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话:风向 (第1/2页)
正月就在走亲访友挨家拜年中热热闹闹的过去了。 进入二月中,梁州府发生了全民皆知的一件大事。 那就是在梁州连任两任的董知府要升迁了! 董知府在梁州府当了六年的知府,为官清廉正直,州府内一片清平。 突然的,这么个好官就要走了,众百姓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但董知府是升迁,听说要到京城去做官了,大家还是挺替他高兴的。 到了这一天,梁州府城里那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的,大家都到城门去欢送董知府呢。 董知府和董夫人坐在马车里,看着梁州百姓如此热情,这满心里的澎湃也是难以言喻。 “当年我考中进士之时,我祖父就同我说过一句话,当官难,当一个好官,更难。” “那时我的感受还不深,抱着满腔热血想着要一心为命一定要当一个好官。” 董知府禁不住感叹连连。 快二十年了,他一步步走到今天,其中滋味,真的是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当一个好官,不容易啊! 不过他不后悔,他还要继续做一个一心为民为国的好官。 董知府微微笑了笑,远远眺望了府衙的方向,同百姓们挥手作别。 马车缓缓驶出了城门,待了六年的梁州府,今后或许再也没机会来了。 百姓们送走了梁州府的清官知府,随即就对新的知府好奇不已。 毕竟,作为梁州府人,梁州府就是他们的根,这根上的父母官如何,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在无法不好奇啊。 人群里,有人卖着关子一脸神秘道:“听说新任知府早就到了府衙了呢!” “真的你见过了新知府怎么样是个好官不” “快说说!新知府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啊?是哪里人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围住了这人。 这人被团团围住,也不慌不忙,“没见过,你们问的我也都不知道,不过我有小道消息,听说新任知府姓贺!” “姓贺姓贺怎么了这算什么小道消息” “这天下姓贺的多了去了。” 姓贺难道就一定是一个好官了 众人撇嘴不已,摆摆手就要散去。 那人见状,赶紧道:“这朝中姓贺的官可不多啊!除了两朝帝师的贺家,上哪儿还找得出几个姓贺的” 众人一听,纷纷议论了起来。 “是京里这个贺家的若真是,那不就是孤山村贺家大爷的爹或者叔叔” “真是这样,那就是个好官!” 其他人齐齐睃他,“这话怎么说” 那人昂着下巴,得意道:“前年淮安县隆大善人筹集的慈善聚会,许东家可是拿出来整整两万两!年底建成的慈幼局和养老院救济粮多少无家可归无人赡养的人 而去年的慈善聚会,贺家大爷也拿出来一万两,府城边上刚建好的慈幼局和养老院刚刚接济进去一大帮人呢!” “总之,他们两夫妻都做好事,那贺家的官还能对着干的压榨百姓” 众人起了架势来听,一听竟是这么个因由,齐齐嘁了一声,各自散了去。 那人见没人附和,不由得撇撇嘴,“我说得就是真的嘛!许东家和贺大爷都是好人!” 人潮散去,街上恢复秩序,仿佛刚才的聚集并不存在。 而府衙里,背后的杏林巷的宅子,董府的门匾取下来,挂上了贺府二字。 府里正厅,昨晚刚刚赶到的贺修远正一手抱着孙子一手抱着孙女,一张脸隐有激动但因为不善情绪外露而略微显得有些……嗯,狰狞。 初次见面,满下巴胡子的陌生爷爷成功的把圆圆吓得哭了起来,毕氏见状赶紧把孙子接了过来。 而团团小朋友却不怕,不但不怕,还挥着小手抓住了贺修远的院子,好奇的扯来扯去。 小孩子的力道能有多重 贺修远见孙女不怕他,高兴让他抱,正乖乖的任孙女扯呢。 但团团似乎对这长长的胡子很感兴趣,就像娘亲的头发一样,小丫头最近正致力于玩她娘的头发但一直没能得逞玩个尽心。 冷不丁有人愿意让她抓了,这丫头笑得咯吱咯吱的,扯得十分来劲。 于是乎,贺修远差点没痛得将怀里的团子丢出去,“蓁蓁啊,祖父的胡子不能抓好不好” 百天之后,贺璋给两个小家伙取了大名,jiejie团团叫云蓁蓁,弟弟圆圆则叫贺秉文。 大家叫惯了,孩子又还小,所以常叫团团圆圆的多。 团团对蓁蓁这个名字不感冒,根本就不觉得是在叫她,因此手上的动作更加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