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神队友(8.2K)(求月票啊!!!!)  (第1/3页)
    走进不科学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一章真正的神队友这辈子被富婆包养过的读者应该都知道。    身边有个人形自走ATM姬的唯一弊端,就是容易消耗钢丝球......    错了错了。    是容易养成惰怠的心理。    但另一方面。    有钱也是真的爽啊.......    如今徐云虽然没有被艾维琳包养,但也确实感受了一番富婆傍身的快感。    聚会解散后不过一周时间。    艾维琳便按照徐云此前的要求,准时准备好了一套简易的迈克尔逊干涉仪。    次周周末。    社员们便再次聚集到了格物社的活动室里,准备进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实话实说。    这套干涉仪比起正式版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要简陋很多,顶多顶多就是个青春版。    臂长短就不说了,只有正式版的十分之一。    另外既没有镀制分光膜,也没有胶合补偿片。    整套设备从外观上看与其说是科研仪器,反倒更像是一台织布的机床。    但另一方面。    对于大部分出自寒门的格物社社员们而言,这已经算是一套非常少见的仪器了。    在见到了摆放在活动室里的青春版干涉仪后。    除了休伯特·艾里这个自小便泡在仪器堆里的‘研二代’,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嗷了一声,冲上前去打量起了这套设备。    徐云则带着艾维琳坐在活动室后头,面色平静的看着社员们“发癫”。    又过了几分钟。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徐云便起身走到讲台桌前,朝台下拍了拍手:    “好了,各位同学,请安静一下,听我说几句。”    现场顿时消声。    接着徐云环视周围一圈,看着诸多脸上红晕未褪的社员,笑着说道:    “各位同学,如你们所见,摆在你们面前的就是一台简易的‘肥鱼’干涉仪。”    “虽然它距离完整版还有那么亿点点的差距,但足够大家做一次初始实验了。”    “所以闲话不多说,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进行数据测算吧。”    说完他顿了顿,从桌上拿起了签到表格,补充道:    “唔...咱们社团一共有32位成员,今天国王学院的平托同学因病请假,汤姆逊先生则在忙学联的事情没有到场。”    “也就是扣除掉我和艾维琳同学两位副社长,现在一共剩下28个人。”    “这28人正好可以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光源、m1镜面、m2镜面以及干涉条纹的观测,大家意向如何?”    社员们彼此对视了一眼,很快给出了回答:    “没有问题!”    五分钟后。    28位社员分成了四个小组,按照各自的分工准备起了实验。    早先介绍过。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关键点只有两个:    一是找对水平光路的方向,也就是地球公转的方向。    二便是光臂长度的调整,让由M1和M2反射回来的光产生符合条件的干涉条纹。    除此以外。    剩下的就差不多是常识方面的概念了。    比如干涉条纹的亮区为光程差等于0或波长的整数倍,暗区为光程差等于1/2波长或波长的整数倍加1/2等等......    这也是早期很多物理实验的特点之一:    设备的制取组装环节并不复杂,但方案却非常精妙。    因此前后不过几分钟。    活动室内便响起了各个小组讨论交流的声音:    “哈尔勒,地球自转方向是哪儿来着,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是自西向东啦蠢货,亏你还是麦哲伦的后代!”    “.....光臂1.14514米,homo前辈,还需要再精确吗?”    “不用了,谁把量角器递给我一下?”    “m2镜可以再往左边移一点,夹角好像没满90度......”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首作于1887年,截止到2022年已经被不知道多少学者重复过了多少次。    相关精度在数字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程度。    虽然在徐云穿越的那会儿,迈克尔逊干涉仪在一线实验中已经逐渐被双频外差干涉仪之类的新设备取代。    但它实质上只是和周董有些类似,看似淡出了乐坛,但影响力仍旧持续。    别的不说。    测量引力波的LIGO干涉装置,运用的其实就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只是LIGO的核心技术比较高级,能够通过度规张量的改变来观测到干涉,涉及到了更为深层的概念和算法。    又比如科大校内就有一台03年的“老古董”迈克尔逊干涉仪,在△δ方面的精度达到了5.29×10^-11,徐云便鼓捣过这玩意儿一次。    然而就是以上这些精度之下,在以太方面的测量结果全都是坐飞机俯瞰成都——遍地飘0,1无所获。    因此对徐云而言。    今天的这次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属于妥妥的开卷考,不可能会出现任何其他的结果。    所以在交代完相关事宜后。    他便将现场交给了四个小组,自己拉着艾维琳来到了门外:    “艾维琳同学,之前拜托你为第二个实验准备的那些东西怎么样了?”    艾维琳抬头看了他一眼,确认道:    “你是说铍管和空芯螺线管?”    徐云点点头:    “没错。”    艾维琳闻言从口袋里取出了一张纸,摊平后可以发现正是徐云上周交给她的那张。    不过与一周前不同的是,那十多项零件的后头多了一些标注。    接着艾维琳将它递给徐云,指着上头的标注解释道:    “标注有【√】的已经开炉的零件,标注【X】的代表着还没找到符合技艺的工匠,可能要多等一些时间。”    “【O】则是指技工和设备已经筹备完毕,但因为生产物料还在路上所以暂未开工的项目。”    徐云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接过这张纸,认真看了起来。    徐云此前罗列出的零件一共十四项,如今被标着【√】的足足有8项,【O】的则有4项,【X】为两项。    其中被徐云视为重中之重的两个零件中,一个后头打着√,代表已经开工。    另一个则标着【O】,也就是等待物料抵达即可开炉。    看到这里。    徐云不由轻舒了一口气。    很好,一切顺利。    随后他将这张纸递回给艾维琳,目光从她的发丝上划过,道:    “这些天辛苦你了,艾维琳同学。”    艾维琳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确实,签支票真是太累人了。”    徐云:“.......”    接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上下打量了几眼这个富婆,问道:    “对了,艾维琳同学,你上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