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15章 不花钱广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 不花钱广告 (第2/2页)

道,就抓住了商品流通的制高点呗。”

    “这个算是第二步,不能再多了。”李大庆也能看到这一步,可是再多一步,他就无法解答了。

    只是两个人都想不出还有其他的想法。资本市场、物流、算法和电商等等离他们太远。

    邵军懒得多想,反正江奕随时可以支援自己。瞅着超市的结账处有些吃紧,他便不再和李大庆交流,大步走向了结账处,招呼人手前来支援。

    李大庆也觉得挺好玩,想要跑去帮忙,可是却被人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收费需要持证上岗。

    最终,李大庆这个商业集团副总经理充当了结账人员的助理,帮助消费者把结好账的商品快速装进推车里。

    这时候,江奕走进了经理办公室。邵军还真是有闲情逸致,办公室里一看就是读过书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字画下面是一幅《牧童晚归图》,桌子和椅子也很讲究,大大的书柜里摆满了套装书,一看就是来充门面的。

    办公室的另一半是一个会议室,摆设也是比较流行的仿实木,看得出来这些都是专门用高速来访者超市本身的实力。

    陪同来的办公室小姑娘看到江奕眉头紧蹙,就知道老板似乎对这个办公室的布置似乎不太满意,急忙解释一句:“邵经理不经常来,这些办公桌椅都是比较便宜的。”

    便宜不便宜地,江奕看不出来。不过要是放在摄影机了,肯定是比较雅致的一种。

    “在你们那里的角落里给邵经理留出一个位置来,以后就在那里办公。这里可以当作是他的会客室。”

    究竟是办公室还是会客室,就任凭你怎么解释吧。只是在接受外面采访的时候放在一个简陋的办公室里就对了。

    另一面,几个主动站出来监督“不赚钱超市”的老人和电视台记者已经差不多校对完了。

    “哎唷,看来这帮兔崽子倒是没说谎,这些价格基本上都能对得上。”

    “我早就说了吧,人家大老板还缺你几个小钱?”

    “你说的多了,谁知道你说的那一句才做数?”

    几个老太太抓不住“敌人”的错误,自己人先搞起来了。

    “大娘,现在能不能给咱们任城的父老乡亲们说几句了?”记者一听到几个老太太的意见,这才终于放心了。

    要是这个结果不太好的话,郑主任那里都不好交待。

    他们早就听说了:“不赚钱超市”可是要按照“任城的城市名片”这样的规格来打造的,要像“郑州亚细亚”那样叫得响亮才行。

    “我先来,记者同志,我可是从头到尾观察了的···”

    她这种抢镜的行为成功地引起了其他同伴的不满,有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当场就不乐意了:“我说···这是你一个人就能看得过来的吗?”

    “就是啊,怎么着也得先感谢一下大家伙,感谢一下党和政府。你会算数吗?”

    “行行行,你想说就你来说吧,就你那南蛮子腔,任城人能听得懂才怪了。”那个抢镜的老太太被人围攻,脸上也挂不住了,只好便发火边撤了下来。

    最后还是记者好言相劝,几个老人才推选了一个发言代表上来了。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超市。我们跟了好几个月,现在终于放心了。”

    记者郁闷的头皮都在发麻。说了半天没有一句能用的,这可真让人上火。感情大娘您是到这里练嘴皮子来了?

    “大娘,你们觉得这个价格有没有先提升再打折呢?”

    在记者的引导下,老太太终于收缩了一下世界观:“感觉没有,我看到的几个至少还好。”

    记者再次耐着性子帮她收缩一下范围:“大娘,您是不是还记了几个价格比对呢?”

    “对对对,这就是我前几天记得,就是防止某些不良商家糊弄咱们老百姓的。”说着,老太太还扬了扬手中的纸条。

    这么多话也就是这一句话管用。记者的手都酸了,这时候他是一分钟也不愿意听她们唠嗑。

    “大记者,要不要拍一下那几张纸条?郑主任可是对这个报道很重视的,要不然···”摄像师是一个老杆子了,看到记者有些气馁地样子,急忙提醒着他。

    “行行行,赶紧地吧,超市那边还等着呢。闹不好今天这个新闻要让我们编一个专题出来,时间可就比较紧了。”

    记者大致估算了一下,算上以前对超市的一些零星报道,以及三天前的新闻发布会,再加上今天的即时事件,凑一个15分钟的专题报道应该是差不多了。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几个老太太,还许诺了“以后会多请他们发表意见”,记者终于可以再去超市进行有针对性地采访了。

    “你们经理就和你们一起办公?这样的领导还不够单独的办公室?”记者被小姑娘领到了“经理办公位”后,还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我们经理说了,一切都要精简成本,要把最大的利润留给客户。”不知道是不是女人擅长撒谎,反正这个绝对是“正能量”的表态发言被记者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

    邵军也终于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他在路上就听小姑娘说了江奕让自己把办公室改为“接待室”,并在大办公室里给自己辟出一个角落作为办公位的事情。所以,他是一头雾水地走进了摄像机视野里。

    听着记者一连串的感叹词,他忽然就有了感觉:“我们不赚钱超市成立的目的就是不赚钱,就是要为老百姓提供最大的实惠。”

    “原来江老板的意思竟然是···”女孩这时候忽然想到了江奕的用意,用手捂着嘴巴就偷偷笑了起来。

    “不赚钱超市”既然要最大幅度回馈客户,那么一个简陋的办公环境可就是最好的招牌了。

    管理者都没有资金去装修自己的办公室,那岂不是完全让利给了消费者?

    那一刻,邵军也得到了“升华”:经理人就应该这样,以后我的办公室就在这里了!

    这一次,江奕依然隐身幕后。对他来说,不赚钱超市今天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取代那个万亿美元市值超市的第一步。

    只有他知道这个“不赚钱超市”的第三步、第五步究竟怎么走,该走向何方。

    如果有人说亚马逊只是一个超市,那么华美两国竞争时期美利坚对华国的贸易封锁会给这些人一个教训;

    如果有人说亚马逊不赚钱,那么他们每年上百亿美元的盈利、上完亿美元的市值会给这些人严重打脸;

    如果有人说亚马逊只是一个卖场,那么亚马逊的战略纵深会让他的竞争者感到胆寒。

    所有这些人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不赚钱超市的第三步:渠道为王,以及十年后的电商平台将会远超过实体商店。

    这些人更看不到,一个超市在收集了客户的访问记录、购买倾向和身份数据后,可以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对这个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达到比消费者本人更加了解消费者的程度。

    那个时候,超市早已不再是超市,而是一个综合服务提供者,是一个可以主导全球供给产业链和消费链条的恐怖存在。

    那个时候,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辛苦cao劳、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而数据分析者可以决定哪些国家、哪些群体才有资格“辛苦cao劳、加班加点”,这个数据分析才会成为高端产业链条。

    这才是大国竞争的精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