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贼凶悍_第三章 建鼓山面圣(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建鼓山面圣(三) (第1/2页)

    武则天稍作沉吟,忽地想到一事,问侍立身边的上官婉儿道:“朕记得上次狄怀英回来时,把陈子昂写的《平辽策》带给朕看过,朕记得写的不错,很有见地。陈子昂奏疏上说,他这些想法是受了一名竹山少郎的启发,那少郎的姓名....”

    上官婉儿抿嘴一笑,轻声道:“圣人好记性,陈子昂奏疏上说的名字,正是曹悍!”

    说着,上官婉儿美目流转,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他。

    李显忙道:“陈子昂的确与曹悍相交莫逆!”

    李隆基也揖礼道:“此事孙儿可以作证!当日竹山县府内,我们一起讨论辽东战局,曹大哥提出来的见解,确是入木三分!”

    曹悍有些紧张起来,没想到陈子昂这个实心眼的家伙,竟然在上书皇帝的奏疏里添了他的名字。

    这万一要是武则天当场考教他的学问,那不是完犊子了?

    曹悍心里打鼓,惴惴不安。

    武则天目露欣赏地点点头,说道:“如此看来,你进过学?明晓义理?”

    这相当于在问他的学历和教育过程了,曹悍稍稍松口气,忙搬出了那套准备许久的说辞。

    “禀圣人,倒也没进过学堂,只是幼时跟随亡父走南闯北行商,耳濡目染之下通习文字,学过些粗浅学问。”曹悍一脸诚恳。

    武则天笑道:“看来你父亲才学笃厚。”

    曹悍叹道:“亡父平生最为遗憾之事,就是没能考取生员研习经义。”

    武则天笑了笑:“朕看过陈子昂写的《平辽策》,称得上远见卓识。陈子昂说是受你启发,朕相信他说的话。你虽没有正式进过学,但小小年纪就能对一场战事提出自己的见解,说明确有过人天资。”

    “陛下过奖!”曹悍有些汗颜,忙低头拱手。

    武则天沉吟片刻,似是在考虑着什么,亭子里无人敢说话,全都眼巴巴看着她。

    很快,她微微一笑道:“朕授你为翊麾校尉,去太子左监门率府当个监门直长,如何?”

    曹悍怔了怔,有些没搞懂,又是校尉又是什么监门直长的,到底哪个才是他的官名?

    不管啦,反正是当官了,曹悍急忙大声拜谢道:“臣领旨谢恩!多谢陛下授官!”

    李显和太平公主还有李旦相互看看,没吭声。

    李隆基眉头飞快皱了下又舒展开。

    武则天笑道:“朕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曹悍撇嘴,他哪敢说不满意,挠头憨憨地道:“不管陛下如何安排,小臣都满意!”

    武则天指着李显三兄妹打趣道:“你满意了,他们可不满意!”

    李显赶忙讪笑道:“母亲说笑了,儿臣单凭母亲安排,绝无不满之处!”

    太平公主迟疑了下,轻声道:“母亲,曹悍毕竟是皇兄举荐的人,监门直长是不是太小了些?”

    武则天笑呵呵地道:“还有翊麾校尉的散官衔呢,不小了。”

    太平公主小声道:“那也只是区区从七品....”

    李旦笑道:“我倒觉得如此安排妥当。meimei别忘了,明经、进士二科及第者,初次授官还远不及这个品级呢!”

    太平公主瞪了他一眼,不满地道:“你的意思,七哥和我两条命加起来,还抵不过一个七品官衔?”

    “这....太平,你明知道为兄可不是这个意思。”李旦语塞,满脸苦笑。

    武则天笑道:“行了,就这么说定了,月儿,休要胡搅蛮缠!”

    太平公主挽着武则天的胳膊,撒娇似的轻哼一声。

    武则天看了眼李显,淡淡地道:“显儿,你初回神都,上上下下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朕不希望有人说你刚刚入主东宫,就忙着培植亲信,网罗党羽。朕希望你手下有真正可用之人才,而不是为一己私利随意安插亲信。你要让百官看看,你提拔看重的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不是单单只靠攀附关系,明白吗?”

    李显脑门渗出汗水,油亮油亮的,急忙拜倒:“母亲教诲,儿臣铭记在心!”

    武则天拂手让他起身,又对曹悍道:“朕明年准备开武举,希望你参加,若是表现优异,朕不吝赏赐!”

    曹悍对上武则天那双熠熠灼目的深邃眼眸,忙抱拳恭声道:“小臣绝不负陛下和英王之望!”

    曹悍明白了,武则天希望他用真本事为自己正名,也能为李显挣得面子。

    李显回京,入主东宫,固然风光,却也备受瞩目。

    光芒之下所有的人和事都会被别人盯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曹悍这个头顶太子标签的家伙,自然也是鸡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