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达者为师 (第2/2页)
子却道:“常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人诚不欺吾。 道真,你初成宗师,巩固方是正事;去吧,去领会今次顿悟所得吧。” 破障之所以会被归于顿悟,原因就是破障虽然不能直接提升修为境界,但却是学问上的全方位提升! 顿悟,说实在的,由于修道者基数极大,如此庞大的人数,一年中肯定会有那么三两个走了大运,从而顿时的。 但破障顿悟不同。 知识障碍如果没有实打实的真才实学,没有把学问提升到遭受天花板压制的高度,是不可能触发得了的;所以这种顿悟,千百年都不一定能有人触发得了! 而且,不同于其他顿悟,破障顿悟意味着学问大成! 学问既成,则可称为宗师! 这就是剑仙子说道真初成宗师的原因。 而学问,是可以传授给别人的…… 故此,一名文宗,无论是在哪里,都是受世所敬仰的存在。 而这一点,从在三日之期到来时,讲道台万人空巷,就能看出来了。 这日。 道真带着六名师侄来到讲道台后,那原是人声鼎沸的讲道台立即就安静了下来! “吾等,见过道真道友。” 首先开口的,是十数位元婴境宿老。 这些宿老行过礼后,还丹境弟子立即亦恭身作揖,道:“拜见道真师兄!” “弟子叩见道真师伯!” 哗啦啦跪拜叩首的这一拨,是内宗的铸基境弟子。 其实在这些弟子当中,有为数不少的人与凌玄是真正的同辈。 十余年的时间,当初与凌玄一同进入剑宗的那些人,天资卓越的早已开脉铸基,也早入择七脉而入。 本来,师兄弟仍还是师兄弟。 现在好了,自降辈份…… 道真领着六名师侄,径直走到讲台上后,这才作道揖,道:“诸位同宗请起。” “谢师伯!” “诸位师长,诸位同辈,贫道道真,在此有礼了。” 行过礼后,道真见讲道台已备有案桌,便请诸位宿老入坐后,道: “贫道不才,今日主讲剑阵。 剑者,百兵之君也;阵者,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讲道七日,道真从两仪剑阵一直讲到天干地支剑阵! 凤栖峰上。 剑仙子、妙通真人,还有妙音真人三人席地而坐,凌珑跪坐于旁,斟茶服侍,静待讲道台讲道结束。 “阵之道博大而精深,道真师侄自两仪剑阵而起,经四象八封而入天罡地煞,再由天罡地煞至周天,可谓是一脉相承,一脉相传。” 妙通真人的评价很高。 “确是一脉相承、相传,然,吾忧此之传承得来不正。”妙音真人眉梢间隐有担忧。 妙通真人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何须忧虑彼之传承从何而来? 再者说,道真不过一化身,只须凌玄师侄心向宗门,如此,何忧之有?” 妙音真人道:“师兄您是心大。” 说罢,又对剑仙子道:“妹子,莫怪jiejie挑道真的不是,实话说,jiejie越发深入参悟金丹道,便越发认为,此道定不是凌师侄首创。” 剑仙子道:“小妹初见小五之时,便已知晓其另有传承。 妙音jiejie,您是不知道,小妹初感小五那根基之深厚难测,是何等震撼;至于那传承从何而得,小妹倒认为,那不过只是得了一场机缘而已,实在是无须多虑。” “是啊。”妙通真人接话道,“神荒世界八洲四海,实在是太大了;内中藏着些奇人异事不足为奇,师妹何须寻那烦恼? 况且,那小子自入宗门,已多有建树,可见那小子是心向宗门的;只须此点不变,其余的不过只是旁枝末节而已,纵然日后因其之传承而引来麻烦,难道本宗还怕了不成?” 想想也是,剑宗会怕麻烦? 妙音真人本还待再说,但想了想,却又觉着再执着于此,怕会伤了和气,便也就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于是妙音真人换了个话题:“道真此子破障虽是可喜可贺,但妹子啊,jiejie认为该令其闭关沉淀、巩固为先,似这等讲道之举,缓上三五年亦不晚啊。” 剑仙子浅笑一声,道:“jiejie所言正理,只是小五已开了口,不让他讲上一课,只会平白折了他的声名。” “是啊,一名学宗,确实不该因此等小事而折了名声。”妙通真人道,“师妹你听,天干地支剑阵要讲完了。” 妙音真人闻言一愣,随即不由心中一定! “嗯,是呢,快讲完了。” 天干地支剑阵的威名,如今已是传遍神荒八洲四海,这个剑阵,已经是道真的标志。 连自己标志性的东西都能当众传授,这样的人确实不该去非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