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专访2 (第2/2页)
不低,再加上制度的限制,演员那是改一个字都不行。 别说演员,就算是导演也不行,没有经过编剧同意,不可能更改剧本。 这样的做法无疑又过于死板,毕竟编剧只是前期筹备工作,又不是全程拍摄跟踪。 很多时候,他们对现场的情况不了解,或者说了解不及时,这就会造成麻烦。 毕竟编剧也是人,是人就会产生错误,甚至有时候不是错误,而是更好的表达。 毕竟演员也是人,也会有灵光乍现的时候,如果有更恰当的表达方式呢? 好的,废话太多,继续说访问的是,罗永毅在笔记本上刷刷刷的记录,然后又问道。 “那周导觉得,国内电影和好莱坞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电影工业化的程度,还是整个电影体系的建设,这么说或许大家不理解,最简单的,一部科幻大片的拍摄。 想来大家都看过?” 罗永毅立马道:“当然,不只是我,还有我儿子都去看过,非常棒!” 周明点头说道:“没错,非常棒,这便是米国大片,你觉得国内做得到吗?” 罗永毅哪里不明白周明的意思,有些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很难,可能几年之内都没法做到。” 周明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继续说道:“可是,就算如此,好莱坞在制作的同时,还有数部特效大片在制作,这便是好莱坞工业化的能力。” 从系列,到系列,再到,这些都没有受到的影响。 这不仅是特效上的差距,而是从电影筹备,到拍摄,再到服化道各个方面的差距。 “周导,我们都知道,1999年的时候,中美签署WTO协议,其中便有关于电影的内容。 我国当时对于电影开放的承诺其中有一条为允许每年引进20部外国影片作为分账片放映。 这一协定对于当时的中国电影具有重大意义,众所周知,相较好莱坞极具规模的电影工业来说,华语电影起步较晚,过渡性保护措施确实有利于当时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 然而,“过渡性”是有时间限制的,2012年,也就是两年后,好莱坞电影必然大举进入国内。 对于这一点,你是怎么看的?” 怎么看的?周明当然是用眼睛看,后面十多年的事,他有什么不清楚的? “影响自然是巨大的,大家都知道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程度非常高,观赏性非常强。 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电影引进扩大规模,提升票房分成,自然会引起不小的动荡。 当然,这是不利的方面,有利的方面是,国内观众有福了,能看到更多精彩的电影。 而且,这对国内电影市场的扩大,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敦促国内电影人创作出更加精彩的电影。” 相较而言,国内的电影市场并不成熟,电影类型少,数量少,观影人数少,观影人没有固定的观影习惯…… 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加入,虽然打击了国内电影行业,却也扩大了观影群众的范围。 说到底,还是国内影视行业的水平不够,若是能够创作出足够优秀的电影,又何必惧怕好莱坞?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故步自封更加不可取。 政策封锁自然能够保护华国电影慢慢发展,可狼来了,同样能够刺激创作者的激情。 说到底,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适者生存,不适应这样的激烈环境,只能黯然退场。 所以说,周明并不反对开放好莱坞电影进入华国,说实话,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当然,开放也是逐步的,一步到位估计会被整个电影行业击溃。 “那周导觉得国内电影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周明道:“发展方向?自然是建立健全电影工业,把电影当作产品,朝着工业化的方向前进。 当然,这是长期的目标,短期内,国内电影的发展方向有两个。” “哦?哪两个?”罗永毅顿时来了兴趣。 “喜剧片和主旋律!” “喜剧片和主旋律?周导可以细说吗?” 周明自然不会拒绝,若是能够推动国内电影行业一把,他也不会拒绝。 “其实无论是喜剧片,还是主旋律,其中都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点,那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 不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华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 这方面做的最好的,自然是阿三,在天竺,宝莱坞可是能把好莱坞按在地上摩擦。 就像我们华国人,我们算是比较能够接受外来文化的,可要欣赏一部米国喜剧,说实话,还是有些艰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