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接班传承 (第1/3页)
麦特布王子要一会儿才能到,章程干脆请司机把车停到路边,跟姜梅梅和陈午寿聊起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回头想想,我真应该感谢上任美国总统,正是他颁发的那枚总统自由奖章,给我,给我姐夫,给吴总,许总和所有董事提了一个醒.他让我们不由地想起王安,不由地去想那家‘办公室革命的引领者’,曾与ibm比肩,曾拥有价值近16亿美元股票的企业帝国,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最终以那么黯淡无奈的方式终结." 共事这么多年,姜梅梅从未见过他像今天这么严肃过,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深思熟虑. 王安公司去年刚申请破产保护,王安的创业史,王安公司走向没落的原因,充斥着去年的大报小报.尤其在硅谷这个以高科技创业而著称的地方,几乎尽人皆知. 陈午寿对此并非一无所知,轻叹道:"报纸评价他的公司,不像现代企业,而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他是父亲,他知道一切,他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独裁式的治理,不主动接受变革,接班人选择失误,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凝重地说道:"华人财富家族经历的衰败,原因各不相同,接班传承很可能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正如你们所知道的,这些年来我和我姐夫一直在努力的去‘家族化’.由于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把人才和制度放在第一位,亲朋好友们也习惯了这种治理方式.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家族成员持股仅限于nb电工,nb电气成套,nb航空和nb电子四个公司,并且以极为主动的方式相继离开了各公司管理岗位,到母公司这一层只剩下我,我姐夫和我大姐." 提起这些,姜梅梅由衷地说道:"丁总,张总,吴总和小莲他们都很通情达理." "可不能光革别人的命.不革自己的命." 章程摁下车窗,看着球场边推着婴儿车散步的几个行人,低声道:"且不是说nb电气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我,我姐夫和我大姐的nb电气.而是包括nb实验室上千名研究人员在内的nb电气.就算是我们三个人.将来同样要面临接班传承的问题. 如果像王安一样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因为我是公司的创始人.我要保持我对公司的完全控制权,使我的子女能有机会证明他们有经营公司的能力’,那结果可想而知." 专家集团控制,聘用优才管理.这是nb电气一直在做的事,基本上符合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并没有进行家庭管理方式. 姜梅梅相信nb电气不会像王安公司一样"昙花一现",拍了拍他胳膊笑道:"章同学,刘董才40来岁,你更年轻,现在考虑这些是不是有点早搞得像立遗嘱一样.至于吗" 章程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等到立遗嘱的那一天在试图去变革,那我敢断定nb电气绝不会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因为文化和我们的股权结构,决定了nb电气没那个基因.既然知道没那个基因.那我们为什么不尽早来个基因疗法,用30年甚至50年的时间,赋予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自我纠错,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 陈午寿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道:"现在整改,你们可以盯着" "是的,以我现在的健康状况,至少可以盯40年吧就算出了什么岔子,还可以及时调整.而40年时间,也足以建立起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一套相对完善的治理体系.这种事宜早不宜晚,否则到时候想改都改不过来." 他没把自己当外人,姜梅梅也不会把他当外人,想了想之后直言不讳地说道:"章程,问题是你刚才所介绍的管理架构,我感觉很混乱." "你是指引入三分之二的非执行董事,监督公司运营,是美国大公司的通行做法,没必要再像德国公司一样设立监事会" "难道不是吗" 章程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乍一看是存在权力重叠,但这完全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单纯的照搬硬套,未来的nb电气董事会将和很多美国大公司董事会一样,由股东选举产生,监督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认真关注和保证股东的长期利益,扮演‘监督者’和‘照看者’的角色. 甚至可以像美国大公司一样成立诸如‘审计’,‘管理发展和薪酬’,‘提名和公司治理’等委员会.搞得再正规一点,可以要求‘审计委员会’以及‘提名和公司治理’必须由公司外董事担任. 但nb电气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也大多是华人的公司.同时我们的股权结构,更不像美国大公司那么分散,以至于分散到没有哪一位股东能够控制公司地步." 姜梅梅又问道:"公司不是在推行‘员工股票扩大计划’吗按照时间表,到今年底将要扩大至高级管理层以下,把持股员工人数增加50." "员工持股是为了增强公司凝聚力,为了让更多员工享受到公司发展的红利,就算把去年与香港二十几个大集团交叉持股的那些算上,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低,甚至不到14." 章程顿了顿,接着说道:"同时这也存在另一个问题,董事会成员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而股东又大多是公司职员.换言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很容易左右董事人选,可以想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董事会,能不能起到监督作用 为了公司的未来,我们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