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3.修大运河的人越多,杨广也不残暴(求月票!) (第1/2页)
聊天群中,所有人都有种被颠覆三观的感觉,是的,他们被黑隋炀帝的人,给搞懵逼了。 隋炀帝,同时上马了三个大工程,最关键的是修大运河还死了250万人。 可他的人口不但不锐减,反而暴增了20万户,足足100万口人。 他们都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幻海之心: “在封建王朝,判断一个君王是否贤明,是否爱民如子,不是最后都要看人口增长?” “难道爱民如子,就是嘴上说说?” “然后就出现了人口锐减?”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朱元璋的洪武盛世,不都是人口大幅度的增加,怎么到了隋炀帝这里,人口增加了,反而成了,暴君的标志了?” “这双标玩的是666啊!” “还有,用笔记小说当史料,这是认真的吗?” ……………… 朱棣捧着手中的那本三国演义,嘴角抽了抽。 诛你十族: “我觉得,以后的笔记小说,就真的能当历史了!” “谁说三国演义,就不是三国历史呢?” “你敢反对,信不信一群人可以喷死你。” 朱棣默默叹息一声,这三国演义贼啦好看,反正比三国志好看多了,以后这说不定就成了三国的历史。 谁喜欢读正经史书呢,小说它不香吗? 曹cao,你真的完了! ……………… 曹cao瞪大了眼睛。 人妻之友: “用笔记小说当史料,我特么的只能说666!” “也对,三国演义都是三国历史了,我还能说什么?” “我特么的无言以对了。” 想到朱棣给他说的三国演义,曹cao真想吐血,你吹刘备,吹诸葛亮的时候,能不能带点脑子? 我就想问,他还是个人? ............. 李世民脸色非常难看,他倒不在乎史料的真与假,毕竟,他就是史料的提供者与修改者,深知这里面的玄机。 让他最郁闷的是,现在对隋炀帝的风向怎么变了呢? 怎么好多人,都开始同情隋炀帝了? 千古第二: “你说隋炀帝,修大运河没有死那么多人,你有什么证据呢?” “要知道,当初你说,汉武帝人口锐减,是因为隐匿了大量的人口。”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隋炀帝和隋文帝,都清查了大量的隐匿人口。” “隋炀帝的人口大爆发,或许就是,大力度的清查了这些人口,才造成了人口的增加,并不是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并不能说明,修建大运河没死那么多人!” ………………………… 皇帝们顿时一愣,对呀,你也不能排除这个方面! 毕竟,世家门阀为了少交税,经常会隐匿人口和田地,从而造成纳税人口的减少,也使得封建王朝自己统计的人口,大大的少于实际人口。 汉武帝的末期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例子。 反神先锋: “陈通,凡事都要用统一标准衡量。” “你怎么解释这个问题?” “咱们要严谨啊。” ……………… 幻海之心: “对,你刚才的推论,就存在这个漏洞。” “我给你个机会,修补一下漏洞。” ………… 陈通没有任何意外,因为,隋朝的人口暴增,是有一方面这样的因素,这也是人们对隋炀帝功业的一个质疑。 认为他的人口,并不是自然增长,而只是通过了人口清查的手段。 陈通: “那我就不用人口增长的角度分析。换一个角度。” “修大运河,每个月征调200万民夫,听起来隋炀帝残暴的不行。” “但,其实这里就用到了惯性思维,很多人觉得每个月征调200万民夫,用于修建大运河,这就是滥用民力。” “我想说的是,这是典型的文科思维。” “他们的潜台词是这样的:你都用了两百万民夫了,你还不是残暴?还不是滥用民力?” “但是,你学过小学数学后,就知道,事情恰恰相反。” “修建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