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一〇章 奇怪的股市 (第1/2页)
实际上,联军制定这个计划,刘青南也是从中出力的。 联军希望尽早回去,但是英法的国内都只要俄国人认输就好了。 英法都不想过于削弱沙俄的实力。 所以,现在仗打到这个份上了,联军都没有深入沙俄的内陆。 只是窝在克里米亚半岛这个战略要地。 现在的谈判中英法要求沙俄不允许在黑海保留舰队。 这个条件让沙俄无法接受。 因为沙俄只有这一个天然的良港可以直接进入地中海。 这里气候温暖,而且黑海的海况较好,比那些北方一到冬季就无法通行的港口要好多了。 可以说,正是在得到克里米亚之后,沙俄的海军才真正的崛起,而且沙俄的主要造船厂也都在这里。 如果要不允许沙俄在黑海拥有舰队,那么这么多的造船厂还要搬迁。 所以谈判才一直拖延下来。华夏不在意沙俄在黑海有没有舰队。 董叔恒只想要尽量削弱沙俄就好了。 因为现在的华夏,百废待兴,董书恒需要时间,华夏需要时间。 那么这场大战中,沙俄受到的损失越大越好。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相安无事地一起养身体。 所以在战斗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刘青南就开始寻找联军中的熟人进行游说。 有的时候还要给人家一些好处。 他的军中自然有人知道怎么去做。 联军这边也希望能够尽早的回去。好多的士兵都开始想家了。 而且在这里,即使有了复兴军的战地医院,疫病也同样不断爆发。 疾病和天气折磨着联军的士兵。加上他们已经出来近两年时间了。 希望早点回去的情绪在整个联军中弥漫。 此时刘青南找人提出的这个提议就很有市场。 虽然这与英法的战略不服。但是联军的司令部还是找到了办法。 那就是不出动英法的主力部队。而是派出几只雇佣军以及像复兴军这样的盟军出去。 这样的话,联军的司令部就不会受到其国内政府的诘难。 联军的主力也不会遭受意外的损失。 而且联军中的那些雇佣军或者盟国军队似乎对此也非常感兴趣。 大家都知道打到敌人的后方意味着什么。 这跟萨瓦斯托波尔这里的要塞攻防战可不同。 进入了沙俄的后方,作战就灵活多了。 可以去避开沙俄的主力,因为他们只要破坏就好了。 而破坏恰恰是最简单的事情。 …… 先不说这里的事情,此时的沪上真的是热闹非凡。 一个金融中心的雏形正在渐渐形成。 各地的大商人闻风汇聚到这里。关键不是他们人过来了。 而是他们的资本跟着一起过来了。 这几天几大商业银行的汇款量激增。大量的资金通过银行在各地的分行转汇到这里。 这个数字,董叔恒是知道的,相当的令人震撼。 以前这些钱作为银子存在这些人家的地窖中,华夏的政府是无从知道的。但是现在,这些钱进入了银行,也就是相当于进入了政府的视野中。 华夏还是有很多有钱人的,董叔恒在心中吐槽。 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地主,家中的地窖中的传家银子可能就有几十坛子。 别看他们平时穿的土里土气,家里的吃食也很简单。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人没钱。 存款似乎是埋在华夏人的骨子里的一种习惯。 股票这种东西,一但涨起来之后就非常容易吸引那些手头有钱的人。 尤其是这些人还没见识过股票的大跌。 当然了,洋人就淡定的多,他们都还在观望华夏的市场。 他们的可都是经历过泡沫的。 董叔恒也不希望华夏新生的证券市场出现泡沫。 他还是留了很多手段的。 “快看,新京机械已经从3.5华元涨到了5华元一股。” “嗨,这算什么阿拉斯加矿业已经翻了五倍了。” ……可以容纳几百人的交易大厅中,此时就跟菜市场一般。每当有工作人员去更换标记股价的牌子,都会引起场下的sao动。 交易所有两种颜色的数字牌。 当股价处于上涨状态时,就会使用绿色的数字派更换,如果是下跌了就使用红色的数字派更换。 这样买家们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到底是上涨还是下降。 董叔恒知道新股上市后的第一波上涨都是比较猛的。因为人们对新生的东西都存在一个上升的预期。 报纸上对于这些企业的资产状况,以及盈利的预期都是有详细的介绍的。 为的就是让买家们能够一个判断的基础。 但是对于企业的预期,大家都是见仁见智。 所以说股价最后并不一定真的反映出企业的情况。 炒股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这句话,就是从未碰过股票的董叔恒都知道。 不过现在沪上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因为大家都还觉得股票是一种投资。 他们都是冲着做股东去的。所以现在股票已经开始上涨,但是并没有人出售。 古人还真是单纯,董叔恒不禁在心中吐槽道。 大家都觉得要不是家中出现了什么意外,或者真的在资金上出现难处了。否则这么好的股票谁会去卖呢? 要是在后世说谁炒股票炒成了股东,那么一定是在骂人,这个时候被说的那人肯定将口水喷到你的脸上。 但是在此时,反过来了。大家都觉得将手中的股票卖掉,那么肯定会被人骂大傻叉,要么就是诅咒自己的家中出现了状况。 不过这样也不行啊。就连小财神胡光墉都没想到出现这样的状况。这证券交易所赚的是流量啊。 要是大家都不流转怎么办啊? 还好当初让各个公司都自持了一些流通股。到时候,涨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放出去。 但是这个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雪岩啊,这个事情只能你自己去想办法了,不然我们的交易所就要成为新股发行所了。这跟商品流通一样,没有流通早晚要死掉。”董叔恒真的没啥办法。 要论对资本市场的了解,他估计都比不上胡光墉呢。 “总统,你看啊,我们现在上市的这些企业大都是国属企业,要么也是有名的大企业。” “就冲这牌子,大家也是信任有加,可能正是这种信任,让大家不愿意卖掉。” “我现在只能想到一两个不成熟的办法,回头我再找人专业人士商量一下。”现在的财政部手下也是有一帮子人才库的,可以随时提供咨询服务。 “这样吧,你先说说你的想法,我帮你参谋一下。” 这种专业的事情,董叔恒一般是不会亲自拍板的,他一直坚持专业的事情由专门的人来做。 “好的总统,我觉得吧大家不愿意卖出股票,首先是现在股票的价格都在上涨,还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手头上的那些流通股使者将这股价给回落一点。” “这交易所中的红牌子到现在还没有动用过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