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一鸣惊人 (第2/2页)
播消息。 短短一天时间,除了孤悬海外的寒州,其他各州的人都知道了。 书院新增秋试,参试者无需荐书,考察内容与春试相同,二十日后开试。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书院每年只有春季入院考核,现在增加了秋季考核倒也没什么,真正让人们不断议论的是“无需荐书”这一点。书院以往只招收有各地学堂“授业”亲笔书写“荐书”的学生,以佐证其身份清白,品德无缺。而那些数量更多的、依靠自学或者私学这种“野路子”修习的人,则是连参试的资格都没有,一辈子也进不了书院的大门。 无需荐书,也就意味着,只要能通过书院的考核,就能拜入学院先生的门下,修习书院的学问,甚至能得授书院绝学。 虽然书院“至少四境修为,年龄不愈四十”的高门槛已然让很多“野路子”出身的学生望而却步,然而符合这个条件的人依然不在少数! 一时间天下沸腾,大批参试者涌进各州书院所在的郡城。而作为天下学子心中圣地怀天书院所在的千君州怀天郡,更是人满为患,别说是客栈了,连寻常百姓家里都收留了很多花钱“借宿”的学生。 没办法,人实在是太多了。 ………… 乾富此次前往怀天郡,不像之前因为担忧老爷子而拼命赶路,再次捡起了他那半吊子的“野外生存技巧”,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扶摇六境的乾富不惧寒暑,困了就天为被地为床的休息,饿了就抓野味烤了吃,渴了就喝山泉水。一路上是既游山又玩水,那叫一个悠哉游哉,充分的体验了一把“穷游”的乐趣。 只不过地球那儿穷游的靠“身体”,乾富穷游是靠“力行”。 自从乾富有希望解决老爷子身上囚神钉的困境之后,他心里的压力一空,加上没有了爷子的管束,他也终于轻松了许多,被压抑许久的性格开始恢复。 如果是以往,他绝对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游玩这种事情上,因为他其实能够感受到老爷子那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所以他尽量跟上老爷子的节奏,就连性格都不知不觉的在向老爷子靠拢。 直到老爷子说了那句“不违本心”,乾富才意识到,老爷子希望他能不要背负那么多的沉重想法,不要做“小云明”,做自己就好。 乾富知道老爷子用心良苦,不想让他卷进上一辈的恩怨,所以才从不透露自己的过去。 他将右手放在胸口,感受到安魂棺的存在,低声说道:老爷子你放心吧,我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的。 …… 十二天后,乾富到了怀天郡主城丘城门外,直接傻眼了。 排队等着入城的队伍居然长达两里地,还多!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连城内的巡守和部分城防军都跑出来维持秩序。 丘城原来这么繁华的么?之前路过的时候咋没发现呢? 乾富急忙背着一袋子野果跑到队伍末尾排队,他从袋子里摸出两个野果送给前面排队的老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书院要举行秋试,丘城里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参试学生,还有大量来这里做生意的小本商人。 书院秋试消息一出,城守就明白丘城会有不少外城的人过来,他按照以往书院春试的经验做出了布置。但是人多到这个程度,城守是没想到的。见此情形,只得在城门口贴出告示。 怀天书院秋试期间临时进城管制:至九月三十日为止,在此之前非丘城百姓和参试学生禁止入城,望周知! 城内居民好认,出示“丘城城居木符”即可,原本学生也好认,出示荐书就可以了。但是这一届秋试不要荐书了。 这也难不倒丘城的城守大人,他命城防军挑选一个书院出身的偏将守在城门口,但凡有自称参试者的人,偏将就随意考较一句《文藏》中的内容,让对方写在城门口长桌铺放的纸上,写对了就放行,写错了直接驱离。 乾富听了不得不说,城守还真TN的是个人才啊! 好不容易轮到乾富,他已经等得没啥耐心了,也不说话,直接拿起毛笔刷刷刷开始在纸上落笔如飞,写完放下毛笔就往里走。 城防军见乾富穿着一身武斗服,既不罩衫也不戴冠,看着打扮不像是学生,欲要阻拦,没想到偏将直接抬手示意放行,这才让乾富火急火燎的进了城。 偏将游士明拿着一张纸,赞叹道:“好字!好一个‘一鸣惊人’!” 只见纸上书有短诗:州中大鸟,止城之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