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3章:圣人,你听我解释啊! (第2/2页)
得了重大胜利,但献俘仪式都是在宫城南门广阳门举办;这也导致朱雀门献俘变得异常困难,但也说明在此门献俘是大隋军人的无上荣誉。 杨谅之乱被平定那一战,虽然对杨广意义重大,但此战一是兄弟之争、二是正处于国丧时期,因而连仪式都没有办。 杨广不想说话了,心说你是无所谓,可我有所谓啊!但事已至此,也只能作罢了。听说杨集是来混饭的,连忙让人加个席位。 这里虽然只是的小宴,但参与的重臣比较多,席位自然是不能出错的。 一眼看去,年纪最小的杨集高坐首席,成了名符其实的百官之首。对此,诸臣难免心有嘀咕。 在古怪的气氛吃罢午膳,众臣识趣告退。安仁殿内只剩下杨广和杨集了。 带着杨集来到后苑奉茶,杨广笑着说道: 杨集大致阐述了这一场战斗,最后做了个总结:这个指的是灵活多变、不局限于纸面上的战略思路。我这个主帅只是在大局上进行把控;至于别的地方,其实都是由各军大将配合着打。东部战场是张须陀、慕容三藏、李靖、杨义臣、梁元礼等人负责,我管都没管他们;而西部战场,也是薛世雄、钱世雄、麦铁杖、权旭、李大亮等人在打。故而论起此战的作用,我其实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 杨广闻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竖指而赞道:和这两尊神位了。」 杨广想到杨集所说的「不过战争 过程之中,反而没什么好讲的。」,觉得话中有话,便又问道: 杨集也不否认,点头道: 听到这里,杨广脸上笑容敛去,神情严肃的说道: 杨集看了杨广一眼,实话实说道: 杨广脸上已是一片冷然之色: 杨广注视着杨集,认真的说道: 杨集说道: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杨广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种推心置腹的话了,也没人敢像杨集这么与他对话,此时被人相信所带来的感觉,令他心头暖洋洋的,不过他不善于煽情,并没有说什么rou麻的话,只是默默的放在心上。 接着又说道: 说到这里,杨广看着杨集不说话了,好像在说。 杨集识趣的捧了个哏: 杨广说道: 说起来,杨广这个观点也是杨集带来的变化之一,其实史上的隋朝,也没有一个能打的宗族子弟;一方面是杨家人丁稀少,另一方面是杨广也跟胡亥一样,虽然他没有杀人,可是却把宗族子弟给发配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杨集和杨纶了。 哥俩由于关系好,给杨广一口气拿下了。但现在,这哥俩非但没有被流放,反而和杨智积、杨静成了土皇帝一般的州牧;而四人以忠诚回报了杨广,杨广又给他们四人回馈了更多的信任。 一切,都朝着一条良性的线路发展着。 杨集说道。 杨广问道: 杨集奇怪的看着杨广: 「明君之所以成为明君,无非就是轻徭薄税、休养生息、整治吏治,最重要的是与世 家共治天下,世家门阀都满意了,都乐呵呵的,明君就成了。」杨广说道: 来为戒的原因。」 杨集闻言恍然: 杨广: 杨集建议道。 听了此话,杨广的火气一下子就涌了起来: 杨集被千古暴君所成这个样子,感觉很是不可思议: 杨广冷哼一声道:口诛笔伐,可是在你影响之下,我把所有事情都干了。」 杨集仔细回顾一下,果真发现一切都是自己惹出来的,而杨广这个当皇帝的,反而成了一个打工仔,苦着脸做出一副处罚的模样道: 杨广发了一通脾气,气呼呼的说道: 杨集被喷了一通,便补充了句: 杨广道: 杨集想了想,说道: 杨广顿时吓了一跳,忙不迭的说道:边说边起身道: 杨广知道杨集不爱权、不贪权,回朝之言绝对不是说说而已。他觉得像杨集这种大祸害,还是让他继续去边疆祸害异族为好。 此刻,杨广害怕这个闯祸精当真要入朝当尚书令这个虚职、并纠缠自己不放;自己要是一不留神答应他回来,那还得了?于是头也不回的跑掉了。 望着落荒而逃的杨广,杨集满心无语:心说我有这么可怕吗? 圣人,你听我解释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