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教化司 (第1/2页)
“主公,我背完啦!” 房遗直昂着小脑袋,期待地望着许牧。 许牧瞥了眼二楼窗口的两个一闪即逝的人影,嘴角翘起。 他之所以让房遗直吟诵三字经,正是为了让他们听到。 这个启蒙读物,对王通的影响,绝不下于先前所说的“四为”。 不过三字经内,教导了许多东西,风俗、典故、历史等等,尤其是在“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之后,写的便是“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许牧当然不会犯这些低级错误,将后面的“先知”的历史,全部删除。 除此之外,苏老泉,二十七这些隋之后的典故,也被他剔除了。 “我的奖励呢……”发现许牧没理会他,房遗直再次小声提醒道。 许牧回过神,摸着他的小孬偶带,笑着说道:“今日再教你一个测算山高山远的方法。” 房遗直眨着眼睛,提起地图绘制,他便来了精神。 在主公走的这一个月里,他通过等高线和比例尺,绘制地形图,其中遭遇了许多难题。 比如说山的高度,极难测量,所以他绘制的地形图,数据总不是那么准确。 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公一回来,他便向其请教。 直到今日,主公才愿意再教导他。 许牧也没想到,才十岁出头的房遗直,居然在地形图制作这块,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和学习激情。 当即和他先普及了一个理论,三角形的相似性…… “什么是三角形的相似性?”房遗直一脸懵逼。 在二楼的两人,听到许牧教授和地形图相关的东西,更是竖起了耳朵,贴在窗口倾听了起来。 在接触了等高线和比例尺后,他们惊为天人。 深知此道对行军打仗,至关重要。 可以给将领足够的数据,估算行军速度,以及沿途可能遭遇的各种伏兵等等。 “这个方法其实是三国时期的刘徽在《海岛算经》中提出的,他经过总结发现,两个角度相似的三角形,存在着某种比例的关系。” 许牧略作沉吟,说出了这个对这个时代之人而言,比较深奥的理论点。 随后,许牧亲手绘制了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将其几条边一对除,给房遗直演示了一遍。 “真的是一样的!” 房遗直瞪大了眼睛,清脆稚嫩的声音回荡在小洋楼外。 他的求知欲极强,自己又做了许多推算,发现……只要是相似的三角形,两边相除所得比例,是一模一样的! “主公!我知道了!以后若要测山高,我们只要建立一个观测点,然后测量观测点到山脚的距离,构建相似三角形,便能测算处山高!同样,知道山高,也能测量出山距离我们有多远!” 经过了一番解释,有比例尺基础的房遗直,很快就明白了许牧所讲的这个理论。 他兴奋不已,连忙拿起自己先前绘制完善的万民城群山地图,继续测量了起来。 许牧微笑着点头,让他一个人好好实践,自己则预备前往找老房,普及这个《三字经》和《千字文》。 而此时,二楼的两个人,二脸懵逼,面面相觑。 “王先生,你……听懂了吗?”卢楚露出茫然之色。 王通苦笑着摇头:“没……没有……” 旋即,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房遗直,这个十岁出头的稚子。 他似乎听懂了…… 怀揣着求知欲,两人下楼了…… 王通自诩大儒,对算学此块,极为精通,但一时间也没有听到那劳什子的相似三角形。 “遗直啊,刚才主公给你所说的相似三角形,是怎么回事?”王通蹲了下来,和声和气地问道。 房遗直撇着这两个不干活的大人,昨日父亲大人说过,这两人不愿意归顺万民城。 是以现在他对两人没有一点好感。 不干活,还天天在这里蹭吃蹭喝。 白了两人一眼,房遗直继续自己的测量。 王通和卢楚一愣,从房遗直的小眼神里,他们似乎读到了五个字。 连这都不懂? 即便两人涵养极高,但被一个稚子鄙视,还是心有郁郁,略有不快。 “咦?这是什么?” 心中疑问得不到解答,卢楚却在房遗直身侧发现了一卷经文。 翻开之后,看到其中的内容之后,卢楚神情一愣,呆立当场。 王通站了起来,也凑了过去。 同样像是被施加了定身术,呆立当场。 方才听房遗直背诵,两人其实没有听得太清楚。 可此时看到三字经原文,两人深受震撼。 不只是朗朗上口,更是从各个方面,启迪百姓,让百姓知道传承,知道经典,知道忠义仁孝。 只是当看到了“迨至隋,一土宇。不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