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从当村长开始_第二一八章李治出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八章李治出宫 (第2/9页)

一阵子。

    直到又发现了新的鸟窝里,有活着的小鸟为止。

    没几日功夫,笑笑的屋顶上便摆满了鸟窝。

    于是,笑笑的屋顶上面热闹了。

    每天都是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各种鸟儿,争相鸣唱。

    欢喜的笑笑和一群孩子们,每日都去给它们捉虫子。

    林然专门制作了一个木梯,平安就担当爬梯手的角色。

    他将他们捉到的虫子,给送到屋顶。

    鸟儿的父母们看到后,很快就会将虫子送进鸟窝里孩子们的嘴中。

    丛林里的树木,上万名的士兵和百姓们,整整砍伐了半年的时间。

    一眼望去,是望不到边的广袤土地。

    新城的真正建设,才算是拉开了序幕。

    首先就是地基的平整。

    道路的通行。

    所有人都在这片土地上热情的忙碌着。

    士兵们从远处的山上,运来了石板。

    被夯实的地面上,开始铺设光滑且有花纹的石板。

    每个人看到这每日不断的变化,脸上都挂满了微笑。

    孩子们在青石板的道路上,奔跑雀跃。

    再也不用担心,弄的满腿和脚的泥巴了。

    船长带着果果的亲笔信,来到了太极宫的外面。

    禁卫军一听说是给晋王殿下送信的,而且还是果果送来的信。

    立即跑步向晋王殿下的行宫跑去。

    他们当然不敢擅自放船长入宫。

    李治此时刚刚洗漱完毕。

    “晋王殿下,外面有位送信的说是果果姑娘写信来了。”

    李治连脸都没有擦干。

    便往宫门外跑去。

    船长看到这奔跑的少年,锦衣玉带,确定必是晋王殿下无疑。

    “草民参见晋王殿下。”

    船长恭敬的施礼说道。

    “老伯,快快免礼,真的是果果让您来送信的。”

    李治激动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果果姑娘说,殿下一看便知。”

    说完将自己珍藏一路的信件,交到了晋王的手中。

    李治颤抖着用手打开信笺。

    熟悉的字迹扑面而来。

    若不是顾忌送信的船长就在身边。

    他真想高兴的大笑一场。

    “老伯,请您随本王入宫,稍等片刻,本王给果果修书一封。”

    “殿下,草民怎敢入宫,殿下写完让人交给草民便可了。”

    雉奴见老伯执意不肯入宫,也就没在勉强。

    自己开心的读着果果的信,开心的回宫去了。

    “雉奴,果果昨晚做梦,雉奴又带着果果送给你的小板凳,去林府门口等果果了”

    “雉奴,果果梦到你哭了,而且还哭得热别伤心”

    “为何要欺骗果果?当面假装男子汉,背地里要偷偷哭泣呢?”

    “雉奴,这里一切都好,果果也非常好。”

    “只是果果总会在不经意间,想起那个跟着果果身后的小男孩”

    “总会想起那个叫雉奴的小男孩,他告诉过果果一定会等果果回来的”

    “雉奴,果果一定会回去的,如果果果真的回不去了,雉奴回来找果果吗?”

    雉奴一路走,一路笑,笑着笑着便哭了起来。

    因为在信笺的最下角,他看到了果果的泪痕,虽然早已经干了,可是他知道那是果果流下的眼泪。

    回到宫里,雉奴挥笔疾书。

    将自己的所有思念和牵挂都写了下来。

    “老伯,一路辛苦老伯了,这些盘缠还请老伯收下。”

    雉奴从衣袖里掏出几片金叶子。

    “晋王殿下,果果姑娘已经给过草民报酬了。”

    船长连连推辞。

    “老伯,果果给的是果果的,这是老伯应得的,本王还想收到第二封信呢。”

    船长见推辞不下,高兴的收下了。

    没想到这来回送信的报酬,比他一年航海的酬劳还要高上许多。

    一直目送船长离开。

    雉奴才欢喜的往立政殿走去。

    “母后,母后果果来信了,她给雉奴来信了。”

    长孙皇后闻言也非常高兴。

    “这万水千山,也阻挡不了你们两个小人儿的情意呢。”

    “果果的信呢?给母后看看。”

    “母后,您不能看果果给儿臣写的信,那是儿臣和果果的秘密。”

    李治涨红了脸颊,早知道就不告诉母后了。

    如果被果果知道了母后看了她的信,一定会生气的。

    “好,母后不看雉奴和果果的小秘密,看你那小脸红的。”

    长孙皇后善解人意的笑着说道。

    让雉奴长舒一口气。

    待稚奴欢喜的离开不久,李二陛下就来到了立政殿里面。

    长孙皇后将果果给稚奴来信的事情一说。

    开心的李二陛下也是哈哈大笑。

    “既然稚奴不给你这母后看,我这当父皇的也肯定是不用想了。”

    “咱们也别打孩子信笺的主意了,只要稚奴开心就好。”

    “青雀这个孩子,真是的,竟然不知道让人捎封信来。”

    话音刚刚落地,随船保护船员的士兵便来到了立政殿外面。

    “陛下,皇后娘娘。开国王派属下送来的奏折。”

    “快,快呈上来。”

    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齐齐站起身来。

    李二陛下激动的打开信笺,逐一往下看去。

    很快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便在立政殿响起。

    “拿笔墨来,朕要给青雀回信。”

    说完将手里的信笺,交到了长孙皇后的手中。

    长孙皇后看后,也是惊喜的无以复加。

    “二郎,青雀和驸马真是不得了啊!”

    “他们竟然要在那里建一座新的长安城。”

    “而且这孩子把咱俩的行宫都规划好了,臣妾还真想去哪里看一看呢!”

    “哈哈,哈哈,是朕的好皇子啊!是朕的种,有胆魄有干劲!”

    李二陛下骄傲的开口回应道。

    很快李二便在宣纸上挥洒完毕。

    “将此信交给青雀。告诉他,父皇和母后都很高兴,都很支持他和驸马所做的一切。”

    “朕会继续给他派士兵和百姓过去的。”

    “朕和皇后也一定会去哪里看看的,一定会去的。”

    士兵带着李二陛下的信笺和口谕离开。

    当第二批的百姓和士兵们靠岸的时候。

    果果牵住笑笑的手,在岸边张望着。

    她当然是等待船长带回来的消息。

    “果果姑娘,殿下让老夫捎信回来了。”

    船长将信笺交到了果果的手中。

    欢喜的果果抱起来笑笑,跟船长道谢一声便雀跃的离开了。

    她要回去自己的房间,静静的观看。

    仔细的看看,稚奴这小子到底给自己写的啥?

    李泰和林然带领士兵和百姓们,一起迎接远道而来的大唐将士和百姓们。

    从此以后,他们又多了许多一起开垦和守护这片土地的人们。

    晚上的篝火通明,烤rou飘香!

    处处都是欢歌笑语声。

    船队带回去的是大唐稀有的物资,带回来的是美酒和工具。

    这些工具是林然转动叮嘱随队的士兵,一定要带回来的。

    如今这里的条件,还暂时无法制造出钢铁工具,只能靠海运过来。

    人们大块的吃rou,大口的喝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