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 第一次 (第1/1页)
11点30分,午盘收盘,新潮软件封涨停的量不减反增,达到五百多万股。显然,最后二十分钟散户们买入高达两百余万股。 苏醒伸了个懒腰,还没站起来,就听胖子在那自言自语:“这些人怎么回事,封涨停榜还争破了头往里冲。” 何大江鄙视道:“真不懂你是怎么想的,他们不买,谁接盘?你不想去京城饭店吃一顿好的,不想拿提成吗?你就是个傻逼!” 似乎很有道理。胖子小声嘀咕:“我随便说说。” “随便说说也不行,说话之前先摆正你的胖臀。” “噗……”办公室里好几人笑喷了。 有这么羞辱人吗?胖子大怒,道:“何小溪,麻烦你说话之前先漱口好吗?” “哈哈哈……” 同事们笑疯了,胡新云笑得从椅子摔下,坐在地上道:“你们干脆去外面打一架得了。” 两人异口同声道:“不去。” 以前同为陆思盈的追求者,互看对方不顺眼,现在陆思盈名花有主,他们不是情敌,同为失败者阵营,关系好得很。 正因为关系好,别人不方便说的话,彼此能说。 苏醒没理他们,和陆思盈在会议室说悄悄话,直到粤菜馆送餐过来,胖子推开门,探进半个脑袋,道:“老大,思盈,吃饭啦。” 13点正,苏醒回到电脑前,新潮软件封涨停的量增加三百多万股,接近九百万股。午休时,散户还在买进。 还是第一次见由散户封涨停的股票呢,他是怎么做到的?同事们不约而同望向苏醒的方向,有的震惊,有的佩服,陆思盈眉眼弯弯,既甜蜜又自豪。 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吴大志叹息着,打起精神cao作,要是他出错导致京城饭店的计划取消,乐子就大了。 苏醒指示:“出货。” “好。” 同事们应声,分别cao作。平时封涨停怎么cao作,现在就怎么cao作,不用苏醒细说。 苏醒时刻关注封单的变化,减少的量大部分成交,撤单很少。随着临近收盘,封量减少。有些散户觉得这个点打入买单不会成交,不如明天再说。这可以理解。 15点正,收盘,一天交易结束,新潮软件稳稳封在涨停榜上。最后的封单只有十一万股,但足够了。 胖子颇为得意道:“从来没有由散户封涨停榜的先例吧?” 毕竟入行八年,自认资历深,唐雨生认真回忆,就听吴大志道:“没有。不用问我怎么知道,反正我确定这是第一次。” 毕竟是男朋友创造的纪录,陆思盈眉眼弯弯道:“组长,从盘面看不出来吧?像今天这种情况,同行以为是我们封的。” 所以,就算以前发生过,你也不知道。 同事们很感兴趣,竖起耳朵。 吴大志道:“若你在这个行业浸yin十年,天天看盘,肯定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组长,传授一下经验吧。”郑辰安请求。 吴大志道:“我的经验就是日复一日地看盘,时间到了自然看出来。” 胖子嘀咕:“组长太会忽悠了。” 话音刚落,后脑勺挨了一巴掌。胖子“哎哟”一声道:“打我干嘛?” 吴大志道:“每天认真看盘,别想有的没的。” 苏醒双手插兜含笑看着把吴大志围在中间的同事,深知吴大志说得对,只是他现在的身份是进组八个月的萌新,说这些很违和,不如不说。 他道:“休息十分钟,复盘。” 同事们或去洗手间,或去茶水间,十分钟后,人到齐。 苏醒刚打开电脑,胖子便迫不及待道:“老大,今天又是零失误的一天吧?” 所有人屏气凝神望向主席位的苏醒。老大会不会将11点02分那波cao作,以及怔神的两分半钟,宣布为失误? 要是这样,京城饭店就只能存在于梦想中了。 那可是京城饭店啊。 没有机会品尝十万元的饭局,将是人生遗憾。 就在同事们忐忑不安时,苏醒道:“是。老唐,改一下数字。” “噢耶!” 会议室爆发出足以掀翻天花板的欢呼,然后是热烈的掌声。 掌声未歇,“呯”的一声响,胡新云从椅子摔下,掉地上还在鼓掌。 胖子赞道:“老胡,你落地的姿势真帅。” “必须的。” “哈哈哈……” ………… 昨天,杨琳和同事们把打印出来的交易纪录带回酒店看,一直加班到凌晨,睡几个小时又互相叫醒,匆匆洗漱垫点东西接着看。 到中午,总算看完了。 一千零五十四个帐户,最近三个月,每一笔交易一一过目,把买进卖出奕安科技的纪录用红笔划出来,详细对照核算后,杨琳了然。 小高拿单位证明和证件去华夏电信查询,九百九十三个帐户的网络地址相同。这个地址正是奕安科技大楼。 一行人直奔奕安科技大楼,计划在收盘前到现场。此时是14点50分。 大楼门下铁门紧锁,十多个男女守在门口,大多背着包包,包里鼓鼓,应该装不少东西。 杨琳负责监督上市公司股价异常,又两次报告,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她问大门口一个白白净净的青年:“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吴天羽在附近买一只塑料凳子,倚门而坐,随时准备大门打开即冲进去,见从马路对面急匆匆走来六个男女,很熟悉的帝都职业装风格,开口更是纯正的华夏语。他不答反问:“你们是什么人?” 杨琳道:“如果是闲杂人等请立即离开,否则我们会打一一零。” “你是奕安科技的人?” 随着吴天羽这句话,在大门口遛哒的记者围了过来,有人掏相机,有人掏录音笔,有人掏纸笔。 杨琳道:“不是。” 吴天羽起身,掏出记者证,道:“记者。” 盖着红章章的证件照是眼前的青年。 徐琳道:“你们都是记者?” “对。你呢?” 杨琳道:“证券会的。” “啥?” “她说他们是哪个单位的?” “我的天,惊动证券会,事情大了。” “守在这里两天,拿到内幕信息,不亏。” 记者们兴奋了,纷纷抢占有利位置,准备采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