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市场的力量 (第2/2页)
日朝智子被江奕的跳跃思维给打败了。 她是那种不停地深挖问题的单向思维,所以一个芯片生产线的问题直接让她“休克”了几秒钟。 “江桑,扶桑国的芯片产能现在有很多过剩了,生产管理方面的人才也不少,这个问题不大。不过···” “没什么问题,你是说薪酬吧?你反正也了解扶桑国的市场行情,可以先推荐一个数字,就比照摩托车厂的薪酬标准吧。” “其实我的意思是···”日朝智子还是没放弃,想最后突出一下自己对摩托车的看法。 “人数方面也是多多益善,我们打算每年投入数亿美元在芯片产业。”江奕又跳跃了一回,直接把日朝智子的情绪给灭了。 吴江元等人从扶桑国引进的芯片产业人才很多,可基本上都是技术研发人才和生产cao作人才,对于生产管理则重视度相对不足。 在华国当前的社会情绪看来,只要给你一个管理岗位,发挥权力就行了,谁愿意花高价从国外请一个人到家里当官的? 日朝智子则不同,她非常了解生产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这也是扶桑国成功的精髓。相同的技术,相同的市场,扶桑能够脱颖而出,靠的就是精细的管理模式。 “江桑,其实不是我太心急,而是三年之约马上就要到了。我不想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希望,也希望江桑能够帮我实现这个愿望,拜托了。”日朝智子得到了一些想要的答案,也留下了自己的最后一丝期望,平静地离开了。 三年之约,恐怕是她最后的底线了。 那个他帮助她打败本田摩托老对手,那个她帮助他实现摩托车王者的愿望,一经树立起来就成了激励双方斗志的最佳标杆。 只是江奕涉及的领域太广,日朝智子则是全身心地铺在这一个事业方面,摩擦就出来了。 “江奕,这个女人也太···倔强了吧?以前她可是跟记者们瞎说过的,你也不打击一下她的气焰?”王思忠看到江奕脸色这么严肃,害怕惹火烧身,没敢提自家的情况。 “我看她就是精力过剩,得找个办法让她分分心。她可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想着摩托车的。”李秀文早就心疼王思忠了,伺候这样一个女领导真是耗费太多的精力。 “表哥,咱们南四湖这里是不是可以建一个摩托车和汽车的赛车道,以后可以让那些小年轻们过来消耗一下过剩的精力?也可以让日朝智子分分心。”不知道为什么,江奕每次看到王思忠,总能给他找到一堆活干。 王思忠还不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意味着什么,只好打着哈哈。“赛车道很贵的吧?南四湖边上也没有这么好的地方。” “不用那么高级的,是普通客车也可以使用,但是火车不能用的那种高等级公路。兰陵和任城打算合作修建几座跨湖大桥,以后拍电影也可以使用。”江奕想起了吴导演建议的那三座大桥,现在旅游时代即将到来,兰陵和任城协同发展的时候也到了。 凭借着摩托车厂为任城带来的就业、税收等贡献,推动这件事情应该难度不大。 无非就是农转非第三期重点向所涉区域的农民倾斜一下,反正赛车道的投资都是来自民间。 以上就是江奕的第一把火:旅游市场和新型生活方式。 第二把火,就是把“大湖城”这个品牌深入人心。 这个活是李大庆的。 “八月十八日,八八折,还真是挺吉利的。再加上学生即将返校,学习机可就有新一轮销售高潮了。” 江奕心想你现在眼里只有学习机了。 “针对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产品要销售了,就是家用电脑,价格一次性打到1万元以下。” “要是一万元的话,国产电脑说不定真能挺住,只是这样亏得太多了吧?”李大庆参与了国产电脑的成本试算,知道自己研发相比做“买办”的巨大劣势,每台综合成本在10300元左右。 要是加上5%的销售成本,每一台亏1000元,倒是能建立起相比“舶来品”的价格优势,只是能撑几天呢? “家电商城优先推荐新浪潮电脑,成本记虚账,年底由财务公司集中清算,怎么样?”江奕的眼睛瞄上了渠道这一块。 芯片是靠着BP机和交换机等下游产品输血,电脑就要多方面紧一紧了。 “没问题,等过几年他们缓过劲来了,可要照顾一下我们商城这边。”李大庆倒是没含糊,反正都是你家的产业,只要你这个当老板的知道我赚得更多就行。 “除了电脑以外,移动电话也正式入网了,你们使劲造势怎么样?重点是给‘大湖城家电商城’提高知名度。” “大哥大自己就很拉风,不用多宣传。”李大庆使用了几个月,现在感觉极佳,他觉得自己一下子就提升了档次。 “我们把标准款的价格定在9999元怎么样?” “低于1万元,这也太狠了吧?”李大庆似乎看着自己手里的大哥大一下子被腰斩了还不止,刚刚那股“人上人”的感觉一下子矮了半截。 一万元就是现在的一个心理门槛。高了就是普通人家只能仰望的存在,就是绝对的奢侈品。 “没错,所以我们要多宣传任城对于降低外汇流失、国家产业发展安全方面的贡献。另外,燕京有个大学成立了通讯安全研究院,也会发一些对国产移动电话有利的报告。” 什么事情只要一扯上“安全”,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家的好”。比如豆浆优于牛奶,传统饮食优于麦肯,涉及自家孩子的“身体安全”了嘛。 “低于1万元,还能赚钱吗?”李大庆知道江奕是想以量补价,可是也不能亏损放量。 “今年肯定是亏的,产能上去了就好了。所以今年会释放10000部限量版产品。” 又是限量版,李大庆嘴巴一撇。 当年大湖摩托不就是产量上不来、国产替代零部件的质量上不来,所以大量使用了进口零部件、亏损出产了小批量嘛。还美其名曰“限量版”,显得多高端似的。 江奕知道李大庆知道自己的套路,他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商家不都是这样嘛。 “限量版的价格提高到12888元,外壳好看一些,多一个编号。” 被江奕这么一说,李大庆觉得自己这个土气的大哥大简直就是“泯然众人矣”,以后可不好意思到处显摆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