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八章 文学奖扩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文学奖扩版 (第1/3页)

    一大早,赵晓晴就跑过来了。

    “江奕,你今天忙吗?”本来想好了怎么说,开始当看到江奕的时候,赵晓晴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瞬间就消失了。

    “今天不是文学奖典礼嘛,你还有别的想法?”江奕昨晚很晚才睡觉,现在被人吵醒了,一个劲地打着哈欠。

    赵晓晴暗暗骂着自己,怎么竟然把这次来海南的“大事”给忘记了?

    “我是说你怎么还不起床?”

    江奕看了看表,没有注意到赵晓晴欲言又止的模样,时针已经指向9点半,颁奖典礼就安排在十点钟,时间确实不早了:“这两天只顾着看大家提出的那些建议了,本来不想去看路遥文学奖颁奖礼来点儿,可是要给你捧场,我还是去一趟吧。”

    由于已经有过一次颁奖礼,第二次只要不出什么问题就行了。而且这次在海南的规模小了很多,江奕就没怎么上心。他原计划是参加下午的另一个仪式,所以就多睡了一会儿。

    江奕本以为赵晓晴是有些不好意思向自己提出来,正好这两天在忙着工作总结会和“头脑风暴”的事情,也没有抽出时间去陪她,所以主动就答应了她。

    “对了,上次我走得比较匆忙,不小心把你的围巾带走了。等有空的时候,我再拿给你吧。”

    “一条围巾,那就···”江奕本想说不用还了,可是他忽然想起来那是宁岩给自己织的,还有自己的名字在上面,于是迅速地改了口:“没问题,等到回学校的时候拿给我就行。”

    等到两人赶到现场的时候,典礼已经正式开始了。李君灿、陆布宣等人各就其位,加上有很多前来参加年度工作会议的同事帮忙,典礼安排的井井有条。

    两人坐到了中间靠边的位置,在这里做一个“旁观者”最好。江奕还比较心安理得,赵晓晴就有些奇怪:“江奕,路遥文学奖是你一手打造的,你老是躲在后面干嘛?”

    “还没毕业呢,惹这么多事也不好,不知道有些爱嚼舌根的该怎么传呢。”经过了多次幕后cao控,江奕甚至有些喜欢这样提前布局、再旁观进展的方式:“你也别顾着说我,你怎么也坐到侧位?已经给你们获奖者留好了位置。”

    “我···挺喜欢这种‘上帝视角’的,就像自己在勾画一部作品一样,看着情节怎么发展,可以有无尽的想象。”

    赵晓晴这句话提醒了江奕。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勾画一部作品这样的心态,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真的就永远这样退居幕后。

    “江奕,你说为什么很多国家的人十六七岁就结婚了,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大年纪?”赵晓晴终于还是决定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现在可能就是最好的时机,可是临到说出来却又有些惭愧:“我是在写小说收集资料的时候看到的,好像咱们国家是法定结婚年龄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

    “结婚晚了,代际的时间就长了,人口增速就会下降呗。你该看看中东那边,有些国家十四周岁就可以结婚了。”江奕能够理解赵晓晴,她的社会阅历不足,写小说就差的太多了。

    “你觉得是晚婚好,还是早点儿结婚好?”

    “早点儿结婚能让两个人记住最美的年华,晚点儿结婚能够把男人创作的周期拉长。”江奕刻意多告诉她一些事情,就让她在写作的时候取舍吧。

    “拉长创作周期是什么意思?”赵晓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一不小心就有些偏离了预订的轨道。

    “男人在结婚前是自由的、随意闹腾都行,所以创造力最强;婚后就要确保家里有钱、老婆孩子有饭吃,承受风险的能力就会下降很多。而且男人一生能够达到的高度、最大的梦想,基本上都会在婚前定型。”

    听到这里,赵晓晴有些沉默了。她确实没想到,男女的差异会这么大。女人在面对结婚时往往会考虑自己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能不能很好地融入,能不能和男方的家人处好关系。

    可是江奕的思维中完全没有这些概念。在他的脑海里,估计除了梦想,就是事业,除了吃饭,就是金钱。

    “如果暂时不要小孩,或者有人帮忙照顾,影响会不会小一些?”赵晓晴试探性地问道,由于舞台上的音乐声较大,她的声音几乎很难被江奕听清楚。

    “如果没有一定的年龄,其实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既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异性。如果太早地把自己交出去,或者是固定了关系,对自己和对方也不太负责。”江奕果然没听清楚,思维还是在刚才那个地方打转。

    不过,赵晓晴却是听清楚了:江奕这个人并不赞成早婚之类的,对于下一代更是谨慎。

    或许,这就是男人吧。

    暖场片之后就是一大堆感谢。由于海南比较偏僻,到场参加获奖典礼的人员比在长安少了一半,不过电视台的长枪大炮来得却更多了,而且很多都是省级媒体。

    看着台下坐着很多有家长陪同的小朋友,江奕不由得暗暗哀叹:海南终究难以独自撑起这么大一个项目,观众里面估计有很多都是系统内来海南旅游的职工带来的家属,到这里充数以防冷场的。

    致辞之后,现场灯光亮起了一些。台上的主持人和嘉宾之类的怕是不了解情况,看到现场济济一堂,跟海南的冷清形成了强烈的反比,部分人甚至会觉得路遥文学奖影响力已经很大。所以都在那里使劲地表现,现场气氛为之一振。

    江奕这时候才有机会看了看中奖名单,果然有很多都是熟悉的名字。包括《寻秦记》、《琅琊榜(上)》也在此列,这是已经进入拍摄的作品,同时,赵晓晴还有一部个人作品获得一等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