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湖漂变海漂 (第2/3页)
么高,俊男靓女负责流量,配角们露几手更显得有惊喜,可以凭空制造不少话题。 “真的呀?看来我不用去乡下了。”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似乎一下子就看到了“吃饱饭”的前景,激动地手都举起来了:“江老板,我们是真的害怕了。下乡的时候都是流动大篷车,没地方收门票,只能让农民兄弟自觉给。唉!” “那种感觉跟要饭的没什么两样,而且大部分人回去了一冷静,就不会再回来了。有时候连吃顿饭的钱都收不了。” “嗨,要不是道具都是现成的、不算钱,恐怕早就玩不下去了。” 看来江奕给他们的“送戏到田间地头”是养不活他们,人家早就尝试过了。 “景点里多了一些表演的队伍,应该吸纳了你们中的人吧?”这是江奕当时提供的第三条出路,可能就是这个出路让他们想到了投奔任城。 “去了,已经有几个不在乎名气的小年轻在里面了。” “豫剧的节奏还是太慢了,花车一下子就过去,一句都唱不完呢。” 听着六人的底气,以及字正腔圆的调门,江奕就知道这些人是接受过系统戏剧培训的一帮人,不是那种杂耍、野路子演员。 赵晓晴默默地看着一切。她从江奕的脸上看到了一些不同的神情,看到了江奕的认真。 这个家伙明明有着超常的智慧、超多的财富,可是却总是喜欢混迹于落后区域、弱势群体,中间形成的阶梯差每每让她觉得不可思议。 就连他经常提到的国家,都是第三世界居多。他究竟是想干什么? 江奕的迟疑被众人看在眼里。带头的中年女人一个眼神,同行人员再度开起了“诉苦模式”: “我们是真的对艺术有着热爱,可是现在连租房、吃饭都成了问题。” “咱们国家的戏曲事业可不能就这么中断了。我家闺女倒是很喜欢戏曲,嗓子也好,可是我哪儿敢让她一直学这个?到时候吃饭都成问题。” 这次众人的姿态提高了,到了国家的文艺事业。这是吃定了江奕家里支持文艺事业,至少在对外宣传上是这样的。 只是江奕掌握的剧本就是这么多,每年十几部剧,可是全国很多县里都有剧团,哪儿能解决这么多人的问题? 赵晓晴更喜欢以局外人的视角观察世界,可是这次她看着沉思的江奕,忽然有一种心疼的感觉:“江奕,李君灿那里不是经常有招聘的计划嘛。我感觉这些人的功底都挺不错的,到时候让李经理多照顾一下呢?” “嗯,至少能够让大家对付一段时间,等到过几年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更加多姿多彩了,相信能够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江奕简直发愁得不行。今后几年可是历史上著名的“盗版期”,随着VCD出世、碟片代替了宽银幕,电影和电影院事业急剧下滑,导致不得不出现“电影植入广告”的方式,压低电影的投入、降低电影人的生存门槛。 六人总算是获得了江奕的一些帮助,相信能够对她们的生活有些改善。赵晓晴轻松了一些,可是江奕还是闷闷不乐。 “你又不是救世主,cao这么多心干什么?”赵晓晴有点儿生气了,一个大好的开幕式差不多就这样蒙上了灰色,这让唯美的女生有些受不了。 “谁是救世主啊,你是说小奕吗?美女你别理他这个茬,他就喜欢瞎cao心的。”一个甜美的嗓音飘了过来,穿透了几个陪着的随从。 “惠姐,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后面不是还有···”江奕一眼就看到了众星捧月般的胡惠中,在这个夜晚也藏不住的靓丽。 “还不是怪你选的好地方、好时间?”穿着裙装的胡惠中掩饰了一下打喷嚏的冲动,又指了指自己的腿脚:“告诉我为什么选今天?” “今天呀?宜开业、开工、开张,三开多好。一二三也象征着顺利嘛。”江奕也想把艺术节放在秋天,可是谁让国家级新区的申请需要有这么一个展示平台呢。 “果然被我猜中了,哼!就是你这个懒人,让这么多人陪着受罪。”江奕的小心思被自己完美猜中,胡惠中不禁暗自得意了一把:“还有,香江多好,你们这个任城就不是个办影视艺术节的好地方,还不如让我们去南方呢。 “你要是想投奔张晓蕾,我可没意见,那里可是空着不少地方的,成本也低。” 以后的国际影视艺术节将会拆分,里面就有海南的角色,只是现在还要保密才能在闭幕式的时候起到效果,江奕只能压制住剧透的欲望。 “去就去,反正那些童话也收购得差不多了。那里一天到晚绿树成荫,童话就要去那里拍才好看。小孩子可不能一天到晚看这些冰天雪地,看多了都抑郁了。呵···” 胡惠中这次说完再也忍不住了,一个喷嚏打了出来,她只能远离江奕,向着迎接自己的车走去。 对于优雅女生来说,这样的失态不在承受范围内,所以她狠狠地怒视了江奕一次。 “童话,海南?”江奕回味着这句话,尚未离开的六人再次映入眼角的余光。 不到一年前的李君灿还是遇事就躲的性情,江奕几乎无法再忍耐了。作为李君灿的介绍人,胡惠中极力挽回局面、当着江奕的面揽下了儿童文学和动漫改编的活儿,为李君灿重新进入“重要人物序列”争取一个舞台。 想到这里,江奕疾步窜了上去:“惠姐,你们收购儿童文学的进展怎么样?” “收了很多啦,你这个老板都是怎么当的?基本上国内有名的、又愿意转让的童话,我全都给你买来了。真是吓人,内地的儿童文学价格不高,有些作者1万块钱的价格都不敢叫。” “编辑部那边愿意放手吗?”这时候的作者很多都是职业作家,或者文艺工作者,成果是单位的、编辑部的。这是华国历史上的一段过渡期,江奕这个号称懂法的,可不能踩进这个坑里。 “有的编辑部都不见了,那些明确要求归属期刊的都给了一些补偿,几百块、千把块钱就答应了。要我说啊,华国的编辑部真是太赚了,明明都是作者的著作。” 安保人员不敢惹江奕,可是胡惠中的确是有感冒的嫌疑。 江奕只能停止了“sao扰”,放走了明星和她的队伍。 “呵呵,呵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