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_第338章:待到来年春开时(月底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章:待到来年春开时(月底求月票) (第3/4页)

可够吃多少时日。”姚广孝淡淡问道。

    卫光心中计算一番后说道:“若是省着一些吃,大约还能撑上月余,过万正旦不难。”

    姚广孝闻言回道:“正旦节,当举国同庆,怎可亏待了将士们,这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吗。”

    “高丽王的信,便就按正常去写吧,至于李成桂,你就在信中明确告诉他,若是见不着粮食,今日正旦,贫僧也只能回去,到李大将军那里,蹭个年夜饭了。”

    听到这话,卫光豁然开朗。

    哈哈一笑道:“好,国师所言甚好,李成桂这老小子,还想等着看戏,真就是做梦。”

    “若是不给咱们送吃的来,咱们就去那王城里,自己去拿。”

    “不过一个小小开京城,某随意可将其击破。”

    “某这就让将士且去传信。”

    说完,卫光就打算走出营寨。

    “莫急。”

    姚广孝叫住卫光。

    “国师可还有其他吩咐。”卫光闻言停住脚步问道。

    姚广孝笑道:“待会你出去后,便就传告全军上下,说半月内,开京便有粮食运送过来,请诸军放心。”

    卫光眼睛发亮,兴奋道:“某明白了。”

    姚广孝看着卫光从营地走出,没几个几息的功法,就听见卫光在外大声喊叫,说开京来信,半月内有粮送到。

    随后,便是一片喧闹之声传来。

    显然将士们得到这个消息也很是兴奋。

    听闻帐外,姚广孝嘴角微微翘起。

    高丽不比大明。

    这里本来就不算大,从高丽开京城至釜山,快些的话不过十日功夫。

    姚广孝说的半月,就是要逼迫李成桂快些做出选择。

    毕竟也有几百里地,倒也不是真的半月能到。

    从釜山这边快马加鞭,三日内信就可到李成桂的手中。

    从做出决定到出发,七日内就能有所回信。

    到时候只要粮食能够在正旦前抵达釜山,那就问题不大。

    至于春节这个习俗,高丽受汉文化影响,也是相同的,和大明的春节,亦是同天。

    两日后,开京城外。

    “釜山急报!速开城门!釜山急报!速开城门1

    一驿卒骑着快马,加上标示性的着装,于城门外大声喊道。

    城门上的士兵不敢怠慢,连忙打开城门,放驿骑进城。

    元朝的驿站系统,在高丽这边也是有所开设,虽然高丽全国境内的驿站不多,也没维护得很好,不过传递紧急军情还是有的。

    开京,大将军府。

    驿骑的情报虽然是送到了王宫门口,不过很快就转道直接来了大将军府。

    为了避嫌,李成桂还没有正式入住王宫。

    这个时候,正是在招呼众多忠诚下属,享用美酒膳食,歌姬奏乐伴舞。

    外界喧闹声响起,一人直直闯进,见到李成桂后跪地举起手中信件道:“启禀大将军,釜山急报1

    驿站这块,唯有大明有六百里,八百里加急。

    在高丽这边,就是常规的加急,再快也快不起来,也没必要。

    毕竟地方就这么大,八百里加急,都能从高丽东边跑到西边了。

    这么快,高丽王臣可能不怎么适应。

    李成桂缓缓起身,动作比较缓慢。

    因为跪坐的缘故,所以需要稍稍放松一下,强行走路可能会因为膝盖麻木而摔倒。

    接过信件的时候,李成桂还有些喜色。

    想来肯定釜山国师道衍那边出了问题,自己完全可以看热闹了。

    问题越大越好,反正别想着从自己这里得到任何的援助。

    真要问题大了,指不定自己还能派人过去将大军接收回来。

    能够在这屋内的,都算是李成桂的亲信,除了少许两人面色微微有些奇怪外,其余皆是满脸喜色。

    他们都很清楚,釜山急报意味着什么。

    方才就膳前,还都在谈论釜山国师大军,该如何渡过这个严冬呢。

    信件缓缓打开,上面的文字,自然也是汉字。

    这个时期的高丽,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训民正音要差不多六十年后,才会被世宗大王发明出来。

    当然,之所以有所谓的高丽语,还有翻译的诞生。

    可以理解为高丽方言。

    毕竟就算是大明疆域内,哪怕都是汉人,东边百姓跟西边百姓,在沟通上也是非常艰难的。

    而兴高采烈正准备看着信件上内容的李成桂,面色慢慢的变得僵硬起来。

    原本有些喧闹的大堂,那些大笑的将军文臣,见到李成桂的神色,也停下了声息。

    唯有奏乐歌舞在持续。

    李成桂看完,一脚踹飞案台,对着舞妓大喝道:“滚,给本将军滚!!1

    舞妓吓得花枝乱颤,不敢多言,躬身身子迅速退下。

    “大将军,可是那釜山有何等变故。”

    一位文臣起身作揖问道。

    李成桂牙齿咬得嘣嘣作响,齿缝间漏出声来:“道衍国师,要本将军为其运送粮食至釜山去。”

    文臣武将闻言一愣,有武将起身笑道:“道衍国师怕不是得了失心疯,竟想要吾等为其运送粮食,简直可笑,可笑1

    顿时,一片哄笑声响起。

    大家觉得这是大将军在开玩笑呢。

    然而很快,笑声就停止下来,因为在李成桂的脸上,可没有半分笑意,反倒是面色阴沉滴水。

    “道衍国师信中写道,若没有粮食送去,于正旦之时,来开京城中,与本将军共度春节。”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就意识到事态严重了。

    釜山国师那边,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即便听说有八万大军去了对马岛,可剩余十二万大军,也不是什么好惹的。

    开京拒城而守,十二万大军自然不存在吓住李成桂。

    开京作为现在高丽王都,在城池建设之上,也是较为坚固。

    加上城中数万守军,哪怕没有任何驰援,随便守个数月都不是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国师十二万大军回转开京的话,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在名义上,道衍是高丽国师,这一路行来,不用多想,自然四处搜集粮食。

    没人会认为,十二万大军路过之地,会出现什么秋毫不犯,只怕是一路扫荡着行来。

    再就是在政治上,也很难作。

    守城是不可能守城的。

    若是守城,等于是将开京城外的所有地方,都交由国师了。

    且在名份上来说,国师可是仅此于高丽国王,比他李成桂大将军,还要高上半截。

    这就很尴尬了。

    到时候一番作战下,反倒是李成桂这边,可能会成为乱臣贼子。

    冷静一番,李成桂沉声问道:“王宫之中,是否也有急报送去。”

    那驿卒回道:“禀大将军,王宫也有一份急报,已然送达。”

    李成桂狠声道:“好个国师,真是做事滴水不露。”

    得到消息后,李成桂摆摆手,让驿卒退下。

    而后就地盘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