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死人说话 (第1/2页)
大规模地进行明察显然不明智,但不进行排查,意味着内jianian不除,这残余的三十余人随时有被出卖而导致全军灭亡的后果。 不能明察,就只能暗访,内jianian一日不除,将永无宁日。吴雍献计采用排除法,由外向内进行调查。 何为由外向内进行排查: 既然无法断定是谁将情报输送出去的,就从情报如何传递处着手进行调查。 吴铭轼略思考了一下,让熟悉当地地形的吴雍画了一张简单的通向锁龙关的道路图。 由地形图得知,前往锁龙关的道路有十条。 首先假设西蜀唐门弟子中没有内jianian,这是目前而言嫌疑最小,且是吴铭轼能够指挥得动的人手。 吴铭轼一时又犯了难,连自己在内,加西蜀唐门弟子只有七人,就算一人把守一条道路,人手也不够。 吴铭轼向吴雍问道:“有没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偏僻小道?” 吴雍道:“偏僻小道共有四条。” 吴铭轼分析,耶律军为外犯之敌,能知晓偏僻小道的可能性很低,而且偏僻小道山路崎岖,不能及时地将情报通过这样的渠道传送出去。从敌人每次发动围剿的时间也能大致判断可能性不大。 吴铭轼的初步设想,西蜀唐门的众弟子一人把守一条道路,正好能看死这六条道路,而自己只能依仗清舞弄影神技随机地来往于这六条道路之间提供接应并对这六名西蜀唐门弟子进行暗中监视。 虽然此举有赌运气的成分,但也是目前可cao作性的唯一办法。 原本吴铭轼想让人数更多的西风堂兄弟着手完成这个任务,遭到吴雍的强烈反对。 吴雍一再地提醒吴铭轼,西风堂的兄弟嫌疑最大,因为自从救下他们,吴铭轼的部队就恶运连连,从未安宁过。 吴铭轼虽然相信这些曾经一同出生入死的西风堂兄弟,但冷静地加以思考,吴雍的观点不无道理。 谁又能保证这些曾经被耶律军俘虏过的兄弟之中不会出现叛变者。 吴铭轼的计划得到了吴雍的首肯。事不迟疑,吴铭轼立即暗中作了安排与布置。 吴铭轼的调查行动很快有了结果,但结果并不完美。 西蜀唐门大长老把守的道路上,他截获了一名耶律军的轻骑斥候。 一番打斗之下,西蜀唐门大长老拿下了这名斥候,可是,这名斥候是名死士,为了不暴露内jianian的身份,他在损毁了情报后自戕了。 富有江湖经验的西蜀唐门大长老不辞辛苦地将这名斥候的尸体带了回来。因为死人也是可以说话的。 自然死人不可能自己说话,但通过调查可以从死人身上得到重要情报。 吴铭轼、吴雍与西蜀唐门大长老在研究着这具尸体。 西蜀唐门大长老详细地描述了与这名斥候交手的全过程。斥候的身手并不是很强,而且交手时所使用的招数也属于军伍中士兵常用的招式。 大家检查了斥候的尸体,从他手掌的老茧、身体上的伤痕也可以得知,他是一名干练的军中士兵。 由此得知,这名斥候的确属于军伍中人,而且他所骑为战马,也是旁证。 能得到的情报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就这? 能得到这样的情报就已经可以推断出一些问题,并影响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斥候已死,传递给锁龙关耶律军的消息就是他未能按时归队地失踪了。耶律军再傻也能判断出情报的传递出了问题,而且吴铭轼已经成功地阻断了情报的传递,并在着手调查内jianian之事。 下一步,耶律军必然不会再派斥候传递情报,而是委派夜袭营中的高手,如果吴铭轼再想故伎重施,其难度将增加很多。 斥候尸体上的情报已经调查完毕,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至少谁是内jianian已无法从斥候口中得知,因为他已经是死人了。 现在只能从斥候所损毁的情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