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5章:把北元王朝发展成佣兵帝国 (第4/5页)
也可以进行一个提供。 蒙古牧民这边一些较为聪明的,更是进行大量的购买。 因为大明的货物低廉,让他们有了更多赚取的利润,从大明这边入手之后,他们完全可以卖到瓦剌,东察合台汗国去,从而赚取到更多。 在目前的西北地区,玉米已经开始了大量的种植,玉米杆在经过朱英的推销之后,成为了草原牧民这边抢购的必需品。 原本瘦弱的牛羊,在经过玉米饲料的喂养之后,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就完全是变了个样子,这是最鲜美的牧草都达不到的效果。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玉米饲料就已经成了草原这边最畅销的货物。 牧民完全可以通过喂养牛羊,从而再卖给大明一个好的价钱。 便是那奶牛产出的奶,都要变得香甜浓郁许多。 在一个月之后,朱英针对于北元汉臣的安排开始了。 因为这一个月的相处,两国之间的敌对性少了很多,就是在北元朝廷营地这里,都已经可以看到许多的大明商人。 朱英通过锦衣卫的查询,还有着额勒伯克的帮助下,几乎是掌控了所有北元汉臣的信息。 随即马上就是在大明内部,对这些汉臣的宗族进行排查。 其中重点,就是欧安民。 毕竟他现在在于北元汉臣这块,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只要是率先拿下他,后面的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了。 欧姓分布很广,广东、湖南两地占据有六成。 不过欧安民的宗族,是在河南新郑一带。 毕竟欧安民比较出名,稍作打探一下,就能够轻易知晓。 在得到消息之后,由宋忠带队,立即前往河南新郑。 ..... 河南新郑县。 在这里,欧安民的家族算是排名极为靠前的地主豪绅。 新郑欧氏的崛起,自然是跟欧安民分不开干系,毕竟在蒙元末期,欧安民可是从二品的汉人大臣。 在那个时候,对于自己的家族当然有着极高的照顾。 即便是朱元章横扫天下,新郑欧氏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河南虽有一个南字,实际上属于北方地区,便就是北方汉人,而这里作为天下兵家必争之地,常年民风彪悍。 因为蒙元的关系,没有依附的世家遭受重创,新郑欧氏算是蒙元后期才逐渐成长起来。 新郑欧氏本身,在读书这块自然是舍得下血本,所以全族老少,基本上最次都是上过私塾。 这也导致除开欧安民外,还有不少族人是在仕途之上发展。 比如现在的新郑知县,就是欧氏族人。 这些消息,宋忠在抵达新郑之前,就已经熟知了,所以第一步,就是直达知县府。 新郑知县府极为气派,作为中县的新郑,比之一般的上县知县衙门还要来得更为气派一些。 宋忠带人赶到的时候,新郑知县衙门这边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 知府衙门的衙役,一脸懵逼的看着面前突然出现的数十缇骑,还没有反应过来。 城门的守卫在看到锦衣卫的令牌之后,根本来不及进行通知。 “你们是?” 一名衙役壮着胆子询问道,语气中还带着几分哆嗦。 谁都能看出,这锦衣下的身份必然是不同凡响。 “锦衣卫办事,滚一边去。” 不待宋忠实话,旁边的锦衣卫千户上去就是呵斥一番。 那两名衙役哪敢多说,当即就是连忙让开。 数十人翻身下马,直奔衙内而去。 这个时候,新郑知县欧书忠,正在后边进行午休。 随即就被喧闹之声吵醒,当下有些不愉快的喊道:“是谁在这里大声喧哗,惊扰本官歇息。” 风风火火的锦衣卫,根本没有给那些衙役仆从任何反应的时间。 一路横冲直闯,进入后院。 宋忠看着面前穿着素衣,头发散乱的知县,掏出腰间的令牌说道:“京师锦衣卫镇抚使宋忠,受太孙殿下令旨,特来审讯新郑欧氏勾结北元串通叛国事宜。” “走吧,去你的衙门,好生给本官交代一番。” 宋总冷笑着说道,同时旁边的千户,立即拿出太孙令旨。 规定的章程还是要走的。 欧书忠顿时如遭晴天霹雳,颤颤巍巍的接过令旨,查看上述内容,和宋忠说的别无二样,下方太孙印玺清清楚楚,没有半点虚假可言。 “冤枉,天大的冤枉啊。” “那欧安民,于三十年前,就已经没了消息,从未跟家族有过任何的联络,这必然是有小人栽赃陷害。” “我欧氏一族在新郑勤勤恳恳,从未有过任何叛国之事。” 宋忠冷笑一声,说道:“可别乱喊冤,你可知为何突然查你欧氏吗。” “这可是太孙殿下于前线边关亲眼所见,那欧安民此刻,正是北元重臣,暗下不知有多少筹谋。” “尔等作为其族人,于蒙元时期受其恩惠,还能有不知晓的道理。” “别让本官动粗,你也算是一个读书人,老老实实跟着走吧。” 欧书忠如同被人抽去了一身的精气,整个人摇摇欲坠。 已然是京师锦衣卫亲至,这必然是弥天大桉。 便也只能跟着去衙门大堂。 这大堂,向来是他处理公务之所,现在却变成了审讯自己的地方。 宋忠坐在上首,那个曾经欧书忠坐的地方,也不急着办桉。 悠闲的喝着茶,似乎在等待什么人到来一般。 欧书忠一身内衬白衣跪在地上,也不敢率先说话。 大概过了两炷香的时间,外面传来了一阵阵的喧闹声。 欧书忠开始还并没有觉得什么,等声音近了之后,眼珠子瞬间瞪大。 他听到了熟悉的声音,那些全都是欧氏族人。 这也就是意味着,面前的锦衣卫,很有可能是把欧家族人全部都给抓过来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欧书忠,已然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有能力去庇佑族人。 随着大门打开,欧书众转头看去,只见是老老小小全部都已经被抓捕过来。 领头是新郑附近卫所都指挥使,显然为了抓捕欧家,是直接绕开了新郑县内军力,直接出动卫所军队。 “归德卫都指挥使王岭特来复命。” “据查,欧氏族谱共计四百八十六人,外出为官者十九人,外出求学者三十四人,因事不在者二十五人,除欧书忠外等县衙内五人外,余四百零三人皆抓捕入桉。” 宋忠点点头,道:“放进来。” 随着归德卫都指挥使王岭一声令下,外边的军士压着四百多欧家族人,全部入了县衙。 还好这县衙够大,不然根本就装不下。 乌泱泱一大片跪地上,把县衙大堂加上前院的角落都给塞满了。 老弱妇孺一个没少,包括那几个月大的孩子,也是直接给带了过来。 大明锦衣卫办事,讲究一个干净利落,哪怕是昨日出生的,今日也得给抱过来。 宋忠没有率先审问欧书忠,而是慢悠悠的对都指挥使拱拱手,而后问道:“王指挥使,可是在那族谱之上,找到那jianian臣欧安民之名。” 王岭抱拳回道:“回禀宋镇抚使大人,卑职并未在族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