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3章:名声大噪 (第2/2页)
皆归心。” 朱元璋笑哈哈的说道。 谣言案的余波,直到现在都没有消失。 虽说京师这里关于这个话题已经没人谈论,但在大明其他地方,实乃传播广泛。 即便是官府命令禁止,也抵挡不住有心人的传播。 在当今的社会,主要的传播对象,是商人吗? 不,是文人。 商人的传播在文人面前,真就是个弟弟。 朱元璋仿若看到,所有关于大孙不利的言论,在这次科举之后,被彻底冲个粉碎。 “爷爷谬赞了,孙儿只是到了那贡院,听说了关于科考的一些章程规矩后,感觉对于学子们,过于严苛了一些。” “科举如学子,犹如鲤鱼跃龙门,尤其是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这些寒门学子,平日挑灯夜读,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身体孱弱得很。” “这人呐,若是饿到极致,哪有什么思路可言,咱们挑选一些才人本就不易,若是这般导致一些原本才能出众者,因此名落孙山,岂不可惜。” “科举从官后,就不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数年累积之政绩。” “孙儿只是希望,想这些有想法为国效力的学子们,能够完全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朱英的语气很是认真,这是他内心中的真实想法。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现在的大明在朱英看来,完全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 其目的也很简单,便就是想把举荐从官这条,逐渐缩小,甚至是关闭开来。 只有这样,才能让朋党的存在,没有那么绝对。 大明中后叶时期,只需懂些文字,加以孝敬,就能通过举荐为官,科举这边反而遭了鄙视,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只会是加速一个王朝的崩塌。 虽说朱英已经在想办法普及教育,但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现在学堂里的学生,至少也是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说真正的读书识字。 彻底摆脱按照目前大明情况定义的文盲,十年八载都不为过。 在这其中,真正能够为朝廷,为朱英所用的,更加少之又少。 目前可以预见,未来五六年,甚至十来年的时间里,朱英可以用到的人才,就是现在这一批,已经寒窗苦读已久的学子们。 这就是为什么朱英会直接宣布对贡院的改革措施,就是要施恩于学子。 想要改变一个学子的看法,思维,最有效的其实并不是对于科举的改革,或者说典籍的编纂。 最快的,也是最有用的,就是让学子们对本身,产生一种崇拜。 这种方式,其实跟后世明星的那些粉丝来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学子们打心底里认可太孙的时候。 很多事情,哪怕是学子们不理解,也会选择无理由的支持。 当思想有了领袖的时候,办事起来可就方便太多了。 ...... 科举的考试,很快就在一片议论中结束。 随着科举的结束,这些在贡院里享受了太孙恩典的上万学子们,每一个都是朱英最好的宣传。 当他们和昔日同窗们开始畅聊的时候,话里话外,无一不是太孙。 “我也不想搞个人崇拜,可是就这么个世道,能有什么办法呢。” 朱英表示很无奈。 而随着科举的结束,还差几日才放榜的时候,一道消息通过京师邸报开始迅速传播。 京师军事学院,正式成立。 即日起第一批学员,面向大明全国开房招生。 截止日期为八月十八日。 拟定招生八百人,陛下为院长,太孙殿下为副院长,老师为各级勋贵武将,都指挥使等。 优秀学员,毕业可授敦武校尉之衔。 注:识字者有功名在身者可优先录取。 此番消息一出,刚刚才沸腾一波的京师,又再度沸腾起来。 各个茶楼的说书人,对于这个消息更是多方解说,包括敦武校尉的职责,权力,还有更方面的优待,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都知道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 “可惜,这次军事学院,只招收十六岁之上,三十岁之下,不然我也能去试试。” “得了吧,这可不是当养尊处优的官老爷,从了军,可是实实在在要打仗的。” “这是自然,若是五六十岁还去,估计还没等训练出来,就开始退役了,按照前些日子的章程,军士也是满了六十,也得退役了。” “都六十了,还打个甚,也没啥能打的了。” 百姓们显然对于此事,还是比较向往的,有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心中跃跃欲试。 自从军士退役章程定夺下来后,人们突然发现,从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借着前面的贡院风波,许多读书学子,心里头也有些动摇起来。 “李兄,若是咱们这次科举不成,便一同去考军事学院如何。” “成兄,我也想是,可咱们这个身子骨,能行吗。” “我看未必不行,再说了,身体是可以锻炼的,锻炼身体至少要比读书快吧,这邸报上写得清楚,有功名识字者优先,咱们都是秀才,怎么说机会都要大一些。” “成兄说得在理,且等几日,怕是跟咱们有着差不多想法不少,等榜单下来,若是落了榜,倒也不失为一处去所。” “依我看,如今太孙殿下不仅是整顿文治,更加注重军事,前些日子就已经听说,为了整顿军纪,维护军士形象,已然取消犯人充军。” 犯人充军无疑是拉低军队形象的一个重要缘由。 自从邸报上刊登取消罪犯充军后,再加上不断宣扬的精兵之策,现在多数人对于大明军队的刻板印象,已然得到改变。 三日之后,科举榜单便公布开来。 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会试之后,便就是殿试了,这跟落榜者已经没了什么关系。 然而就在放榜当天,一则迅速在京师流传开来。 某位榜单前列者,竟然放弃殿试,转而报考京师军事学院。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皇长孙更新,第413章:名声大噪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