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圆镜智 (第2/2页)
养而去修行,也不是为了供养而供养。 为了更好的供养而去修行,那供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是,供养什么都不为,就是慈悲在心,仅此而已。 所以,他不会为了‘更好的供养’而去修行,因为供养根本就不存在‘更好’的这么一说。 阿弥陀佛锻造阿弥陀净土,广纳万亿世界的生灵,并不比一个小沙弥将自己的馒头捐出去更高尚。 二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慈悲’。 同理,不入品的云鲸以rou身供养众生,也并不比九品的云鲸更卑微,既然如此,那修行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何要修行呢? 根据这个问题,李启和云鲸的内心,开始互相映照。 李启阅读着云鲸的内心,云鲸也看着李启的内心,两者就像是互相对立着的两面镜子,开始不断的反射同样的事物。 理论上来说,站在两面面对面放着的镜子之间会出现无限个像,因为相对镜像可以反复反射,但实际上不会是无限,最终有多少映射,主要取决于镜子对光线的散射及吸收效果,换句话说,叫‘分辨率极限’。 就看那一面镜子更光滑,反射率更高,那么就能重复更多次。 而李启感受着这种不断的映射,最终,李启停了下来。 云鲸的内心太过于纯净。 李启虽然也能映照内心,但他却不如对方,所以这种无限的映射只会停在李启这边,这是李启不如对方的表现。 这让李启惊叹。 与此同时,关于云鲸的答案,自然而然也就浮现了出来。 大光明镜! 这是大光明镜! 佛门的大光明镜,也被称为“大圆镜智”。 这是一个比喻,比如僧人就像一个圆满光滑的镜子一样,可以照内照外,照天照地,通彻无碍,法界一切众生,无处不至,无时不照。 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性相清净,离诸杂染。 纯净圆德,现种依持。 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相。 说人话就是,他的内心太纯净,太无暇,以至于没有任何尘埃,所以可以映照别人。 有偈语言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你的内心完全没有尘埃的时候,纯净的精神便可以映照出别人的精神。 其实普通人也可以做到,所谓的‘共感同情’便是如此。 你看见别人撞到了脚指头,你也会痛,这就是一种‘共感’。 你看见别人的悲伤,你似乎也能感受到某种悲伤浸染了你,这也是共感。 但普通人的心如明镜台,被尘埃所覆盖,以至于失去了和其他人共感的能力,只有极其强烈的情绪才能够引起这种共感。 但是眼前的云鲸不一样。 他真正做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是真正的大光明镜,大圆镜智,通过自己的内心,映照出了李启的内心,于是得到了李启的共感,进而体会到了李启的思考与心情。 就好像是一个目光敏锐的观察者,一个具有深沉智慧的深思者,只需要观察一个人的动作,就能窥破别人灵魂深处的隐秘。 那些高僧所能看破人心,靠的应该就是这般力量。 这是一个普通云鲸能做到的吗? 怪不得会被长桥的人搜集到,这……简直就是佛子应有的素质啊! 李启心情大好,他觉得,自己肯定是找对人了。 这般素质,除了佛子转世,还能有谁? 要知道,大光明镜,可是佛门‘慈悲’的一大来源啊。 李启也曾研修佛法,知道这代表什么。 佛祖割rou饲鹰,为何? 因为,他就是大光明镜,能够理解鹰那饥肠辘辘的痛苦。 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所以他对众生都抱有真正的慈悲,就好像对自己一样。 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羊就能够理解狼的饥肠辘辘,所以不会怨恨狼之前吃掉了自己的家人。 狼明白了羊血rou撕裂的痛苦,所以不会再去捕食羊群。 人和人,不再互相把其他人当做敌人,因为完全的感同身受,使得他们可以互相理解了。 人和人不再敌对。 人们互相帮助,互相友好,伤者得到良好的救治,死者得到妥善安葬,之前的仇敌握手言和,曾经的敌人互相帮忙。 人们不再孤独,每个人的内心都被展露了出来,能够放下一切仇恨,因为他们理解了“敌人的苦衷”,理解了先前和自己厮杀的人的“想法”。 当你真的“理解”他人,而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曲解”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情有可原,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你不会埋怨他们,因为大家都能互相“理解”。 所以,这种供养,和修为完全无关,仅仅是心中的选择而已。 佛性。 李启在这里面看见了完全的佛性,这必然是佛子才具备的特质。 那么,还差最后一点,就能够证明对方是舍利弗了。 那就,修行与智慧。 仅仅有慈悲和大光明镜,那只能说具备佛性,有成为佛子的资质,但佛子那么多,也不一定是舍利弗就是了。 所以,在彻底领会了对方的‘佛性’之后,李启对云鲸说道:“我有办法,能让你救更多的生命,也能让你从另一个层面普度众生,你想要吗?” “另一个角度普度众生?”云鲸茫然,他不知道李启在说什么。 但下一刻,大光明镜映照李启的内心,让他知道了李启说的是什么。 李启想说的是,rou体的供养只是一时的,他的rou总是会被吃完,他总会死。 但是,若是教育,普及佛法,让众生皆能领会佛法,那么,众生皆布施,皆供养,岂非人人都不必再布施供养?这样所有人都能得到好的结局了。 云鲸顿时欣喜起来,于是说道:“竟然还有这样的办法,请教教我!” 李启点头,随即开始坐下,诵念佛经,以此传法。 若云鲸真的是舍利弗,那对方开始修行之后,定然会展现出不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