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682章:我怎么就选了文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2章:我怎么就选了文科 (第2/2页)



    干得多了,自然就懂了,熟练了。

    比起首饰的制作来,武器的打造显然要求要低很多,单文礼也很快有了些名声。

    即便是在流民遍地的元末乱世,他也算活得挺不错,毕竟手艺在这里。

    在火绳枪的匠人团队里,单文礼很快就脱颖而出。

    尤其是对于火弹的改造,表现出了极其精湛的手艺。

    这很快就引起了朱英的重视。

    包括朱英的那把短管燧发枪,主要的制作人就是单文礼。

    “殿下让你失望了,这又是一次失败的测试,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结束,在爆炸即将到来的那一刻,我甚至有些迷茫。”

    “这么多次的失败,我耗费了的宝钞已经不知有多少了,这些钱财,或许都能在京师买上一个比较大的别院。”

    “但是在我这里,还不知道要多少次才能完成。”

    单文礼的声音带着少许的沮丧。

    要知道每一台锅炉的打造,都不是个简单事情,这里全是用的熟铁。

    包括锅炉连接的部件,全部都是单独的定制。

    也就是说为了一次蒸汽机的测试,就需要至少十多个铁匠打造上月才能做好前期工作。

    而最后的结果,就‘轰’的一下全部给炸没了。

    “京师的别院可比不上这玩意重要,别说是一个院子了,便是十个,百个都不行。”

    朱英笑着说道:“没必要担心耗费了多少钱财,不管是国库还是内帑,钱财可要比你想象的还要更多,不管是多少次的失败,都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其实就现在来说,单师傅你已经算是成功了,真正的要完全运用起来,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朱英指了指地上散乱的零件:“这里头每个地方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零件要是没能过关,都会引发巨大效应出来。”

    “你听说了吗,我已经让工部发出告示,让天下有才能的匠人都汇聚过来,或许会有那么几个奇人,可以解决掉这个问题。”

    “我大致的猜测,应该并非是材料上的限制,可能是设计的方式有问题,或许可以找一些木匠一起来构思。”

    蒸汽机简单点说就是锅炉所产生的热力来进行推动。

    在这一点上并不算难。

    只需要保障气密性,制作出管道推动活塞,给出推动力就能带动外边的齿轮。

    齿轮这个东西,朱英还是懂的。

    目前关键的问题就卡在力度上。

    普通的蒸汽机其实足够安全,但它们效率低下,在物质发生损坏的情况下机器向内收缩,而不是向外爆炸。

    这样的推动力,根本无法带动轮船,距离朱英想象中的蒸汽铁甲船相差太远了。

    而之所以会爆炸,就是尝试高压下的发挥。

    显然最后是蒸汽力量太大,所以导致了爆炸。

    ‘早知道前世应该学理科,理科的话,这玩意造出来就简单多了吧。’

    ‘我怎么就选了文科呢,难道是因为当初文科的妹子很多?’

    ‘不,绝对不是这样,只是因为我更喜欢唐诗宋词三百首。’

    ‘可惜这里是大明,或许别人比我背得还要更加熟练一些。’

    朱英心里嘟囔着,神情上带着少许的无可奈何,他是真想直接快进到蒸汽铁甲船出现。

    现在只能凭借自己前世里一些对蒸汽机的微末记忆,来引导制作过程。

    蒸汽机并非是造出来就有大用,燃效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弊端。

    其实朱英可以造出十几个蒸汽机来联合推动,这样也能搞出足够动力带动轮船。

    不过很可惜,这注定只会是个样子货。

    因为燃煤效率的关系,蒸汽热力大量流逝,就需要大量煤矿进行燃烧才能提供足够动力。

    如此一来的话,整个蒸汽铁甲船就只能全部用来装煤矿了,而十来个蒸汽机的巨大消耗,哪怕是一船的煤矿估摸着同样支撑不了多远。

    这样比起来,还不如风力帆船。

    用大一点的船只呢?

    抱歉,那需要更多的蒸汽机,更多的煤矿,这是个无法解开的死循环。看书喇

    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像历史上那样,对蒸汽机进行改良。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目前蒸汽机的问题,就是一直卡在了这里。

    十七世纪初,萨弗里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提水机。

    而到十八世纪初,瓦特才成功进行了蒸汽机的改良,出现了第一台工业蒸汽机。

    直到十九世纪初,才有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

    也就是说,从蒸汽机的发明到轮船驱动,这里头有两百年的进程。

    而现在,是十四世纪末。

    距离西方蒸汽机的发明,还有两百年的时间。

    朱英很清楚,如果自己现在不把蒸汽机搞出来,他敢打赌,这个项目绝对会在自己的后世子嗣手里黄掉。

    目前来说,在物理知识这块,大明是完全的真空地带。

    当然,西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英法的百年战争虽说到了末期,可还有十几年才结束。

    也就是说,在当今这个时代,不存在任何的科学人才。

    唯一的好处,是朱英知道研究的方向没错,结果是绝对正确的。

    不管怎么去做,终归会搞出来。

    这里头,消耗、摩擦力、热损耗、漏气,都属于要解决的问题。

    活塞、滑杆的设计方式,也只能慢慢尝试。

    怎样在高压的情况下还能保障稳定。

    其实就现在来说,朱英感觉距离最终的成型,已经不算太远了。

    哪怕没有车床这些,只要第一台蒸汽机能够搞定,手搓又何妨。

    至于后面,怎么去降低热耗,增加效率等方面,完全可以慢慢的研究下去。

    “不要灰心,单师傅你如今是走在这个时代的前沿,不管是多大的困难,相信我,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历史不会忘记你做出的贡献,当成功之后,我会让史官把伱写入到史书之中,这会是划时代的浓厚一笔。”

    “这可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名垂千古,同样朝廷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你想要的赏赐,全都可以给你。”

    朱英拍了拍单文礼的肩膀,语气充满诱惑的说道。

    面对太孙画下的大饼,单文礼表示吃得非常饱。

    即便太孙话里很多词汇对他说有些陌生,但这并不妨碍单文礼内心再次燃起了熊熊斗志。

    原来,像我这样身份地位的匠人,也能有名垂千古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