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卜算谜 (第1/2页)
一处气象嘉妙的玉台。 这高台长宽二十丈有余,异常宽敞。景象殊绝不说,十分难得的是,玉台边缘,竟有茵茵青草长出。 草生玉上,却并不令人感到突兀。 玉台偏中央的位置,座席却分布的有些诡异。 但凡宴客席座,要么纵横两列,一左一右,这是最常见的范式;要么首尾相连,构成一圆。 但是眼前座席,却是左三右六;左侧三席,呈一条直线;右侧六席,呈小半圈弧形。 此刻除了右侧“弧形”中最上端的座席空空如也外,其余八席,皆已有人落座。 每一席前,皆有一道尺许高的玉牌,书有文字。 以左侧三席之中央为例,玉牌上书“沈君殊”三字。 其后一行小字,清楚明白: 妙解琴心,利根直进。微著兆显,仙武绝世之资。 观此人面目,一身朴实无华的白袍,长发披肩,面容姣好白皙,肌肤柔和温润。但奇妙的是,如此相貌,却并未给人以一种“女相”之感,任是谁人,心中清楚明白,此人必是男子无疑。 但是他哪里体现出男儿刚健了,却又说不出来。 这位沈君殊,在到此的八位客人之中,虽然年齿较长。但是论录入《潜龙册》的“资历”,却是八人中的最末。乃是三年之前,迈入妙谛境的一瞬,感通“微著兆”,通过考核。 仅仅早于尚未到场的这一位。 好在他妙谛境前的修行,也算是属地宗门中闻名的天才人物,修武修持,从未放松。否则,如此录册稍晚者,总要较那些发现较早的《潜龙册》同道逊色一些。甚至根基有缺,造成遗憾的,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沈师兄似有心事。” 一道曼妙声音响起。 说话的这位,位居沈君殊右手,左侧三横席的上首。 这是个身着鹅黄长裙的女子,长发及腰,颈间悬挂着一只毛绒绒的白色圆圈。乍一看并不能令人生出极为惊艳的感受,但是仔细望去,其人五官面容,身段风韵,竟无一不美,寻不见半点瑕疵。 面前玉牌上书姓名:“林延秋。” 其后注释—— “三玄问情身,双兆共证,仙武绝姿。” 沈君殊长吸一口气,谨守心神。摇头道:“林道友说笑了。” 但是心中却不由暗暗忌惮。 他方才确实泛起一丝涟漪。 一世之中,寿数相差百年以内的《潜龙册》天才,竟有九人之多,委实是十分罕见。 就算有人才极盛之时,数位英才同时涌出,但每一人皆有各自的成长轨迹,往往到了冥心四重境后,才会产生交集。 今日因非常机缘,得以提前相会,按理说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但是沈君殊心思细腻,总觉得面前的座席布置,似乎对坐之六人,要较这一头的三横座,隐然高出一头。 这种感觉,令他十分不舒服。 并非小肚鸡肠;而是道韵之细微。 北向正座。 其中一方高座,边缘处若隐若现九朵莲叶浮现;但是座位之上,空空如也。 这显然是百源真君的座席。 高座两侧,两位气度毅重的中年修士,早已落座。这两人都是冥心境界,但是并非澹台洵、黄竹风那般的四重境修为。 二人待师待客,面上时不时泛出微笑。 …… 没有人知晓,就在这座高台之上,隐匿的云层中,四人分占东南西北,面容凝肃。 四人的装束,十有七八相似。 皆是头戴通天冠,身披黑袍。黑袍之上,似有许多小指宽的铁钩首尾相连,纵横纷纭,构成奇妙图案。奉行六玄于卜算一道者,皆着类似服饰。此并非天霄神域之故例,而是青冥大世界中,皆是如此。 四人面目,北向这位,是个鬓发斑白的中年人,面色隐隐发紫;东西二座,皆似是二三十岁年纪,纵容英发,只是风采各异。 南向这人,虽然须发皆墨,但是面上隐约可见的皱纹,却能显现出他的苍老。 相貌面容并不重要;关键是这浑厚博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