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拉拢大刘 (第1/1页)
这顿饭因为要谈事情,吃了很久,花费了五六个小时。 这才将宝禾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理出个大概。 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局更难! 但有计划,总比没计划强。 加上现在亚洲经济起飞,总会有点收获。 聊完计划,菜已经凉透了,陈一服务生在换一桌酒菜,将没有吃过的菜肴打包,让王京和杜琪峰拿回家去吃。 王京见有美食,也是很高兴,哼起歌谣,去洗手间放水。 杜琪峰正在看陈一给他《电锯惊魂》的剧本,边看边感慨设计的巧妙,忍不住的说道:“一哥,你这个剧本写的真好!” “结局也出乎意料,这个电影可以拍摄系列电影。” “不过,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如果有人用当讲不当讲这句老话当开头,那就是有一定要说出口的话。 这是要说的这些话,必须先将自己摘出来。 并且,陈一也想知道,杜琪峰到底想要说什么。 “您将宝禾未来五年的发展计划,都安排明白!” “可除了国际电影节和青年电影培养基金会外,没有任何投资,投在港岛。” “甚至宝禾也在往投资集团过渡,并不是单纯的电影公司。” “就算是有拍摄计划,也是将目标观众假设成北美人群。” “难道,以后的宝禾,要离开港岛电影圈?”。 杜琪峰说完就看向陈一,想要一个答案。 王京这时也从洗手间回来,将杜琪峰的话,听的一字不差,同样看向陈一,想要一个解释。 陈一见自己手下的两个大将,对自己的计划有些疑问,于是就开口解释道:“我们不是放弃港岛,而是要抛弃粤语片。” “港岛的致命缺陷,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爆发。” “除了潮汕地区,就剩港岛还在说粤语,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少了。” “这点人,根本支撑不起一个百亿产业。” “以后宝禾就算拍电影,也会拍国语片,完全放弃粤语这个小众语言。” “老杜的猜想不错,我的确会减少小成本的电影拍摄。” “这些粗制滥造的电影,不会给公司带来很高的收益,但却能给宝禾带来名声上的损失。” “你们两个也不会想,别人一提宝禾,就说咱们拍烂片吧?” “而且,我已经在深圳建立了片场,拍摄团队也会在近期迁往深圳片场。” “这样我们的拍摄成本会降下来,也可以借此等待内地的变化,调整公司的策略。” “还有就是,我们会日后拍片,不会拍跟风之作,而是拍摄制作精良的国语电影。” “但我们更重要的目标是国际市场,培养足够多的华人影星,也算是为港岛电影业添砖加瓦了!”。 杜琪峰和王京,算是彻底明白陈一的打算。 港岛虽然是一块富饶之土,但现在的确养不起怎么大的产业,还不如进军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阿一的想法真是不错,我们就如此执行。” “港岛现在的电影公司,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电影越来越难拍,钱也越来越难挣。” “而且观众的口味也很难琢磨,搞不好,就会赔钱。” “还不如拍一点大制作,起码能保证票房!”王京赞成的说道。 杜琪峰本来就是奇怪,并没有质疑陈一的决定,自己刚来宝禾没几个月,就分得了一大笔钱。 加上《超级女生》带来了巨大名声,让他成为港岛知名的大导演。 不少老朋友都打来了电话,祝贺他成功,顺便询问《超级女生》的总冠军是谁。 可以说,陈一是他的知遇恩人,杜琪峰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阿一,刚才从洗手间回来,看到了大刘。” “他还问起你,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我说漏了嘴,说你就在福临门。” “听到你回来,大刘很高兴,问现在能不能见上一面?”王京不好意思说道。 陈一点了点头,同意了王京的询问,反正这次回来,也是要见大刘一面,跟他谈谈影视城投资问题。 王京见到陈一同意,立马从公文包掏出大哥大,拨通了大刘的电话,对着话筒哼哼哈伊,就把大刘叫来了。 大刘也是行动迅速,三分钟之后就敲响了陈一所在的包厢门,走了进来。 “我一直都在等陈先生回来,没想到今天来福临门吃顿饭,就遇到您这样的贵宾。”大刘拉开椅子,坐了下来,微笑的说道。 陈一听到大刘的场面话,也是微微一笑,立马说道:“我也是才下飞机,京哥非得给我接风,所以大家就来福临门坐坐。” “不过,刘先生,我就算在北美,也听说您这几天烦心事不少,怎么有闲心来这吃饭?”。 陈一的话,让大刘也有点尴尬,但也没有挂在心上,直接说道:“都是些小事儿,还难得陈先生挂在心上。” “已经处理完,以后都不会在报纸看到这种笑料了!”。 陈一听完大刘的解答,倒是有点好奇。 要知道,大刘正在跟他的合作伙伴,竞争公司控制权。 像这种同室cao戈,至少要持续几年的时间,大刘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战斗。 也不知道,是大刘的合作伙伴不给力,还是大刘的武力高超那? 但大刘不是凡人,这家伙身后的人,陈一一直没有搞明白,但是他知道,大刘跟颐和那帮孙子,勾勾搭搭,一直在谋划些东西。 “只要钱到位,一切都OK!” “刘先生,你真是吉人自有天相,怎么大的磨难,都让您逢凶化吉,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您之前的想法,我已经跟我师父谈了谈。” “经过我日夜不停的劝阻下,我师父勉强同意出售一些股份。” “就是不知道,刘先生和你身后的朋友,能不能拿出足够的钱?”陈一挤兑大刘说道。 大刘自动过滤陈一的挤兑人的话,只听到李翰祥同意自己入股。 这是一个大喜事儿! 可以让手里的钱,流入更有前途的地区。 电风扇这个生意,本身就没有什么技术门槛。 房地产,才是最挣钱的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