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大老板来了! (第2/3页)
痛苦中还安慰娜达丽娅:‘你放心,你没有任何过错’。当剧痛难忍时,他就让她走开。不愿让她看着自己受伤痛折磨的样子,嘴里不断地‘我可怜的妻子’,并派人去安慰她。在疼痛间歇时,便把她唤到身边,反复向她解释,她是无辜的,他永远爱她……” 多么感人的一个爱情故事,夏遥不禁仰头问道:“章程,你会为我决斗吗?” “你会像他妻子娜达丽娅那样轻佻吗?” “当然不会。” 章程捏了下她的鼻子,笑问道:“既然不会。那让我跟谁去决斗?” 夏遥扑哧一笑道:“坏死了!” 他俩打情骂趣,弗朗克若无其事地背过身去。用德语与保持警惕的马格达雷娜和扬-约瑟夫聊起安保工作来。 “这里的治安比我们想象中还糟糕。” 马格达雷娜摘下太阳镜,通过镜片看着身后的几个俄罗斯男人,不动声色地:“那个穿夹克的,从滴血大教堂一直跟着我们,别人都穿衬衫,他还穿外套,肯定有问题。” “我也注意到了。” 弗朗克很自然地蹲下身,系了系完全没松的鞋带,飞快地瞄了一眼那几个心怀不轨的俄罗斯人,旋即起身道:“这里不安全,扬,你去开车,在门路对面等我们。” 扬-约瑟夫捧起相机,给装成一对情侣的他们拍了张照,又低头检查了下相机,才大声道:“胶卷没了,你们等着,我去车上拿。” 马格达雷娜妩媚的笑了笑,催促道:“去吧,快点。” 有一个语言环境,学外语特别快,而且他们故意英语,夏遥不明所以,脱口而出道:“约瑟夫先生,胶卷我有!” “我还要拿几瓶水。”扬-约瑟夫回头摆了摆手,往停车场跑去。 他俩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弗朗克甚至做好了挡子弹的准备,紧了紧背包,故作轻松地笑道:“章先生、夏姐,我带你们到那边看看。” 正着,那个穿夹克的男人突然往这边快步走来。 行色匆匆,越来越近,马格达雷娜把太阳镜往胸前一别,蓦地回过头,那个男人一愣,随即冲了上来,伸手就要抢她手上的坤包。 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章程背对着他们,对这一切浑然不知。刚有胶卷的夏遥看得清清楚楚,惊呼道:“马格达雷娜!” 时迟那时快,马格达雷娜右手顺势一挥,装着一快钢板的坤包,随着一声闷响,重重地砸在那人胸口。弗朗克没有帮忙,而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街口另外几个俄罗斯人。 几公斤的钢板,一下子把那男人砸懵了。 马格达雷娜不会给他反应过来的机会,一个侧勾拳,对着腮帮又是狠狠一下。俄罗斯人眼冒金星,发出一声痛苦的尖叫。 第二拳,第三拳,当章程回过头来时,只见马格达雷娜像个散打运动员,踩着灵活的碎步,收回胳膊又是一拳。正准备开口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的右膝已经撞到俄罗斯人胯下,俄罗斯人噗通一声跌倒在地,双手捂着命根子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碰上硬茬了,一个女人都这么厉害,他那几个同伙犹豫不决。 确保老板和老板未婚妻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弗朗克不敢在此久留,拉着夏遥的胳膊一边往马路走去,一边头也不回地:“马格达雷娜,带章先生上车!” 那几个同伙这才缓过神来,可围观的游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两个身穿制服的海军军官,大庭广众之下,有枪都不敢拔。 刚刚发生的一切,扬-约瑟夫看得清清楚楚,如果那几个家伙敢冲上去,或者掏武器,他会猛踩油门制造一起“不幸”的交通事故。 原来是几个图财的毛贼头。他终于松下口气。章程和夏遥刚被两位同伴塞进车。就猛踩油门往德国驻圣彼得堡领事馆方向疾驰而去。 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着车窗外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章程不禁摇头苦笑道:“一声炮响给中国送去马列主义的舰炮就竖在这里,俄罗斯强盗居然在这么‘神圣’的地方里抢中国和东德同志的财物,真是太讽刺了。” “你还有心情笑,”夏遥爬起身,紧张地问:“马格达雷娜,伤着没有?” 马格达雷娜摇头道:“正如章先生所。只是一个强盗,我可以同时对付三个,怎么会受伤?” 夏遥还是不放心:“真没事?” “真没事,连皮都没破。” “这次是侥幸!” 弗朗克可没她这么乐观,一脸严肃地:“那家伙有枪,只是没机会拔而已,况且还有三个同伙。章先生,为确保您和夏姐的安全,我们必须配枪,如果弗朗索瓦先生实在无法解决。那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虽然持枪是非法的,但圣彼得堡仍枪支泛滥。有武器肯定比没武器好,可这里不是德国,未经官方允许,他们三人不得持有枪支。 章程不想惹麻烦,断然拒绝道:“弗朗克,我们要遵守当地的法律,不能给人以口舌。再今天这事只是巧合,以后注意点就是了。” “章先生,您看报纸了没有,这个星期已经发生了几十宗盗窃、抢劫甚至杀人案。官员堕落、警察**、黑帮横行、犯罪猖獗,我们不能不防。” 市苏维埃、市政府、苏共机关、克格勃、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舰队……民主派、保守派、中立派,派中还有派,现在的圣彼得堡是山头林立,再加上使用率居高不下,粮食和各种日用品急缺,很容易滋生犯罪,后世赫赫有名的俄罗斯黑帮就是这么来的。 章程意识到再这么下去不行,毅然道:“枪的事不要再了,弗朗索瓦先生会跟当局交涉。不管当局同不同意,我们从今天开始都减少外出,不去那些是非之地,不招惹完全没必要招惹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