甚至都有些不太敢去见陈刀、陈虎他们这些清楚他武道进度的自家人……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对他们解释! 但后来,他下细的捋了捋自己的武道修行后,却又觉得,这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他的晋升速度是快。 但那得看看他练的是什么武功! 在幽州军中,都是一等一难练的开脉境武功。 他大伯陈骜,世代幽州军将门出生,名师、资源、环境,一概不差! 可连他大伯当初修行这门武功的时候,都是九死一生才将这门武功练至大成! 陈胜估摸着,他们口中的“大成”,也就是炉火纯青了……登峰造极太难了,而且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放着正经的武道境界不去提升,死磕这门武功的境界,那也太蠢了! 这样一等一的武功,有推动境界晋升的特异之处……很稀奇吗? 更何况,开脉境的修行,本身修的就是对于自身劲力的掌控,又不似锻骨境,必须得一步一个脚印的去积累,悟了就是悟了! 除了之外,、这两门他已经学习了许久,却一直没有多余的气运点去提升的剑术,也给了他极大的惊喜! 自不消说,以气养剑之法,陈胜在将这门技法入门之后,就从单人独剑,变成了单人双剑,一口作战一口养剑。 真正令他感到惊喜的,是这门剑术。 须知,乃是一门分化剑光、剑气如意的剑术。 而,是一门分化劲力、单人成阵的功法。 单独使用之时。 是割草利器,屠杀杂兵之时,一剑当百剑。 但若是对上强于自己的高手,那么这门剑术就成了“幻术”,剑出千百气,却仅有一气可杀敌。 当然,这种剑术也不可谓不强。 但是破绽太大了! 而的分化劲力之法,本身是要配合军阵合击之术使用的。 这就好比你一手练阴,一手练阳,双拳对敌,就能阴阳相济,发挥1 1>2的战斗力吗? 不是的,你还得会左右互搏术。 这样两只手才能当成两个人使,双拳出击,才有望发挥1 1>2的战斗力! 很明显,陈胜不会军阵合击之法。 短时间内想学,也很困难。 恰好弥补了他这个短板! 陈胜试过。 以御使,威力暴增、声光影特效极佳……以他如今开脉境的实力使出,就已经有点阉割版那味儿! 气海境呢? 后天境呢? 先天境呢? 陈胜有一种预感,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门武功都会成为他的主战武功! 明确这一点后,他一口气就将提升到登堂入室级,真正达成一剑百剑的境界……倒不是他不想直接将这门技法提升到炉火纯青,而是这门技法炉火纯青级需要4800点,他得屯着气运点优先提升,以期早日开气海! 包括只入门,而为提升到登堂入室,也是因为他要屯着气运点,优先提升,加快练劲速度……单单入门都要2000气运点,登堂入室就4000,炉火纯青就8000了! 七杀剑后续都还有“前无古人”级,等着他花9600点去提升呢! 气运点这玩意,真是挣再多都不够花! …… 这阵子,陈胜花心思花得最多的,就是练兵这件事。 说起来,他早就想要试试,新式的练兵之法,能不能训练出一支冷兵器强军。 之所以以前没有将这个想法落实。 一是因为没时间、没精力。 二是失败的代价太大…… 毕竟他对新式练兵之法的了解,仅仅来自于自己高中、大学时所经历过的军训,和一些类似于之类的影视作品,无法确定自己这点浅薄的军事知识所训练出的军队,能否胜任冷兵器时代的作战任务。 但鉴于长安坊被袭那日,季布所率领的三百甲士的糟糕表现。 陈胜最终还是决定,拿自己这五百亲兵当做试验品,试一试。 于是乎。 自他从连山村回归陈县之后,他就大刀阔斧的对自己这五百亲兵进行了重组。 首先,撤销大周现有的伍长什长军制。 改为班排连营军制。 十人一班。 三班一排。 三排一连。 四连一营。 连为基本作战单位,除作战人员之外,外加炊事班、通信员、参赞、内务长等等人员,合共一百二十人。 营作为连的上属单位,配置在连的基础上外加两个侦查班。 一营刚好五百人。 改军制之后,陈胜就将所有的班排连长集中起来,让他们结结实实的感受了一遍被军训支配的恐惧! 于是乎。 好长一段时间里,每日进出郡守衙的人,都会看见这样一个奇观:穿着一身儿赤色士卒常服的郡守大人,在郡守衙的空地上,领着一大帮五大三粗的彪汉,扯着喉咙“鸭儿鸭”、“鸭儿鸭”的领着他们走来走去。 要不然,就是五六十号彪汉子按着腰刀挺胸抬头、纹丝不动的站在空地上,一站就是两三刻钟。 有时候还会传出一阵毫无美感但听着总觉得十分带劲儿的呼喊声,好像喊的是什么“团结就是力量”…… 有那胆大的小吏和谒者,偷偷躲在远处张望的时候,还会看到一出同手同脚的戏剧。 整整十日里。 陈胜都领着这些中下级军官军训。 白日里训练队列,晚上坐在一起开座谈会。 终于将这些个一开始时连左右都难以分辨的文盲汉子,调教成了一声令下,五六十人就能整齐划一的随着他的口令做出反应的新兵。 而众多受训的中下级军官,也从一开始时满心“训练这些有什么用”、“练这个能砍死敌人吗”的抵触感,渐渐明白了这种队列训练的用意,也切身的感受到了自己和袍泽的变化。chapter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