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以人为镜  (第1/2页)
    待兔rou稍冷,关羽手撕兔rou,分于三人。    出于对李孟羲的爱护,关羽把兔头撕下给了李孟羲。    一般以首为尊,就像后世的酒席上,但凡上了硬菜,鱼头和鸡头都要对着贵客摆。    李孟羲接过兔头,顿时为难了。    这该咋个吃吗?    虽说前世的川中有麻辣兔头,风味独特,可李孟羲是中原人,少有吃兔头的习惯。    李孟羲拿着圆丢丢的兔头,左看右看,看着兔子被烤的干涸的眼珠子,迟迟难以下咽。    刘备看出了李孟羲的窘迫,不动声色的把手里的兔腿给李孟羲的兔换了过来。    李孟羲感激一笑。    整日连个油水都没有,能吃上rou是很幸福的事。    李孟羲咬了一口兔腿,撕下来一条兔rou,很香,他不再客气,啊呜啊呜的大口吃起来。    吃着,刘备把在心里压了半天的问题借机问了出来。    “孟羲。”    “嗯?”李孟羲放下了手中的兔腿,抬头看着刘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此语似是语义未尽,不知余下,还有何言?”    原来是问的这个,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    李孟羲正色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刘备喃喃自语,把最后一句默念了数遍。    忽然刘备神色激动,侧脸呸的一口吐口嘴里的rou,他绕过篝火,三两步趋之李孟羲身前,郑重的拢手下拜,刘备神色激动,“孟羲一语,此真堪真知灼见,千古不易之理!    白日听云长所言,孟羲针砭我军中疏漏四十余处,若无孟羲,我等兄弟尚自大而不觉也。    今听君一席话,让人顿生感慨。    衣有镜,衣冠可以照而正之;史有书,兴替亦可读而知之。    人有错失,却焉能自知?    幸遇孟羲,孟羲一双慧眼如炬,愿请孟羲为备之人镜,今后备但有毫微之错,敢请不吝指出!    孟羲可愿?”    刘备言辞恳切,语气诚卑。    而李孟羲,被吓到了。    李孟羲看了看神情激动的刘备,又看了看站了起来在刘备身后肃立的关云长,李孟羲无意识的把嘴巴里的兔rou又嚼了一下。    还算李孟羲情商勉强,他嚯的一下起身,手里还拿着兔腿,就立刻拿着兔腿做了个拱手礼,深深躬身下拜。    他动作像是上香,手中兔腿便是香。    礼毕,李孟羲思路急转,顺着刘备的话说道,“玄德公欲以孟羲为人镜,孟羲诚惶诚恐!    人无完人,孟羲又岂能无错?    孟羲但有错失,也请玄德公不吝指教!    君与我互指彼错,即如此,    你我何不互为人镜?”    李孟羲的话刚说完,刘备神色激动不已,上来双手握住李孟羲的手,刘备声音颤抖,“好!好!你我互为人镜!互为人镜!”    立于刘备身后,关羽长看着这交心的一幕,心里也不由暗道一个“好”字。    男儿义气相投,当如是也!    刘备握着李孟羲的手,激动的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刘备这个失态的样子,李孟羲上一次见,还是那日中军大帐,直言大汉天命已失之时。    好不容易,刘备情绪稍稳,松开了李孟羲但手,李孟羲感到手被捏的发疼。    刘备的手劲极大,力气不逊关张二人。    他们古人情绪容易激动,得体谅,李孟羲心里暗道。    坐下来,李孟羲继续吃兔rou,他们古人一激动就割自己的rou下酒也只是平常,李孟羲是现代人,连扶个摔倒的老太太都不敢扶,热血一点儿也没有,所以他一点儿也不激动。    刘备坐下,只觉胸中一股浩然,萦绕不散。    李孟羲一句“互为人镜”,让刘备心潮澎湃,时时无法平静下来。    想到互为人镜,想到李孟羲说互相直言彼此错失,刘备不由得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