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四章又是一年科举时 (第1/3页)
时光如梭。 转眼间便走进了贞观四年。 今年最为重要的事情。 莫过于李二陛下登基以来的第二次科举。 对于这次科举。 不管是李二陛下。 还是林家村的林然。 就连一心牵挂林然的长乐公主也是翘首以盼。 更不要说林家村学堂里日夜刻苦学习的孩子们了。 十二岁的林然已经成长为一个翩翩美少年。 十岁的长乐公主也出落的越发有了大姑娘的模样。 林然将老师和师公给的以前科举的试卷。 给学生们全部用来学习和笔试。 特别是马周,更是重点照顾的对象。 众所众知的原因。 今年万年县的乡试,成为了满朝关注的焦点。 因为林家村有整整一个学堂的学生将参加乡试。 就连学习成绩不错的士兵们。 林然也为其争取到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比如张正和侯三。 这两位多年以来在林然的身边。 扮演者左膀右臂角色的人物。 林然对他们的未来也有了更大的期许。 乡试的时间依然延续贞观元年的传统。 首场考试还是农历的二月初二。 这个在后世被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 对于林然来说实在是一个吉利的日子。 如今的林家村已经拥有了足够数量的马车。 和当初林然初次参加乡试时的境遇何止是天壤之别。 当初林然是坐着长乐公主的马车去万年备战乡试的。 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提前去万年准备了。 林家村的条件是如今的万年县不能比拟的。 一大早。 林家村的孩子们便开始在村口集合。 孟家村,李家村和赵家村的孩子们也都整装待发。 孩子们眼睛闪烁着无比灿烂的光芒。 没有老师,怎么会有今天的他们。 今天,他们即将踏上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征途。 几乎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们,像马周一样的青年比例不足一成。 所有的大人们都来相送。 三年以前,就算是打死他们。 他们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的场景。 族长林水昌一晚上都没有合上眼睛。 想想这么多的林家子孙就要踏上科举的道路。 这位古稀老人便忍不住的老泪横流。 林家的希望和未来。 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达到了一个从未曾到达过的高度。 “孩子啊,祖爷爷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可是林家的世世代代的后人们,一定会好好感谢你的。” 林家村村口。 族长林水昌握住林然的手,久久没有分开。 “儿子,老子不奢望,你他娘的给老子考个状元郎出来。” “你小子考个秀才出来,老子就叫天天供着你······” 刘老汉走到刘根面前激动的开口说道。 “爹,儿子不用你来供着,这次俺一定考个秀才功名回来。” “像俺老师当初一样,让官差把喜报送回家。” “您就准备好喜钱吧···” 刘根微笑的看着激动的老爹,信心十足的回应道。 “好,老子回家就准备好喜钱,大大的喜钱。” 刘老汉闻言,开心的像个孩子一般。 “乡亲们都回去吧,第一场考试结束我们今天就返回林家村。”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住在万年县了。” “你们在家给我们做好酒菜就可以了。” 林然大声的对着送行的乡亲们喊道。 “一切就拜托村长了。” 乡亲齐声回答。 “都上车吧,时间也差不多了。” 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话,立即转身往马车上走去。 浩浩荡荡的科举大军有史以来第一次。 从林家村的土地上出发。 村民们一直目送马车消失的无影无踪。 才恋恋不舍的返回了村子里。 百骑司的暗探早就按照李二陛下的安排。 一路上暗中保护着林家村的孩子们。 在这个节骨眼上,李二陛下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 林家村的那帮少年。 如今在李二陛下的眼中,无疑都是些宝贝疙瘩。 如今他巴不得这些孩子们全部都考出优异成绩呢。 这样就证明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也证明林然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浩浩荡荡的马车一路像万年县的乡试地点而去。 让林然万万意想不到的是。 万年县令郑之勤竟然亲自来迎接林然一行。 这位在朱超县令升职后,新任的县令一直和林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知道今日林然必定会带领林家村的考生前来参加乡试。 于是和贾三一直在考场前等待着。 “状元郎,我们又见面了。” “郑县令,这么早莫非是在等待什么贵人的到来?” 林然走下马车,微笑着开口说道。 “状元郎,就是本官的贵人啊。” “也是万年县的贵人。” “如果不是状元郎,万年县的前两任县令哪里会有如今的风光。” 郑之勤抱拳微笑着回应道。 “县尊言重了,都是他们自身做的好。” “本公子只能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此时大批的考生开始涌入考场附近。 “状元郎安排好考生进场,还县衙休息片刻。” “待考生们考试结束再走也不迟。” “好,如此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林然说完,对着贾三微微抱拳一笑。 贾三如今也是仅次于县令的县丞,算得上是有品级的朝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