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十王之战 (第1/2页)
奉先十六年,十月,在冬季来临的时候,大将军何能在蕴谷关大破图琅大军。盖思登兵败只得退兵,蕴谷关的危机解除了。 消息传来,学生们异常兴奋,郑恺弱更是喜极而泣,大家庆祝至深夜。 此战后,何能顾不得停留,又紧急开往北方前线。借助蕴谷关大胜的余威,何能又打了几个胜仗,将局势稳住了。 这样一来,战争又进入到互有胜负阶段。 这情况又持续了三年多。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奉先十九年。 奉先帝采用宰相刘胜的策略,制作了三块免死金牌分别送给东南的吴王,西边的晋王和北方的燕王,保证三位一字王世袭罔替,永不撤番。 并且奉先帝还承诺,要减免三番赋税。 他想拉拢三王共进退。 同时,他还联络西域图琅和附庸国海上扶余共同出兵。 这一次奉先帝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要一举击败秦王为首的诸王,一统大央。 五月中,正是酷暑时分,太阳在天空发威,炙烤着大地。 小松的学业有了新突破,创造性的发明了用水银做载体,在水晶瓶底端包上薄铁片,并在外围刻上数值的温度计,其精度大大的超越了冰瓶。 并且可以测量零度以下了。 当然,这其中有吕仙冰的功劳,在他失去前世记忆之前,曾与小松聊到过温度计。 为了不暴露穿越者的身份,他说的很隐晦,小松一直放在心上,刻苦钻研。 对于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这种事不值得一提,但对处于中世纪的九州来说,无疑是开创了测量温度的新纪元。 李峰激动得数晚睡不着,当即向秦王上奏,请求嘉奖。 宫十三难得的展开笑颜,在请示秦王后,他以学院的名义亲自给小松颁发了一个金牌,并宣布放假三天,以示庆祝。 秦王很开心,下令给予小松官家身份,任命他为李峰副手,六品衔,还要为小松提供一栋单独的小楼,派遣两个丫鬟伺候起居。 李峰组织人力物力,制作了一批温度计。 这玩意一经问世,便受到达官贵人的追捧。 价格相当不便宜。 一根温度计,价值一千两银子,买得起的非富即贵。 秦王小赚了一笔。 作为奖励和补偿,秦王同时任命吕仙冰为王府六品护卫,由王府给他增派一名下人。 片刻之间,吕仙冰与李峰的品级都与何武相同了。当然,这只是品衔,没有实权,与掌握一县的何武不可同日而语,但假以时日,却有无限的上升可能。 吕仙冰与小松谢过王恩。 小松拒绝搬离,更拒绝丫鬟,吕仙冰替小松高兴,但也不想要一个陌生人住进来,二人拒绝了秦王的好意。 秦王恩准了。 然而,欢乐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到了五月底,燕王和吴王改变了之前中立的态度,倒向了奉先帝。 燕王亲率三十万关东铁骑入关,与奉先帝合兵直取韩王。吴王率军二十万,在扶余国大将崖村灭垤十五万水军的配合下,两路夹击东部齐王。 图琅元帅盖思登也再次兴兵,率军三十六万进犯西南蕴谷关。 至此,除西边晋王外,大央各路诸侯都参战了。 这样一来,奉先帝不再孤军奋战,变成以他为首的三王对阵以秦王为首的七王,央国兵戈四起,战争规模再次扩大,史称十王之战。 诸王之中,西南秦王最强,东部齐王次之,东南吴王最富,北方燕王最彪悍,西北赵王封地最大,西边晋王兵最多,中部楚王较为平衡,南部越王最偏远,中原韩王最弱。 奉先帝志在必得,任命燕王为统帅,宰相刘胜为监军,率军七十万,采取围点打援的策略,在八月首先击败最弱的韩王,围住了韩王治所静天府。 韩王危急,赵王、楚王和越王先后驰援,均被关东铁骑所败。 秦王主力三十万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