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过渡 (第1/2页)
鱼rou腥味可去,鱼汤味美的消息不胫而走。 随之而来的,就是河鱼再次受到热烈的欢迎与鱼rou价格的飞速上涨。 这样的消息,就像一阵风,短短不到几日的功夫,就席卷了整个长乐县城。 就连原本普通的上哇村,也因着鱼价重新上涨,靠着捞鱼赚钱的机会,又一次焕发了新的生机。 上哇村村口那片常年用来捕鱼的浅滩,眼下随处可见捞鱼之人。 …… 彼时,天还未亮,赵善林在刘氏的催促声中,早早穿好衣服,从炕头爬了起来。 刘氏已将今日的早饭备好,放进篮筐,用白布裹住。 在赵善林穿好衣服出门时,眼疾手快的将其塞到对方手里。 时间紧,活还忙。 赵善林本来不打算吃饭,但自家媳妇好意,他又不忍辜负。 在刘氏的催促声中,赵善林只好将篮筐放上牛车。 对着刘氏摆摆手,又听早早出门的李氏嘱咐两句。 赵善林赶着装满了各种物件的牛车,急匆匆的出了家门。 坐在前车辕边上,赵善林手拉着缰绳,同时握紧手中的鞭绳。 对着空气啪啪两声,清脆的鞭声荡在空中,传出许远。 “哞哞——” 拉车的黄牛适当的嚎叫两声,拖着身后厚重的牛车行在宽敞的大道上,缓缓的朝着远方驶去。 在不断的赶路中,身后的村子渐渐变得模糊,远处绵延广阔的山林出现在赵善林视线之中。 清脆的鸟鸣时而响起,让空寂的森林变得热闹。 趁着周围无人,赵善林吸了口气,搓搓手,赶紧掀开一旁用白布裹住的篮筐。 拿出白布里面还冒着热气的杂粮饼,就着陶罐里的温热鸡汤,赵善林一口饼一口汤,坐在牛车上悠哉悠哉的吃着早饭。 可谓是自家男人自家疼,刘氏给赵善林准备的早饭异常丰富。 又是鸡汤又是面饼,量大管饱还好吃易消化。 就说这鸡汤里面,刘氏特意放了数块炖的滚烂的rou块。 这还是因着最近大家太累,李氏瞧着心疼,这才让袁氏收拾一只野鸡就来,小火慢炖一整天,熬出滚浓的鸡汤给众人补身子。 野鸡不小,加上李氏也有意控制。 昨晚众人吃完,还有小一半剩下。 李氏做主,直接给每房各分了一碗。 恰好今日轮到了赵善林起早去城里送货,刘氏便将昨晚分的一碗鸡汤,都给赵善林热好装了起来。 赵善林吃着唇齿飘香,同时忍不住咧嘴傻笑,想到自家嘴硬心软的婆娘,心里徒然升起了一股子暖意。 吃饱喝足,将篮筐放好。 赵善林卖力的吆喝着,赶着牛车一路前行。 看着远处熟悉的山峦,赵善林心生感慨,细想一下,也才不过短短的半月时间,他们一家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真是,世事难料! 此时距他们启翔楼初次送鱼之时,才不过半月之久。 他们家与启翔楼定下的河鱼买卖,也因着鱼汤的热卖,从原本的三百斤涨到了眼下的五百斤。 且因着他们每次送过去的河鱼新鲜,个头大份量足,也得了周掌柜的青睐,周掌柜特意允诺,这样独一份的河鱼买卖,要和他们家一直持续到休渔期之前。 也就是说,他们家,起码还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仅靠河鱼这一项买卖,就有源源不断的银钱进项。 对他们这些普通村户来说,这样一笔数目庞大的银钱收入,足矣抵消数年劳作所得。 这让常年劳作,知晓银钱难赚的赵善林如何不感慨。 这算得上赵善林活到现在,赚的最多的一笔钱嘞。 虽然如今的赵善林并不知晓用不了多久,他这最多的一笔钱又会被重新刷新。 但眼下,这笔卖鱼得来的钱,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上哇村村民的未来走向。 不说村里的其它人家,因着这捞鱼卖鱼,可以赶在夏收之前,狠狠的赚上一笔额外的银钱。 就单说他们自家,每日与启翔楼送鱼,固定会有两吊钱的收入进账。 前些日子,他们一家子男丁还为了加赋的消息愁眉苦脸,甚至恍然无助,彷徨不安。 如今却是不一样了。 哪怕加赋再重,他们单靠着这些儿卖鱼的钱,交完之后,都还能有所剩余。 哪怕前几日时,里正和族长都同他们村民说了这次夏收之时,上面会有加赋的消息出现,村里的村民们也没有了之前的担忧。 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儿腥臭的河鱼带给了他们村子更大的利益,让他们村民在面对加赋之时,依然能看到希望。 更何况,眼下他们家,可不仅仅只有河鱼这一个进项。 想到这里,赵善林双手不由攥的更紧了些,略带激动的眼神更是控制不住的往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