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8章: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开始发掘了 (第1/5页)
我在北大学考古正文卷第288章: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开始发掘了这年头出门非常麻烦。 长时间的火车颠簸,对身体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而且,广州到南昌没有直达火车,需要到向塘中转。 从广州出发,沿着京广线走,到株洲拐入沪昆铁路,出了醴陵,就是江西萍乡,接着就是宜春、分宜、新余、临江镇、樟树、丰城,最后是向塘。 好在火车一路直达向塘,向塘中转南昌又只有一站,路上没有耽搁太多的时间,不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达到南昌。 到南昌站,苏亦跟沈明也没耽搁,直奔江西历博,并不需要陈文骅来接站。 主要是太麻烦了。 这年头,通讯不方便。 出远门,还要提前拍电报通知对方火车到站的时间,然后才能过来接站。 一旦火车晚点或者电报送达不及时,双方都很容易错过。 为了不耽搁彼此的时间,苏亦出发之前,就直接给陈文骅拍电报说明情况,不需要接站。 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博物馆也极具特色。 馆址位于南昌广场南端,是一座非常醒目的地标性建筑。 情况跟粤博差不多,从1971年开始,成为专门从事考古发掘、历史文物征集和研究的专业馆,并于1978年10月改名为JX省历史博物馆。 再过一两年,省历史博物馆和省革命博物馆合并成为全新的江西博物馆。 未来发掘出著名「海昏侯墓葬遗址」的江西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距离挂牌成立,还有十年的时间。 甚至,到了1980年才成立正式江西文物工作队。 因此,省内的考古从业人员都在省博考古工作队就职。 这些是后话,暂且不表。 博物馆距离火车站很近,乘坐公交不到半个小时。 刚下公交,就看到醒目的起义纪念塔。 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的革命气息。 这时候,沈明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到了。」 苏亦问,「怎么样,明哥,激动吧?」 沈明说,「第一次出远门,在火车上确实激动,这还是我第一次来南昌。」 「我也是!」 「那你怎么对这里这么熟悉?就算没有我陪着,你在路上,应该也没啥问题,杨队长还担心你路上不安全,特意让我陪着你过来,结果,一路上都变成你小子带着我各种换乘车子。」 苏亦笑,「在杨老师眼中,我就是小孩,我这一年来,没少乘坐火车,对路况,想不熟悉都难,至于南昌,我来之前询问过陈先生,只要不瞎跑,就不会迷路。一路上,要是没明哥你,我可无聊死了。」 沈明笑骂,「臭小子,能不能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一路上,你小子嘴巴就没停过,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尤其是,那几个年轻的姑娘,都被你忽悠瘸了,差点认为你就是中大的老师。」 苏亦笑道,「旅途漫漫,谈心解闷嘛,你不也跟人家交换通信地址了吗?」 沈明哈哈大笑,「我是跟你小子学的!」 说笑间,俩人走到博物馆大楼入口。 沈明问,「怎么办?要先跟陈先生打电话吗?」 苏亦说,「直接拿介绍信去找门岗,让对方帮忙联系陈先生。」 十分钟不到,只见穿着朴素,戴着眼镜,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匆匆忙忙地从大楼里面跑了出来。 一到门岗处,见到苏亦俩人,就一脸激动地望向沈明,抓起他的手,「你就是苏亦老弟吧,终于把你们盼过来了,没能把去火车站接你们,对不住,真的对不住。」 瞬间,沈明脸色古怪至极。 不用想也知道来人是谁了。 等对方神情平静下来以后,沈明才一脸尴尬的解释道,「陈先生是吧,不好意思,我是粤博的沈明,这位才是苏亦。」 「啊!」陈文骅脸色比他更加尴尬,握着沈明的手,松也不是不松也不是。 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啊! 好在,苏亦反应很快,他淡定地朝着陈文骅伸出手,「陈老师是吧?你好,我是苏亦,初次见面,多多包涵。」 陈文骅才松开沈明的手,跟他握在一起,满是感慨地说道,「真的没有想到苏亦老弟如此年轻,是老哥唐突了,老弟莫怪。」 「陈老师说笑了。」 「叫什么老师,喊老哥,咱们平辈论交,或者喊老陈也可以。」 陈文骅很热情,除了一开始见面的乌龙,接下来的行程,都安排地妥妥当当,直接把他俩带到附近的招待所,安排好住所,又带着他们去单位食堂吃饭。 征询苏亦他们的意见之后,就带他们参观自己策划创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 展览就放在博物馆的展厅之中,已经被定为常设展览。 陈文骅亲自当解说员,「展览主要是以生产力发展为主要线索,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辉煌成就,结果一展出,就在省内引起不小的反响,这是我意料不到的。」 说完,望向苏亦,「老弟,在陈列展览方面你是专家,帮老哥把把关,整个展出,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啥玩意? 自己啥时候成为陈列展览专家了? 苏亦赶忙摆手,「老哥,你抬举我了,我就是一个半吊子,算是哪门子专家。」 陈文骅说,「老弟不要谦虚了,之前王局长在河宕遗址视察的事情我听说过了,我还听说过,你在首都曾受邀到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讲课的事情,前段时间,我们单位的领导去历史博物馆开会还听到你的事迹呢,在陈列展览方面,国内年轻一代的学者,能有你这样的认知,可不多见。」 人家都奉承到这个地步了。 苏亦感觉自己要是不说点什么,似乎说不过去了。 他只好说,「我研究咱们建国以后的各大陈列展览,都是跟时代息息相关的,国家历博的通史陈列如此,咱们江西历博的展览也是如此。现在改革开放已经是国策,去年,小岗村已经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未来大包干肯定会成为常态。老哥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必须摆脱「阶级斗争为纲」的框架,只有这样才符合当下正在试行的农村改革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