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番外 喆哥儿骑象记  (第2/2页)
说话声传来,还有略微沉重的脚步声。    “看着点使臣,一会儿那些藩人使臣就要来觐见,千万不要误了事。”    “大人放心吧!”    “那箱笼里的是什么?”    “备用的花毡,一会儿若是拿头大象身上披的花毡脏了,就拿来替换。”    声音渐渐远去。    宋明喆正要继续推箱笼时,听到外面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紧接着眼前一亮,箱子被打开了。    宋明喆掀开花毡向外看去,看到的不是人,而是一根毛茸茸的东西,那东西抬起来仿佛在向他打招呼。    宋明喆一笑,伸出手要去触碰,那根毛茸茸忽然将他缠了起来,然后他整个人脱离了箱笼,被越举越高。    “那……那……去那……”宋明喆伸手向前指去,想要大象带着他前往。    那地方他记得,之前曾外祖母来看他,云姑姑就是带着他在那里等曾外祖母。    大象竟然像是听懂了话语,抬脚向那边挪去。    “怎么回事?”    “大象走了。”    “不对,你看大象鼻子上卷的是什么?”    “那是大皇子,天哪……快,快去禀告常安大人,快去……大皇子被象卷走了。”    ……    半个月前京城一场大雨,让陈老太太受了寒。    许先生又是汤药又是针灸,这才让陈老太太彻底痊愈。    今日藩国使臣觐见,陈老太太原本不想过来凑热闹,但想到好久没看到自己的乖乖增外孙,老太太便坐了马车来到宫中。    “您就在宫中住着多好。”高氏才从镇州过来,与陈老太太一起进宫去,两个人向前走着,她还不忘记劝说陈老太太。    陈老太太摇摇头:“宫中不方便。”    哪里是宫中不方便,分明是老太太放不下京中的货栈,每天还要去货栈走一圈。    不过大伯娘还是那么厉害,眼下做账都弃算筹用算珠了,大伯娘用土法子硬是不输给寻常人做的账目。    高氏接着道:“还有,您非要带着这大头娃娃做什么?别吓着了喆哥儿。”    陈老太太道:“小时候多教教,大了才不会惧怕,我们家的孩子们一向有胆色。”    陈老太太想好了,到了喆哥儿宫里,她就将这大头娃娃套在头上,看看喆哥儿瞧了会是什么模样。    不知会不会害怕。    正思量着,就听到不远处一阵嘈杂声。    “快,拦住。”    “小心着点,别惊了大象伤了大皇子。”    “找殿前司……不对,让常安大人来……你们别动手。”    陈老太太听到人喊“大皇子”,立即快走几步,就瞧见一头大象缓步而来,然后喊叫声传来:“曾外祖母……曾外祖母……你看……你看……这是象……象……”    陈老太太瞧见喆哥儿张开手向她笑着。    喆哥儿笑得开心,他就知道曾外祖母看到这大家伙一定欢喜。    高氏吓得一颗心要蹦出来,一直等到常安飞身踩在大象身上,在训象的宫人的配合下一把将宋明喆抢到怀里,她才算松了一口气。    宋明喆的双手还指着大象,身体扭着要重新回到大象鼻子的怀抱。    高氏的脚都软了:“大伯娘,您说的没错。”您家的孩子都有胆色。    一个要扮成大头娃娃,一个骑着象来接曾外祖母。    这祖孙两个,果然想到了一处……    ——《大晋高宗实录》,高宗四岁能御象,命象以鼻卷之,听号令进退。    ……    谢良辰听到常悦禀告来龙去脉,心里一急就要去看喆哥儿,却抬脚刚走了一步,就感觉到一股暖流而下。    谢良辰停住脚步,看向身边女官:“你去太医院,就说本宫要生产了,再去禀告皇上,让皇上不用着急,办完政务再过来瞧也不迟。”    女官听到这话,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情。    “没事,”谢良辰道,“将喆哥儿带回院子,不要再让他跑出来。”    将一切安排妥当,她才能安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