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_第二四四章太子也疯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四章太子也疯狂 (第5/5页)

时间,如果现在去的话,还可以看到裴公子进考场。

    笑笑原本打算带上处雪去查看一番。

    最终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如果关键时候,自己给了裴公子压力,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笑笑开始了自己虔诚的祈祷。

    这一日,裴行俭早早的便起床,开始最后的一遍温习。

    他温习的竟然是笑笑郡主所写的远征大结局的感想,和自己那日挥挥洒洒写下的感想。

    插一句,\咪\咪\阅读\app\\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四季酒楼伙计将酒菜送来。

    “公子,今日是科举之日,伙计祝公子金榜题名。”

    送酒菜的伙计,开心的开口说道。

    “多谢,多谢这一个月的照顾,若是裴某真的金榜题名,不会忘记了你的恩德的。”

    裴行俭不无感动的开口回答道。

    白吃白喝一个月,让伙计风雨无阻的送了一个月的酒菜,裴行俭心里甚是不安。

    也是打心底里感激。

    走出聚客楼,灿烂的阳光挥洒在裴行俭的身上。

    他使劲的握紧拳头,快步往考场走去。

    如今的科举已经进行了大力的改革。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先考诗赋,再考经义,最后靠策论了。

    如今可是简单直接。

    就是一张试卷。

    而且诗赋所占分数极低,经义也可以忽略不计。

    策论倒是成了最有含金量的科目,所占试题的比例逐年增多。

    其中还夹杂着算术,和一些如今学院课程里所授的知识。

    验证身份过后,裴行俭便进入考场。

    外面的钟声响起来。

    预示着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所有的考生都端端正正的坐好。

    这些都是大唐各地最优秀的学子。

    在长安城,在这片考场上一决高下。

    主考官抱着密缝的试卷,走进考场。

    如今考卷都是当天才从礼部拿来的。

    杜绝了一切作弊的可能性。

    最后经过李二陛下提议的试题,被李二陛下审阅后大加赞赏。

    并且叮嘱礼部尚书,一旦有好的答卷,一定要呈上来与他观看。

    新增的题目,含金量极高。

    若是回答的好的话,基本可保证中举无疑了。

    主考官拆开试卷的封印。

    将试卷一张的发下去。

    裴行俭将试卷仔细的铺展开来。

    这小伙子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未做题前,先游览一遍。

    以至于也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大概的得分空间。

    这一看之下,裴行俭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简直是闪闪发光。

    笑笑郡主所写的故事,竟然出现在考题的策论上。

    而且还是占分比极其高的策论考题。

    第一道就是,请简述大唐远征军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道则是,如果让你参加远征军,你会如何处置。

    这让裴行俭欣喜异常,这样的策论就像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

    自己挥挥洒洒写下的感想,正是如果自己身处远征军之中的感想。

    今早还看了一遍,字字句句记忆犹新。

    而简述大唐远征军的意义和影响。

    笑笑郡主在故事的结尾,已经给出了答案。

    自己再稍加润色即可。

    于是裴行俭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下笔直接对准了策论试题,而且提笔就不带停顿的。

    如此一幕自然吸引了主考官的注意。

    他们可是接到通知,密切关注对此次策论考题,答辩非常好的考生。

    因为这是陛下的交代。

    主考官缓步走到了裴行俭的身后。

    好家伙,主考官一看便被吸引进去了。

    果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再看试卷上的姓名,裴行俭三个字,写的那叫一个漂亮啊。

    作为一位常年教书育人,监督考生,审阅试卷的教育工作者。

    对写的一手好字的学子,天生就有好感的。

    虽然并不是所有字迹漂亮的学子,都是极其优秀的学子。

    可是大多数还是非常不错的。

    主考官看过片刻后,便信步离开了。

    裴行俭的名字也被他深深的记了下来。

    考试是一天的时间,为了保证考生们的精力,中午提供免费的午饭,而且还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

    不过是允许离开自己的座位的。

    若是内急的话,可以提前声明,由门外的士兵跟随而去。

    想出去作弊,根本就不用考虑了,一旦发现,就会终生取消考试资格。

    处罚不可谓不严重。

    林然和长乐午宴过后,被李二陛下叫到了甘露殿。

    长孙皇后则和兕子说些贴心话。

    期间更是多次,惹的长孙皇后合不拢嘴。

    “承乾最近越来越不像话,父皇准备另立太子。”

    “你们两个怎么看?”

    李二陛下一开口,就把林然和长乐都惊呆了。

    今日虽然李二陛下在立政殿斥责太子,可是林然没想到问题会这么严重。

    长乐也是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回答。

    “岳父,此事万万不可,如今大唐国力鼎盛,疆域广阔,正是需要大刀阔斧向前迈进的时候。”

    “另立太子,影响国之大局啊,也对整个朝堂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林然略加思索后开口回答道。

    “朕,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可是那

    逆子竟然置母后的身体与不顾,整日里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实在是让朕心寒,也证明他难堪大任啊。”

    李二陛下仍然难解心头气愤。

    “岳父,就在给太子一次改过的机会吧,毕竟他还年轻。”

    “年轻,他的年纪和你一般无二,还叫年轻,若不是你岳母这件事情,朕原本打算传位与他的。”

    “看来朕还是看错了人啊”

    “朕就再给他一次机会,若是再有类似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朕就真的要另立太子了。”

    “朕的江上,如今如此之大,交到一个逆子手里,朕如何能安心下来。”

    太子李承乾和太子妃回宫以后。

    李承乾将桌子上的器具摔得一地,那叫一个气愤啊。

    “父皇,竟然如此不给本宫颜面,在两位皇弟和两位皇妹的面前,如此羞辱与我。”

    “让本宫这个太子的脸面往哪里放?往哪里放”

    李承乾仰头痛饮,一壶酒被他一饮而尽。

    “臣妾觉得父皇肯定另有用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