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问君能有几多愁( 三)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一百四十一章问君能有几多愁皇太极挥退下人奴才。    还没有坐定,外面就来了许多贝勒前来打探消息。    曾经的四大贝勒,此时依然还在眼前的就只有代善一人了。    “皇上,外面范文程和宁问我,还有参将李思忠等人求见。”    一名小太监,低着头脚步轻快的走了进来,跪下道。    “让外面等着的人都进来。”    皇太极现在急切的需要有人能够给他解惑,就是他的猜测是不是真的。    毕竟袁崇焕的那一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借刀杀人计谋,可是把大明坑了一把,若不是当时崇祯手上有一支敢战,能战的军队。    或许京师真的就危险了。    不一会,宽大的书房中就挤满了人。    “硕讬去了极北之地,火炮也因为金铁不足,难以大规模的铸造,咱们的骑兵并不擅长守城,诸位臣公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什么退敌之策。”    现在盛京之中,谁都可以慌乱,皇太极不能乱。    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他的胸中还是有些沟壑的,代善慌张的进来,皇太极也看到而清楚,并不是因为大明军队真的能够攻下盛京。    而是担心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清,内部已经有了袁崇焕之流。    屋内瞬间就仿佛以前的马市一样,乱哄哄的一团糟,说什么的都有。    持悲观态度的更多,蓟通两地的战役,大凌河堡的战役,连续两场都是他们以失败而告终。    而且大明赢下来的胜利,也越来越容易。    这对他们传承下来的“满人不过万,过万无人敌”的神话,是最深沉的打击。    一旦这些人没了精气神,没了对胜利的渴望,那就又会回到曾经在白山黑水之间挣扎的过往。    最底层的那些人可能无所谓,可他们这些贝勒们,难道还要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不成?    想着这些明确的,不好的兆头。    他对于自己改天命为天聪的行为,产生了一点怀疑。    似乎改了名字,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运,反而随着大明进一步觉醒,而压缩了他们大清的生存活力。    “够了,大清还没亡呢,你们一个个看看自己现在想什么样?”    皇太极瞧着下面的人,没有一个敢于拍着胸膛说一句“我带兵十万,出去可大明好好的打一场。”    全部都是想着如何保住自己富贵,要么退回哈图阿拉,要么就是想着和大明求和。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家大明凭什么和你求和?    没见到他们宣布大清成立的时候,崇祯小儿都没有派出一人前来问询吗?    分明就是不把大清放在眼里。    人家就等着把内部的麻烦解决掉,然后才转身拿捏了大清下锅呢。    “以奴才愚见,奴才刚刚也询问了参将李思忠,他说城外的大明军队数量并不多,而且没有带攻城器械,想要一举拿下盛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范文程上前一步,习惯性的跪在地上,低着脑袋,说着他自己的想法。    实在是跪久了,就真的站不起来了。    随着他一人下跪,其他的汉八旗的人,也跟着跪了一地。    场面一时蔚为壮观,细小的金钱鼠尾鞭子,垂在脑后,一动一动的仿佛狗尾巴似得,摇起来挺欢畅的。    范文程的话,让在场的所有贝勒们都想起了他们入关之后在京师脚下的遭遇。    当时他们手上也没有攻城器械,所以只能望城兴叹,无可奈何的和四周前来的勤王队伍展开厮杀。    只不过这一次轮到了他们来尝试守城,就是不清楚,外面的勤王队伍能不能够及时赶来。    就算来了之后,能不能打得过也是一个问题所在。    “奴才也是这么想的,骑兵本就没有办法带上多少补给,若是持续的僵持下去,败亡的绝对会是外面的那些大明孤军。”    宁完我说话的时候,谦卑的恨不得把脑袋藏进裤裆。    连续两人说出外面的威胁,根本就不能持久,所有人就再次回复了高高在上的主子模样。    瞧着跪在地上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的点头颔首,仿佛对这些奴才们的智慧很满意。    坐在上位的皇太极眼波不动,面上更是没有任何的变化,一直偷偷看着皇太极脸上变化的代善,心底立刻服气不少。    外面的大明孤军皇太极并不怕,他怕的那些猜测,底下的人却都在避重就轻的绕过,不去谈论。    刚刚成立的大    清,不是皇太极的一言堂。    现在在大明的威胁下,他手中的权利才达到了最大,实际上若是大明的军队,不深入到关外的话。    他也没想着要对大明怎么样,虽然他很向往大明的紫禁城。    然而此时兵临城下,他手中好不容易聚拢的权利,似乎又有着散乱的迹象,看不到利益,各自为政的结果,就是整个大清毫无战斗力可言。    八旗制度,本就是把各个不同的部落,捏合到一起的制度。    合则两利,分则两散。    一点满人主力受损,没了威慑四方的势力,第一个倒霉的就应该是坐在皇位上的自己。    屋内的临时议政还在继续。    因为枪声,来此探查消息的叛臣们,比那些大清的贝勒们还要心急。    外面的枪声虽然已经停下来了,可那种火炮迸发的响声,更能让人心惊。    “傅木魁,你和那些贝勒们走的进,说说看是不是大明的军队打进来了?”    温体仁此时也顾不上自己的礼仪,宽袍大袖也早就换成了羊皮袄子。    一脸焦急的问道。    都已经出关了,再次落在崇祯的首宗,还能落下好?    说给猪,猪都不会相信。    “我能好知道什么?我只会养狗,就是一个狗奴才,主人想要我知道,我才能够知道,问我你还不如问问施凤来,他老人家的妻妾,只要吹个枕头风,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    内心慌乱的傅木魁,此时可没有骂人不揭短的忌讳。    他也愁啊。    好不容易给自己捞了一个小官职,还认了一个主子,眼看着事业就要蒸蒸日上了,谁能想到大明很快就能报复回来。    他认为是这样的。    皇太极曾经带兵入关包围京师,现在大明腾出手了,自然也会以牙还牙。    若是朝堂之上还是他们的人在做官的话,肯定不会发生这种有辱斯文的事情,以德报怨才是最正确的儒家处事方式。    当然最多还要敲诈一笔巨额的尽量作为赔偿才算是结束。    在场的没有一个人不为外面的枪声发愁的。    出关的时候,可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