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倭寇来袭 (第2/2页)
晓,那大头目姓中,具体叫什么都不知晓。” 谢至就是没听说过,也知晓倭寇不可能存在这个姓的。 无论姓什么都不是最重要,对王守仁打探出来的这个消息,谢至也没做辩驳。 张懋叹了一口气道:“这个事情搞不清楚便很难把那些倭寇斩草除根的。”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兵丁报道:“都督,有个海盗说是有紧要事情要报。” 几人也不是那种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的。 张懋随之喊道:“把人带进来。” 不管事情是否重要,也总归是要见了人的。 人带进来之后,在屋子中寻摸了一圈,找到了王守仁,道:“王佥事,倭寇大概有船二十余艘朝台州这便来了。” “什么?”最先惊呼的是朱厚照。 王守仁还算淡定,问道:“可否属实?” 那海盗回道:“绝对属实,是小人亲眼所言,之后报了首领,首领命小人即刻把消息传给王佥事,王佥事及早出兵应对吧,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王守仁还未说话,张懋随之道:“来人,遣斥候出去,详细打探清楚倭寇的情况。” 一方面这海盗的话不可全信,另一方面着实也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情况才方便出兵的。 反复斥候出发之后,张懋又直接命令那海盗,道:“着你不随时候命,等待出击。” 那海盗领命出去之后,张懋立即吩咐传令兵个全军整装待发准备登船。 对付海盗这一仗务必得是在海上进行。 斥候的消息还未打探回来,所有兵丁便皆已经登了船。 各卫所送来的兵丁还未考察完毕,如此情况之下便只能让这些兵丁全部登船了。 在此次登船之时,所有能够战斗的兵丁已达到了一万余人,另外还有两千多人负责驾驶宝船。 算起来这次出战人员至少在一万三千人之上。 在所有人员皆以登船之后也并未等候多长时间,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便回来了。 “都督,情况属实,着手有二十余艘宝船正往台州而来。” 张懋瞧了一下夜色,道:“这个天色正好,既是确定倭寇无疑,也无需靠近,先开炮打上几下再说。” 经过谢至的改良之后,大明现在无论是火炮还是火药那都是当下最为顶级的。 火炮的射程在倭寇的几倍之上,差距异常明显,只有大明火炮打倭寇,那倭寇的火炮即便是拼尽全力也很难伤大明分毫的。 在航行了几百海里的时候,夜色朦胧并不能瞧不清楚前面的状况,张懋下令所有宝船停止了航行。 在宝船停下之后,张懋随即命一队兵丁乘小船快速打探清楚倭寇船只的位置,以及距离。 这个时候没什么先进的通讯工具,也就只能用此种繁琐的办法了。 派出的这兵丁,乃是刘阿亮率领的桃渚村的百姓。 这些百姓的水性比水军卫所的要强上太多,由他们去做也较为合适一些。 刘阿亮出发,谢至,张懋,王守仁,朱厚照一行人就站在甲板之上。 今晚连一个星星都不曾有,航向根本无法掌握。 在没有任何雷达辨别方向的情况之下,就犹如瞎子和聋子一样。 在此种情况之下,随时都会迷失方向。 望着茫茫夜色,几人心中说没有担心那是假的。 不知过了多久,派出去的刘大亮终于回来了。 对海中的事情,刘阿亮异常敏感,估算道:“都督,以倭寇的大船的航行来看,现在距我们应在一百二尺之间。” 张懋也不含糊,命道:“所有火炮掉转炮口,于一百二十尺开炮。” 夜色朦胧,十米之外也见不到人影,更别说把命令传到三艘海船之上了。 没办法,也就只能采用鼓点进行传令了。 别误会,这鼓点传令的方法并非是谢至传授的。 这种传递消息的办法在后世谍战剧中很是常见,在这个时候便有人能够掌握,可见古人的智慧是何等的强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