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 铁证如山 (第2/2页)
张鹤龄满是委屈,回道:“殿下,这可就冤枉臣了。” 朱厚照一直以来便对张鹤龄兄弟颇为厌恶,对张鹤龄也没什么好脸,道:“冤枉不冤枉的,你自己清楚。” 张鹤龄见与朱厚照说不明白,转头便与弘治皇帝解释起来。 弘治皇帝也不再给张鹤龄面子,就连朱厚照也不愿在搭理,抬手道:“都滚出去。” 张鹤龄本想还说上几句,谢至却是主动拱手道:“陛下,臣暂且告退了。” 在张鹤龄进来之前,弘治皇帝本就让谢至先行离开了。 这个时候弘治皇帝心情不佳,若强留在次处,难免会被殃及。 谢至带着殿中的周家爷孙退出暖阁后,张鹤龄得不到弘治皇帝的搭理便也只得是灰溜溜的离开。 出了暖阁后,朱厚照便在谢至身边与他小声道:“谢五,周家家眷的那些供词倒也着实不能证明他与宁王有牵联,就这么着也不能把他就此定罪。” 关键罪证没有找到,想要给一个外戚侯爵定罪,着实难以平天下人悠悠之口。 本来此事便已是沸沸扬扬了,若是没有铁证,不知被唯恐天下不乱者传成何种样子呢。 谢至回道:“还是当继续找寻证据才是,倒是没想到周寿竟是如此无赖,如此情况了,还想百般抵赖。” 朱厚照却是哼了一声,道:“他恐怕还想着能被身后靠山护佑吧?这次父皇也是铁了心,周太后那里已被限制了出入。” ...... 朱秀荣的薨逝,弘治皇帝宣布了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今日是第三日,弘治皇帝早起之后,便在张皇后身边陪着。 与张皇后一道正吃着早膳之时,萧敬便匆匆来报,道:“陛下,一众大臣在奉天殿前控告云中伯为泄私怨,对庆云侯滥用私刑,还说谢公在关中开渠凿井不够迅速,是在延误旱情。” 弘治皇帝脸色微变,却在张皇后面前并未有所表现,陪着张皇后吃了早膳后才离开坤宁宫。 从坤宁宫出来后,弘治皇帝便厉声怒骂道:“如此这个时候了,竟还有人在弹劾谢家父子,把弹劾之人都记下来,一一去查,他们愿跪就让他们跪着去。” 对待大臣,弘治皇帝一向都是温和的,如此这般着实很少见。 萧敬也没再多言,接了旨意便着手去做了,而弘治皇帝则是去了暖阁。 在暖阁还能瞧见跪在奉天殿之前的群臣。 弘治皇帝驻足在窗前良久,眼神越发的犀利。 这天下乃是朱家的天下,若劝谏是为大明,那也就罢了,若是为了私利胁迫朝廷,那可就对不起了。 从早晨一直到中午,那些大臣跪在奉天殿之前没得到弘治皇帝的任何回应。 弘治皇帝在暖阁中也都看不进折子,在房间中徘徊走上几步,之后又在御座之前坐上一会儿。 现在的弘治皇帝心下是纠结的,他明知道此事不会有错,却也希望这个事情是谢至搞错了。 对周太后弘治皇帝不仅仅只是感激养育之恩,也是有情分在的。 快要传午膳之际,谢至与朱厚照带着两个云中卫兵丁抬着一大筐东西进了宫。 还未走近奉天殿,便瞧见前面跪着的一众大臣。 谢至亦步亦趋的走近,也没正面与那些大臣见面,绕过那些人直接去了暖阁。 进入暖阁,行礼之后,谢至便道:“陛下,臣已核算出了周家的一些账目,经臣核查,周家在京郊以及关中等地有良田八万余亩,铺面五十余家,另有现十万余两,宝钞八十余万,珍宝古玩不计其数。” 这些东西数额虽然巨大,但却是并足以让弘治皇帝情绪波动,抬手道:“与宁王往来可找到证据?” 弘治皇帝多年来对周家的宽容便正是说明了其对周家不一样的情义,因而这份证据,谢至并非第一时间拿出来。 既然弘治皇帝问到,那谢至也就只好开口了,谢至回道:“臣以房契搜寻了庆云侯的几处外宅,在城北一处外宅找到了一间密室,找到了与宁王往来的书信,另外还有一干朝臣与之往来的账目,这些账目清楚记载了双方之间的权钱交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