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章 名士 (第1/1页)
作为江阴巨富的徐族到底有多富? 徐家祖先徐世在南宋时期迁到江阴,到元朝时已经是名门望族,又经历了一整个明朝国祚的发展,而明朝中晚期土地兼并之严重…… 可想而知徐族何等富有。 举一个例子,徐霞客曾祖徐洽,分家产时光是田产便有一万两千五百九十七亩。 妥妥的地主。 对于这座昔日如此熟悉,如今如此陌生的废墟,徐氏有些眼神恍惚,卢象英在她身边轻轻说了句不该来的。 她应该陷入中元奴变的悲惨回忆里了。 徐氏嗯了声,说终究还是要面对的啊,抬起手擦了擦眼角,不擦还好,一擦泪水就疯了似的滴落。 卢象英不吱声。 有些时候,感情发泄出来远比闷在心里更好。 许久。 徐氏才道:“小官人,我们去主院园林爱莲池去看看,那里有我最喜欢的凉亭。” 卢象英点点头。 陪着徐氏走在瓦砾废墟之中,可以想象这座庄园昔日的繁华。 爱莲池犹在。 凉亭也叫爱莲亭,亭柱上刻着“濯清涟而不妖”等句子,徐氏解释道,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爹徐屺喜欢周敦颐的《爱莲说》。 算是这座庄园唯一还有那么一点点风光的地方,池中也没有尸首之类的杂物。 满池荷花尚在凋谢期。 看见爱莲亭尚在,周边的那些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也安好无损,徐氏长出了一口气,心中落下了一块大石,不过搭眼看见亭子中有人,徐氏又吓了一跳。 亭中之人,着灰色长儒衫,冕冠发。 应是读书人。 此刻正看着一池荷花怔怔发呆,直到卢象英和徐氏两人走近,他听见脚步声回首看来,神情顿时愕然了一下。 卢象英暗暗意外。 看这反应…… 认识徐氏! 莫非是徐族幸存者? 徐族的产业遍布整个江阴辖境,而徐屺是徐霞客最看重的大儿子,所以分家产时,得到了这座在城内的大宅院,其他儿子则在城外,但中元奴变牵扯的可不止是城内的四乡大族,城外的徐族也一样。 就不知道这人是谁。 那人从凉亭中快步而出,向两人迎面走来,看清徐氏后,颤抖着声音道:“是大侄女?” 徐氏看清那人,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点头。 卢象英道:“莫要失了礼数,你不该喊一声叔父?” 徐氏压低声音,“按辈分和血缘来说是我叔父,可徐族上下都不认可他。” 卢象英懵逼。 旋即猛然醒悟过来。 难道是他? 徐氏终究是大家闺秀,敛了敛衣摆,对那人福了一福,礼数到了,但终究没喊人,也算是对这个尴尬境况的一种应对。 那人眼神明显黯然了许多,上下打量徐氏,眼角略有泪花,“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卢象英咳嗽一声,拱手为礼,“小生卢象英,字桐卿,这厢有礼。” 那人立即还礼,“不才李寄。” 李寄?! 果然是名士李寄! 李寄,字介立,号由里山人。 卢象英心里倏然就活络了,这个人自己知道,嗯,确却的说,是“卢象英”知道,是这些年在江阴这边比较出名的隐士。 此人年少时候便天资卓绝,乡人称其“性素颖异,少负奇才”,因为家境贫寒,未能拜师,但“不经师授,博学能文”。 在郡试中拿过第一,因为要奉养母亲而放弃继续科举。 这些年一直在江阴城外定山一带设私塾,授课、读书、著述、结友,在整个常州府这边都颇有名声,典型的封建时代的隐士。 二兄卢象观曾说起此人。 说如果不是因为山河动荡,此人只需被举荐就能入仕。 他确实是徐族人。 徐霞客的儿子! 只不过李寄的母亲是徐霞客的小妾,当年李寄母亲怀孕后,徐霞客外出游山玩水,家里正室一番cao作猛如虎,把李寄母亲嫡嫁给一个李姓人家,所以李寄其实不是在徐族出身。 也正因为如此,李寄后来请求回归徐族,而不被认可。 叹道:“原来是李介立!” 李寄也讶然道:“小官人是宜兴卢氏子弟?竟然认识不才,三生有幸!” 卢象英颔首。 读书人果然酸,不过自己没兴趣商业互捧。 李寄叹惋道:“宜兴卢氏满门忠烈,前有卢尚书殉国巨鹿,今有中书舍人幼哲壮怀激烈,小官人之仁义厚道,介立衷心钦佩。” 卢象英略有尴尬。 你说这些,和我卢象英关系不大,我就救了个徐氏而已。 徐氏砸吧着眼睛忽然问道:“可是我爹他们都不认你,你还认我这个侄女吗?” 言下之意,你怕不是在觊觎徐族产业。 卢象英看了她一眼,“不要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名士李寄,不是贪慕富贵之人。 这是岁月验证了的事实。 要不然以李寄的才华,早就去科举中第,何须一直留在江阴城外当个私塾先生,他今日出现在这里,只怕真是因为他身体里流的是徐霞客的血脉,要不然就他受的那份委屈,你说是他在背后cao刀中元奴变都有可能! 李寄笑着对卢象英道:“无妨,世人诽我谤我,我清浊自知。” 卢象英叹服。 果然名士风流。 心中倏然一动,印象中明末清初的江南,中产和富人其实在反清抗清,穷人则在清算富人,中元奴变就是个例子,但不是唯一的例子。 要反清的话……可以拉拢李寄! 毕竟他有名望。 可以募钱募粮。 刚想说点什么,却听得徐氏倏然道:“城外其他叔父如何了?” 李寄沉默。 还能怎样。 中元奴变之后,四乡大族都差不多一个样子,死的死,跑的跑,再加上江阴屠城导致的兵荒马乱,现在徐族就是一盘散沙。 卢象英趁机问道:“城内徐屺这一脉,似乎只剩下她了?” 李寄摇头,“我也不知。” 卢象英沉默半晌,道:“清庭指派的知县已经入城,他将主持重建事宜,不过城内人口几乎被屠杀殆尽,诸多房产田产都将被城外涌入之人取巧窃占,关于徐屺在城内产业之事,说不得还要介立先生帮着徐氏去争取,今日就将她交给介立兄了,小生这便告辞。” 得抽身离开了,不然李寄会认为自己救徐氏是为了钱财。 当然,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卢象英其实也想过,如果要反清,徐屺留下来的财富,其实很有必要去争取一下。 但也得徐氏心甘情愿的拿出一部分来才行。 而且仅有徐族的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其他四乡大族的支持,所以卢象英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形象,要不然没一丝反清的机会。 李寄急呼,“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