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59章 这是笔记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这是笔记本 (第2/2页)

人撂在一边了。

    他轻轻打开了公文包——现在应该叫电脑包了——像是探险一样注视着这个“划时代”的产品。他完全没想到这款笔记本电脑竟然出现得这么早,THINKPAD700C,看名字就知道是自己使用过的THINKPAD系列的早期产品。

    “江奕,你可不能怪我拆开了,要是新的没拆封的,过海关的时候还要交税的。重好几斤呢···”纪兵看到江奕怪异的眼神,还以为他在疑惑为啥没有给自己一台全新的电脑。

    “你要是闭上嘴巴,我就不怪你了。”江奕给了他一句话,又回到了自己的思绪中。

    全黑色的外观这么早就开始使用了,江奕迅速打开了电源,看到电脑已经预装了MicrosoftWindows3,屏幕的尺寸估计在10英寸左右;

    掂量了一下重量,发现这台笔记本电脑还是太重了,差不多七八斤,女人要是提着还真是不小的工作量,尤其是对华国柔弱的女生;

    又摸了摸那个标志性的红点,果然是在G和H键之间,估计已经在行使cao作杆职能了。

    “这种电脑已经上过太空了,你说牛不牛?”纪兵不敢打扰江奕,只好跟江文社分享着自己的激动:“得亏我费心费力地抗过来,要不然江奕的运气可就没那么好了!”

    “看你这眼神就知道不是你真心想带来的,快说,那个比你更懂江奕的人是谁?”赵晓晴正在写间谍小说的兴头上,早就捕捉到了纪兵想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

    “呵呵呵,就是跟我们一起在美利坚的一个大学生,叫韩晓琪。其实,她只是觉得江奕喜欢这些奇巧yin技啦。”

    “我估计是怕江奕太动心了,又想自己搞出一套来,费心费力不说,还赚不到钱。”江文社看到赵晓晴的神情,估计她有点儿不乐意了,想了想才说:“咱们还是别打搅江奕了,他肯定在想着怎么自己生产这些产品,然后从哪里找钱,工厂又放在哪儿。”

    “我看这个家伙就是那种···赶到机场后看到好看的马桶会耽误上飞机的人···”说到这里,再加上江奕那种目中无人的神情,赵晓晴的确有些恼火:“他不只要想好怎么生产,还要哄着当地企业提高技术,再威逼利诱几个城市按照他的想法来。这个家伙还真是···”

    “就是吃饱了撑的。”纪兵趁机再过过嘴瘾,三个人很快找到了共同点,又都知道江奕的套路,也就没去打搅他。

    遗憾的是,沉浸在THINKPAD中的江奕并没有什么反应。

    赵晓晴心里起了阵阵涟漪。以前自己或许就是因为他的专注、他的视野,才会深深地被吸引,可是现在却有些怅然若失。

    “忙来忙去地,好像这个世界就他一个忙人一样。还是边疆省好玩,你们以后有空多去玩哈。”江文社不再去看“偏居一隅”的江奕。

    “还是太偏了,你的马术是不是又提高了?”

    “那是当然。”

    赵晓晴想起上次去伊离那次,一个飘逸的身影,忽然很是羡慕江文社:“唉,我就没机会了。”

    “说得好像你们都已经七老八十了一样。”

    “行啊,等我有空了,说不定随便找个周末就杀过去了。”纪兵从来没去过草原,被江文社说得心里痒痒地。

    “随时都可以去?”赵晓晴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次忽然有了一些想法:“好啊,要是我妈还是那么讨厌,我姑姑还是天天唠叨的话,我就躲得远远地。到时候你可不能不认识姓赵的哦!”

    “这有什么,反正你又不是什么难养的女生。也就是多一把刀、多加一瓢水。”

    “你以为我是农村养孩子呢,多加一瓢水就能多养一个小孩?”赵晓晴一听就恼了,想踢他一脚却又顾及公共场所,终于克制住了。

    服务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站在旁边两三次,最终还是忍不住走近,用有些拗口的汉语问江奕:“你们这个笔记本电脑···是最新款式的吗?”

    “应该是的,你也有THINKPAD吗?”

    “这倒没用过,不过和我们国家···和前苏联的笔记本电脑有点像,我以前倒是用过。”

    “苏联也生产过笔记本电脑?”对方的话让江奕大吃一惊。

    他的印象里苏联的半导体产业一直不够强,现在怎么就会有笔记本电脑这种新产品?

    对方没有回答江奕的问题,却再次看了看他,终于确认了:“真的是你,你是江老板?”

    江奕也再次看了看他,对方的神态逐渐清晰,差不多找到那个影子了:“你是不是那个···跟布林诺夫斯基一起的···”

    “对,我是阿卡廖夫,布林是我···我都是叫他哥哥。”阿卡廖夫看到江奕认出了自己,心里也很开心:“没想到在这里认识你,还能看到这么好的笔记本电脑。”

    江奕上次见到阿卡廖夫的时候,后者还是说俄语,现在学了几年汉语、总算是可以交流了,虽然有些词汇用得还不太精确。

    原来,自从布林诺夫斯基去了远东以后,阿卡廖夫就接替了他在洗衣机厂的职位。在布林诺夫斯基的带动下,他开始投资小家电,他爱人就投资参股了咖啡馆。

    “拉达以前是做党刊的编辑,现在没有刊物愿意接收她,就经营咖啡馆,有时候还写写小说,都是关于罗沙国怎么复兴的。希望以后能够卖到罗沙、拍成电视剧。周末有空的时候,我就到这里来给她帮忙。”说到这里,阿卡廖夫又看了一眼笔记本电脑:“我以前就是用Electronika笔记本电脑编程的,不过那是存储在磁盘里的。”

    “你是说Electronika也有笔记本?”

    “对,Electronika可是一个不小的厂呢,西方应该是叫集团公司。”

    阿卡廖夫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Electronika笔记本的外观,还拿着笔画了起来。

    江奕看了看,感觉像是收银机器,可是他这是也忽然想起来:三年多以前江守义打包过来的那些消费品里面,不就有这个笔记本电脑吗?

    那时的他并没有往心里去,单纯地以为苏联的半导体产业较弱、以为这是个计算器。

    成见害死人!

    再看看阿卡廖夫,江奕就想起了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