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15章 乱臣贼子(第二更) (第2/2页)
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从那幼稚小儿为吴王起,吴国注定要成为历史。 国主吴守义,看着满殿的大臣,却没有人起身回话,几十年前的时间,让东吴氏威严扫地,就算是吴守义,想要力挽狂澜,却也因为实力不允许。 没想到,这才多久的时间,吴国便陷入了四分五裂,他不知道是该怨二伯,还是恨自己无能,亦或者怪堂弟吴怀仁。 大殿之臣,恐怕也在思退路吧! 吴守义,这个时候,没有了争权夺利的心思,却在祈祷二伯能够破镜证圣,到时候就算是退位,他也要让这些乱臣贼子,死无葬身之地。 看着,满殿的大臣,却无忠臣陪王伴驾,本想询问下众人的意见,却怎么也张不开嘴。 三正、六事,都已经,失去了作用,再说些什么,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留下,一句散堂,便返回了未央宫! 吴国的败落,在经过天家的事情后,便加速了衰败的过程,到了吴守义上手,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地方诸侯国,天朝向来不插手,地方的具体事宜,这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外人靠不住,只能靠自家人! 当天,东吴氏,召开了紧急会议!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无论以往有着怎样的心结,在这一刻的时候尽数冰释前嫌。 现在,最需要的是,团结所有人对外,而不是在内争权夺利,东吴氏覆灭的话,也没有什么可争取的了。 如今吴国,呈现出吴、越、楚、宋,四方的格局形势,彼此的实力也是相差不大。 就算是王族东吴氏,也只是因为底蕴的优势! 以巅峰的实力,来做个比较的话,吴、越、楚、宋,只能算是不分上下。 一番激烈,探讨后! 吴守义,以吴敦厚、吴敦行、吴敦伦、吴敦儒四老,坐镇吴都城。 任命吴树德为将帅,吴崇礼为副帅、吴知仪夫妇为左右先锋,调兵遣将先讨伐宋。 宋、楚,没有越的底蕴! 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同时,吴昊鸣、吴昊杰、吴昊明等小辈,也开始在御前听用! 宋子启,吴国庖正,一身大能修为,在越鸠浅叛乱后,便与牧正楚江河相继割据一方。 至于,越鸠浅,为何叛乱,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身为野心家的越鸠浅,就算是没有理由,也会为自己的起事找借口。 他的借口,却是因为,他越家的管事,为王室子弟迫害,这件事的起因,却是因为他儿子越无余,试图强行霸占吴婉仪,这才引出了吴昊飞、吴昊九姐弟三人出手。 这样的理由,无非是个借口,谁会将管事当回事,何况只是重伤对方,越无余又没有伤害,还真当世人是傻子不成,这才有了吴守义,拿着奏折浑身颤抖的情况。 越鸠浅,实在是欺人太甚! 他在奏折上写道:“要想他结束眼前的形式,唯有遣送吴婉仪知越地,嫁给自己的长子越无余,东吴氏派遣氏族长老,前往越地致歉,才可以安抚身边人的怒火!” 是非曲直,虽有公论! 奈何,实力不允许! 越鸠浅,身为车正,掌管着吴国的兵刑事,多年来的履职,让他的威望达到了巅峰。 当今的世界,以实力为尊,要有强悍的实力,除了本身天赋外,还有就是修炼资源。 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自然会有无数的人,来为越鸠浅为首是瞻。 有些事情,无法妥协,就算是妥协了,也不定会有好结果,既然乱局已生,那么便让他来结束这乱世,正所谓不破不立。 这是东吴氏的危机,也有可能是东吴氏的契机! 一切,安排妥当后,身为国主的吴守义,却在这个时候,想起了昊天。 身为,吴国的无冕之王,却在吴国四分五裂的时候,没有现身出手相助,要不是顾虑到二伯的话,他刚才就想当场拿掉昊天的身份。 吴敦叙,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全身心的在闭关,为破镜证圣蓄势。 这也是,东吴氏子弟,在面对四分五裂的情况下,虽有愤怒,却没有慌乱。 因为,大家都在期待,他们的氏族长,前任国主吴敦叙,能够破镜证圣成功。 到时候,吴国又将一统,而且会因此更为昌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