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19章 香江很重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香江很重要 (第2/3页)

报到的时候开玩笑说出的一句话,没想到被他们系“迎新”的学长拿来说事了。估计是想接近韩菲凡的那个家伙在给自己找借口吧,只是你是不是忘了韩菲凡对江奕的想法了?真是活宝一般的存在,活该你追不上韩菲凡。

    “学校里的那些教材,老师们自己都没有什么cao作经验···不看也罢,看一些国外的参考书还行。”

    韩菲凡顺着书架瞄了瞄,果然像江晓薇说的一样,里面的书琳琅满目,英文书籍也不少。可就是没有看到一本教材,连高中的书也消失不见了。

    这跟她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禁引起了她的好奇,她随手拿起一本书:“江奕,你看这些书,是老师指定的考试参考资料吗?”

    江奕看了看韩菲凡拿起的那本《拉丁美洲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摇了摇头说:“拉美是美利坚的后院,也是美元的稳固后方。什么时候人民币能够在拉美大行其道,什么时候华国才算赶上美利坚了。”

    “不对呀,欧洲才是美元的大后方吧?拉美一年才能用多少美元结算?我们老师都这么说的,好像是叫‘欧洲美元’吧?”

    “欧洲有自己的货币——欧元,而且欧洲的金融机构都很专业,哪个货币有升值空间、又能确保安全,他们就用哪种货币,这样的地方应该是大国货币争取的战场,而不是一种货币的稳固后方。”江奕说起这些还有些头疼,一个女生最讨厌的就是历史和政治,而且韩菲凡还是大一新生、没有多少金融学功底。

    我干嘛要费劲去帮她普及这些基础知识?

    “那东南亚呢?”韩菲凡又捡起了一本下排书架的书,那本书是英文版的《印尼——散落的珍珠》,国内还没有出版。整排也都是关于东南亚和南亚的书籍。

    “东南亚又叫‘印度支那’,历史上是印地亚和华国势力影响的范围,所以西方就给这里起了一个怪名字。近十几年来扶桑国的影响力大增,所以使用日元比较普遍。估计以后会是华国货币的一个先锋地域。”华国的人民币走出国门率先在边贸开始,原本是前苏联地区用得比较多,可惜后来在南高丽、扶桑等地的商品、影视剧输出等攻势下被超越了。

    东南亚则在金融危机后逐渐与华国走近,成为人民币使用比较频繁的区域。

    “我猜一猜这里——好像都是非洲的书,非洲是不是人民币的第二个阵地?”韩菲凡看到了另一个书架上的书籍,基本上都是非洲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经济社会情况。

    “很难,非洲是欧洲国家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的传统掠夺基地,很多当政者都对原来的宗主国比较亲近。那里更多地会使用欧元和美元。除非华国的零售渠道能够铺设近非洲,再以滴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入该国。”

    “还不如就用原始的易货贸易呢,发明这么多货币干什么?”

    一个学国际金融的大学生提出这一的思考,也真是能气死祖师爷了。

    “易货贸易虽然没有美元资金流动,可是背后依然会有清算、资金结算安排,只是这种清算结算是货物销售抵消后的结果。这才是真正的国际金融。”

    “你没有骗我吧?我们老师说的可跟你说的大不同,全都是高大上的央行、银行家和犹太人,那多好玩?”韩菲凡听着江奕讲的这些,就像是天书一样。

    江奕以前的学习内容也差不多。这就像华国的传统历史充满了帝王将相,可是真正创造历史的还是人民群众,这是他们并未进入传统史书中。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当前最需要的是换取外汇。要不然相当学生都没有束脩,孔子也不会收你这样的徒弟;可是华国这么大的体量,老师就是想收也得小心点儿,这样的学生一旦学会了就会冲击当前的领头羊。所以必须有民间企业和组织等,去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既可以获得实惠,又不至于引起西方老师的警觉。”

    果然,韩菲凡很快就听累了。她还处于“单向吸收”阶段,按照学校给出的时间表学习即可,江奕说的这些内容远超过她的想象。

    “江奕,你又不是央行行长,cao心这么多干嘛?”

    “韩菲凡,你应该先去看看《欧洲经济史》,要不然汇票、本票和支票在华国为什么走形了,都理解不了,你在学校里学的金融学知识也会变成空中楼阁。”

    西方的信用文化才能支撑支票的使用。西方国家的企业一旦透支就是严重的信用风险事件,可是华国不一样,都会给予‘善意理解’,不会觉得有多大的事情。这本来是考虑到国内信用文化不太流行给出的一种宽容,可是有不少人就打起了支票的主意,故意在上面写错一个字,让拿了支票的人不断地跑银行,达到推迟付款的目的。

    “哼!又不是人人都要当行长的,我去当一个柜员也行。”韩菲凡看着江奕那一排排英文书,一堆堆枯燥的典籍就害怕。

    以前还觉得课本难啃,没想到要深入学下去还有这么多东西要了解。

    “唐唐韩经理的女儿竟然要一辈子坐在银行柜台那里数钞票,让你爸妈以后拿唾沫淹死你。”

    “我又不要出国的,干嘛学这么多外语?看看汉语书就够了,钱多了又花不完。”

    “英美法系国家是近现代金融创新的发源地。这些国家都是小政府、大民间,亚洲金融业最发达的两个经济体,香江和星岛也是英美法系。”江奕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韩菲凡有个爸爸在cao盘金融条线,又有韩剑波在香江,这是多好的金融亲友团?

    说到这里,江奕忽然想起了韩剑波。

    江采那个大嘴巴靠不住,还真的需要一个更加可靠的中间人去强化与韩家的合作。韩菲凡除了太粘人,其他都还好。以后要是宁岩负责香江这一块,估计这个就不再成为麻烦了。

    同时,1997年宁岩和韩菲凡正好毕业,一切都来得及。

    想到这里,江奕看向韩菲凡的眼睛就变成了大灰狼盯着小白羊:“其实国际金融也有可取之处,比方说你们如果在香江、星岛等国际金融中心工作的话,还是挺有用武之地的。”

    韩菲凡看着江奕的眼神,知道这个家伙肯定又在算计自己,心里都有些怕了:“香江太远了,我爸妈不会让我去的。”

    “你家大伯、表哥之类的不是在那里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旦有个朋友在一个城市里,那个城市就不再陌生了。”

    江奕还从来没有跟韩菲凡谈过这么深入,他也从来没有费劲地推销过一个建议。

    “老实点儿告诉我:你是不是要去那里?”

    “我哥哥在香江,我应该也会去那里待一段时间。”听到这里,江奕终于明白了韩菲凡的一个关注点,或许只有在自己前往香江的情况下,韩菲凡才会义无反顾地到达一个远方。

    “待一段时间,也只是去那里看看吧?”韩菲凡嘴巴一直很严,这次涉及自己的未来定位,更是一点儿态度都不敢泄露,唯恐被江奕抓住了什么把柄:“我爸说我不用担心以后的工作,让我在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