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倭寇犯我台州 (第1/2页)
大明好伴读正文卷第217章倭寇犯我台州自然,那几个商贾既是来询问谢正水泥的事情,那便是有购买的准备。 三千两是不少,但却也在能够接受范围之内。 不过就是几个时辰的时间,几个商贾便又找了谢正。 “谢公子,我们皆愿购买水泥,只是不知这水泥如何卖?” 这个价钱早在之前,谢至便与谢正交换过意见了。 所以,在商贾询问之后,谢正没加考虑,直接脱口回道:“一贯铜钱一袋,至于如何运送回去,你们自己负责,途中若遇水出现变硬,无法再使用的情况,我们概不负责。” 一贯铜钱一袋说来也不贵。 几个商贾互相通了一下气,由一人回道:“好,某几个买了,某对着水泥不甚了解,不知建一处宅子需多少,也不知如何用。” 这个水泥乃新鲜东西,刚开始的时候谢正他都不知晓如何使用,还是谢至一点点告知,他才勉强掌握。 告知这几个商贾如何使用,也只是按照谢至刚开始交给的那些,照搬硬套一一告知的。 一袋水泥多少沙子,都告诉的清清楚楚。 这些商贾也不见得动建房子的事情,他能做的也不过是把谢正告诉的这些一一记在心里罢了。 记清楚了这些事情后,谢正便领着他们直接去了水泥仓库。 吩咐管水泥的人,开始为这些商贾分派。 这些商贾与谢正协商之时也没找到运送回去的人,只能把各自需要的水泥堆放在墙角,交了定金,然后再回去找人。 时间一日日过去,自这些商贾购买之后,也与不少人来过水泥作坊。 标准就是那个标准,也无需谢正亲自见。 他们愿买,那便留下银子,自己找人把东西拉走。 若是不愿买,也没关系,就当他们不曾询问过,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就在这些事情进行稳步进行着之际,天津港口的大宝船也终于被人注意到了。 大明自朱元璋开始便有片瓦不许下海。 刚开始,谢至弄这个大船的时候,很多人只是以为只在内陆行驶。 随着这宝船越发的建造完成,傻子都知晓这能抗住八级飓风的大宝船,若只在内陆行驶根本就必要。 而且这宝船也不止一艘,三艘大宝船往哪里一摆,可谓是蔚然壮观。 本来,徐进在造船之期,打着谢至的名头,又与天津卫的指挥使喝了几顿酒,多多少少的给予了好处。 天津卫指挥使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答应了这个事情。 当这宝船快要完工之际,天津卫指挥使自知这个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简单了,及早与朝廷禀告,将来出事自己也能少担些责。 其实,这指挥使的折子之前,弘治皇帝便已接到了这方面的折子。 毕竟,那些厂卫也不是吃素的。 宝船那么显眼的事情,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送不到弘治皇帝的案头。 朝臣没做刁难,弘治皇帝也没露声色,自当不知晓此事。 现在天津卫指挥使送来了折子,弘治皇帝却是不能不做表示了,直接传了旨把谢至召到了京师。 前几日,朱厚照按谢至教于的那些方法把那些土地皆都租种了出去。 在普通庶民之中风评甚佳。 这个事情办成之后,朝中的一些大臣,对朱厚照称赞之言也是更多。 朱厚照能有如今这样转变,与谢至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 自然,对谢至,弘治皇帝也是满意的。 弘治皇帝对谢至多多少少也都在培养,只有谢至能够成长起来,才能成为朱厚照的一大助力。 谢至乃是朱厚照的伴读,往后便可帮着朱厚照镇住那些老臣,避免君少臣老固有情况的发生。 当然,为避免谢至功高震主,也得寻找谢至软肋才是。 弘治皇帝一边用谢至,一边也在寻找这个机会。 终于,在宁王平叛之时他找到了。 谢至是有才能之人,但却也是儿女情长之人,为了女人,可不要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