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东华门外唱名、天下状元郎! (第1/1页)
翌日清晨。 都城汴梁的最繁华的东华门,这条宽达上百步的大街竟然被堵的严严实实。 街头插满了彩旗,不下十万百姓涌上街头,人潮拥挤,热闹非凡。 无数人翘首以盼,在等待殿试成绩的出炉。 大宋一句谚语叫“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虽然这句话太过偏颇,但也表明了大宋对科举的重视。 对于绝大部分百姓来说,东华门唱名都是他们人生中的最高理想,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会在梦中幻想一下自己也能东华门唱名时的景象。 赵家的亲朋好友都聚集在街旁的酒楼里,包厢里坐着赵母和李清照,李清照小脸很是娇羞,对于赵母查户口,她一一作答。 “清娘,你这屁股适合生儿子呀。” “清娘,我跟你讲啊……” “清娘,你别担心,小诚绝对是状元,正所谓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明儿个我去跟亲家母商议婚期。” “……” …… 集英殿。 辰时三刻,礼部官员奏请皇帝升殿,但听韶乐齐鸣,导驾官前导,赵佶慢慢登上龙椅。 众官员分列于殿内,新进士则在殿外等候。 贡院的考试官,也就是科举全程中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如知举官、检试卷、诸科出义考试官等,在此时也和在殿试时一样,在殿外当值。 皇帝升座,音乐停止,殿中举行赞礼。 立于前列的蔡京沉着脸,心情非常糟糕。 昨夜官家那句话还回荡在耳边:“状元是朝廷脸面,天下瞩目,西夏辽国四夷哪个不关注?长相,必须得有排面!” … 殿外,新科进士统一进士巾服,白色儒衫镶着黑丝边,革带青鞓,饰以黑角,垂挞尾于后,手上拿槐木笏,所有人都站得笔直。 每个人脸上都有些得意和满足。 盖因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士大夫! “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保证了士大夫阶层的绝对利益。 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有朝一日入朝为官,坐拥良宅良田,怀抱娇妻美妾。 而今,终于能实现了! 焉能不乐? 而站在第一列第二个的汪洙,神色却有些凝重,他紧紧盯着前方那道修长飘逸的身影。 大丈夫,谁不想扬名立万? 汪洙默默祈祷,状元郎头衔一定是自己的! 而宣德楼上,齐聚了众多莺莺燕燕,她们身份高贵,不是妃子就是公主,每个人打扮得艳丽,盈盈美眸皆望向同一个人。 “这就是赵明诚么?百年难见的美男子,还是个大才子。” “这气质迷死人。” “可不是嘛,本公主非他不嫁!” “想得美,婉儿meimei想做妾,这人都嫌弃呢,咱们这些公主也高贵不到哪里去。” “做了驸马就不能做官,什么臭规矩嘛。” “小妹慎言!” “……” 除了宣德楼上,隔壁大庆殿外的勋贵驸马,也都把目光转向这些进士。 没办法,按朝廷祖制,作为一个非常正式庄重的国家典礼,唱名赐第仪式,只要在京有职位都得参加。 殿内,两名执事官抬着榜案,首相曾布宣读御制诰书:“建中靖国元年三月十五,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三十二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一百一十五人赐同进士出身。” 宣制毕,大殿里文武百官屏息倾听,接下来就是揭晓名次了。 龙椅上,赵佶看着御制诰书,沉默几息时间,缓缓道: “进士一甲第一名,密州赵明诚。” 赵明诚! 众官员闻言一怔,又觉得理所当然。 只是,怎么又是他! 对于文人来说,他算是荣耀满身了,如今又要加个状元头衔了。 赵挺之身子微微一震,这是巨大喜悦突然降临的悚然。 虽然早有预料,但儿子真的中状元,这是普天下有志于科举的士子梦寐以求的荣耀,作为亲爹,怎能淡泊? 身旁官员皆侧望,就看见赵挺之眼眶通红,老眼泛泪。 众人皆在想,做爹的是宰相,做儿子的已经是状元郎了,往后赵家要在京师横着走了…… “进士一甲第一名,密州赵明诚!” 传胪官大声唱了一遍。 声音如天雷滚滚,传到殿外。 “进士一甲第一名,密州赵明诚!” 嘶! 广场一片哗然,“唰唰唰”一道道目光聚集在最前方。 这个名震天下的男人,就是本次恩科试的状元郎。 情理之中。 却有让人有些无法接受。 为什么!!! 苍天要如此眷顾他! 赵明诚一怔,微微颤抖的手臂也能看出,他内心并不像表面那么冷静。 科举状元郎啊! 其含金量换成前世,就是高考状元加公务员考试第一。 是我? 是我? 就是我!!! 赵明诚手持木笏朝大殿遥遥作揖,旋即出列,缓缓走上大殿。 …… 东华门,京师最繁华的地方。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蹬!蹬!蹬! 突兀,御道大街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原本吵闹喧哗的东华门慢慢安静下来,片刻后,竟然万籁俱寂。 几近落针可闻。 殿试结果出来了,第一个宣布的一定是状元郎。 究竟是谁? 酒楼里,赵母提着心有些紧张,攥住身旁李清照的柔荑。 李清照更甚,额头都有香汗沾着发丝。 无数人在看着那几个报讯官员。 骏马上,几个官员也敲了一声锣鼓,洪声道: “进士一甲第一名,密州赵明诚!” “进士一甲第一名,密州赵明诚!” “进士一甲第一名,密州赵明诚!” 安静。 数万人安静无比。 刹那间,气氛接近沸腾,大街响起无数百姓的欢呼声。 紧接着,便是一声接一声的锣鼓,还有那漫天的鞭炮硝烟。 “恭喜老夫人,恭喜少夫人。” 吴用欣喜若狂,他大叫完,让人到酒楼外燃放爆竹,还结起了彩绸,仿佛是他中了状元一般。 “清娘,真是诚儿?” 赵母仿佛有些难以置信,拉着李清照激动地询问道。 “是赵郎呢。”李清照白皙、秀丽的俏脸上浮起明艳的红霞。 她脸上的笑意如芙蓉般绽放。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