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61章 杨书记剧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杨书记剧透 (第1/2页)

    “小奕,这次去任城跟张书记见面,我就给孔师大捐了一个图书馆,然后就是支持市里开一个电子产品交易会。其他的倒也没多说,不过任城今年长势喜人。”江守义在老家获得了极高的礼遇,回来后有些担心自己答应地太多了。

    江奕这几天忙着和留学生朋友们带来的家长们认识认识,没有跟江守义一起去。

    “电子产品交易会?”

    “那次倪总工不是说起来嘛,我就随口说了一句,没想到他们这么热络。”

    江奕有些哭笑不得。江守义就是中了张书记的道,就像年节期间舞狮一样,德高望重者可以点睛,可是人家给你这么多尊重,你不出谋划策肯定不好。

    “兰陵也有不少电子产品,以后可以都放到任城一起,再看看杨书记愿不愿意。”

    “杨书记那里好说。”江守义对于杨书记的态度有一百个放心,他现在只是担心自己儿子烦自己胡乱许诺。

    杨书记果然爽快,江守义两句话一说就答应了。

    对于杨书记来说,今天绝对是一个大日子。其实,这是江奕家的大日子,可是由于选择在了兰陵,所以也间接成了兰陵的一个重要时刻。

    “姑父,我看江奕的事情挺多的,你就别打扰他了。”赵晓晴也被杨书记叫过来,一起见证一下这个重要时刻。

    另外,他还在想着一件事,虽然他还不知道到底怎么说。到时候再看看吧,他安慰自己。

    或许是由于紧张,或许是今天太过重要,杨书记中规中矩地念了稿子。感谢江守义对于兰陵的支持,今后实施了现代激励制度,相信定能为兰陵的明天作出更大的贡献。

    江守义倒是结棍,在场的人都是他家的职业经理人,他就是最大的老板。要不是江奕知道他的老底,恐怕张牙舞爪的程度会更甚一些。

    “今天成立一个委员会,一个新部门。成立的绩效考评委员会,就是每一年对集团层面的高管定等的,以后奖金多少就看自己啦;战略发展部也是集团层面的,以后看哪个企业不错,也可以给他们钱,快点长大。”

    江奕终归无法管理这么庞大的体系,所以成立了集团绩效考评委员会,对集团层面管理人员进行年终考核评等;由宋家贤主持建立的集团战略发展部,则是要加大实施并购,并支持兰陵当地的股权投资。

    赵晓晴听着江守义的拗口表达,知道这又是江奕的手笔。集团战略发展部还好理解,因为韩成斌已经牵头投资了不少企业,估计这是给他减轻压力的;绩效考评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就是江奕,并具有“一票否决权”,这些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江采冒了出来,成为第一个考评委员,其他委员则将陆续聘任。

    难道江奕又要出去远游?这是赵晓晴的第一反应,以前江奕究喜欢到处乱窜。可是江采不是在香江吗?

    难道江采要回国?也不像,毕竟他一直在香江,很难顾得了这么一大摊子。

    江守义意气风发地走了下来,引发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实打实的好处,而且简单听下来,好像收益的人又多了不少。

    韩成斌详细阐述了激励政策,诺大的会议室里似乎一下子就静止了:

    “十级以上可以获得分红权,每人每年根据个人表现、企业收益等情况,获得分红。

    “针对十五级以上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则采取境外股权激励政策,根据所管理的企业每年的盈利情况,给予奖励份额。如果管理的企业尚未上市,则变通为收购兄弟公司股票,目前是收购新大陆的股权,并委托信托基金管理。待所在企业上市后,将同步变更。

    “普通员工离职时,一次性回购;高级人员可是长期的,可以继承。每人的奖励额度现在已经初步计算好了,今年六月份就会发放第一次奖励。”

    江守义的讲话放大了激励政策的受益者,韩成斌的阐述更给了直接的好处:现在每个人都已经有了一定额度的奖励,而不是要到明年才能看得到。

    如果不是自持身份,在座的就要大叫“江老板威武”了。

    “下面请段勇平副总经理代表集团管理人员发言。段总这次的奖励是新大陆的股权,他去年可以获得12万元人民币的等额股票。六月份就能到账,委托香江的信托公司管理。”

    段勇平到兰陵也比较早,这次代表集团高管发言,心里也是感慨万分。一次性给予12万元股票,如果按照现在的银行存款,每年也有上万元收入。如果多年累积下来,虽然不是每年都有增加,可是数额一定不会少。

    果然,大家其实并没有听清段勇平的表态,而是暗自在惊叹江老板的慷慨。

    这些内容已经讨论了多次,大家并不陌生了。只是对于首次能拿到多少却吃不准。而且,这一次的量级将会影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段勇平获得的奖励额度对集团层面的高管都可以直接参照,现在每个在座的一个个心里都在惊涛骇浪。

    第二个表态发言的是江晓霞,她代表家电商城,也是唯一一个江姓的人。不过她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长,非常好地表达了“血缘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这样的姿态。

    “可惜呀,普通员工的分红权到离职的时候就要回购,不能继承。”李启山有些遗憾地说,他很快就要退休,积累股权的时间不多,可是又不好明说自己的想法,只好拿其他人说事。

    “对于老百姓来说,今后移民、子女留学的能有几个?你就别瞎cao心了。管好自己这一辈就不错了,我家的孩子有多大能力就吃多大碗饭。”吴江元对李启山这种“传承”的观念并不赞成,自己这一代人不就是白手起家嘛,现在还不是什么都有了?

    第三个人上场引发了最多的讨论。赵举利,很多人都认识。不光是大家好奇,江奕也在纳闷。

    估计是江凤华想让江守义见见自己男朋友,可是却一直没找到时间,所以才通过韩成斌“曲径通幽”。要不然马上结婚了,岳父却没见过女婿,被人传来传去还不知道成了什么故事。

    看到这里,杨书记灵机一动,侧身对江守义说:“听说这个叫赵举利的小伙子马上要成你家的女婿了,可真是···朴实又善良的小伙子。”

    从赵举利不太合身的西装、磕磕巴巴的表达来看,用“一表人才”来形容是有点困难,杨书记也是一时没想起别的成语。

    “看来还是认识地太早了,莫斯科那边的年轻人二十好几没结婚的多的是,听江采说香江那边都要三十才结婚呢。”江守义明显地对赵举利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以前他只是听刘连秀简单介绍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