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39章 国外大品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国外大品牌 (第2/2页)

江奕一甩手把宁岩的画作丢给了她。

    “你拿这些给我看干嘛?真是的!”张晓蕾看到第一张就丢回来了。

    “不就是个红裤衩么,你还怕这个?往后看,看重点。”江奕已经习惯了张晓蕾是个女汉子,还真没想到她会在意这个。

    张晓蕾翻了几张,每张一个怪物,或者是毒液、沼泽地等危险物品,还是看不懂。

    “把红裤衩换成你要推荐的服装,以后这些游戏卡带低价销售,你每张补贴1块钱怎么样?”江奕简单介绍了这个《红裤衩生存游戏》,张晓蕾的眼珠子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在放大。

    一张卡带至少3-5人能看到,而且是多次去看。广告的精髓在于重复,通过游戏让cao作者记住,绝对是最佳广告方式。

    “红裤衩可以换成品牌,怪兽是不是也可以换?”受到江奕的刺激,这次是张晓蕾的脑洞大开了。

    “先别急。你要想知道后面的广告思路,需要给我签约十年才行,给你分红,保你十年后月收入上两万、二十年后的年收入百万。”在张晓蕾思维开动的时候,江奕却按下了暂停键。

    这种cao作模式就是个“一点通”,很容易被复制。张晓蕾这个人能力太强,如果不是自己有着提前三十年的经验,肯定忽悠不住她。

    更何况,她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这个年代的“比傻”套路。那就是不要把这代人当成理性消费者,而是当成刚刚睁开眼看世界、刚刚面对丰富的消费产品的土老帽。

    “江奕,小女子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跟你比了。”张晓蕾也认清了,江奕可以对品牌、对服装一窍不通,也可以不感兴趣。但是他一旦出手就是天才般地存在。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带着强大的资本。

    “这个以后有没有期限?”上当多了,江奕可不敢再被女人忽悠。她们要是想反悔,只要说一句“没有时间观念”就行。

    “只要江奕大同学不嫌弃,以后我就给您牵马坠蹬了。”张晓蕾不只接受了十年,还回报了一个无期限。

    “少来这么rou麻的,你可听好了哈,”江奕已经成功地把张晓蕾打造出了女汉子,可不能不珍惜这个劳动成果,“这些卡带可以向全世界销售,会有数千万人经常看到你的服装广告。另外,消消乐游戏、找你妹游戏等,也可以换成服装品牌,来一个品牌LOGO轰炸。”

    这次张晓蕾没办法接上、进一步发挥了。

    一旦没有了和江奕争锋的想法,她就感觉一种无比的轻松。

    接下来,她已经在畅想自己成为服装女王的场景了。

    “我有个问题,现在职业经理人基本上都是内地或者香江的,外国人太少,给消费者的感觉也不太对。”张晓蕾迅速地进入状态,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女王筹谋着。

    “江奕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以后可以在巴国生产,到时候有个进口、入关的过程。”

    这个回答很难让她满意,尤其是以后还要面对无数个张晓蕾一样的媒体人的关注:“怎么又是落后区域,欧洲品牌不是大多在非洲生产吗?”

    “尼日利亚也有,以后还可以委托拉美国家。经理人方面,可以开发一下兰陵那边的苏联人,至少专家的亲属是可靠的。”

    来源问题解决了。

    “老板,你干脆好事做到底,帮我们指导一下销售吧。我们联系了一些大商场,还有就是你们江家屯的人投资的代理店。”

    “申城那边今年将会建设四个商业综合体,以后这个模式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你们可以跟邵经理一起商量。以后每个家电商城旁边,也会有一个大型超市,平价的衣服可以进入超市。”

    张晓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广告费照旧拨付不说,现在又加上了游戏;销售又有了商业综合体和超市,看来成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这时间,应该是很短。

    “还有事情?”看到她还不走,江奕不知道她又在琢磨谁家的好东西。

    “老板,你有没有想过会失败?”张晓蕾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

    难道是畅想“服装女王”的后遗症?

    帝王不都是“孤家寡人”嘛!

    “失败?怎么会暴露呢?我们一切要素都具备。”江奕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提前准备好预案,越是煽情的越好。发达国家设计师对美、对人性的更高追求,来自落后国家基层人士工作、棉花种植的朴素感情,全都放进来。”

    “老板讲得这么好,我都忍不住要进行一次极限测试了,”张晓蕾很快就恢复了戏谑的本色,“要不然自己捅破一次,就当是疏通‘堰塞湖’了,防止以后被别人捅出来。”

    “没问题,你们先准备好就行。”既然你这么能干,那就尽情地作一回吧。

    小孩子还要出一次疹子呢,何况赚大钱的“国际品牌”?

    江奕随手把自己写的一张纸丢给了张晓蕾。

    “D&G,X&M,”张晓蕾看得一脸疑惑,念着念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头,“你这是什么情况?字母和字母之间留这个空格是什么意思?”

    “这些大写的字母后面随意增加一两个小写的字母,你们根据各国语言的含义,自己发挥就行了。”那些土老帽不就是喜欢把读不懂的洋文套用“大哥”、“小妹”这样的称呼么?

    九十年代是贫富差距拉大的时代,男人在逐渐“妄自尊大”,女人在远离“半边天”、走向“弱女子”。那就给他们想象空间。

    张晓蕾终于明白了江奕的意思,一边笑一边打击着他:“D&G这个品牌已经有了好不好,X&M还不知道有没有。”

    “那就变成D&G&D。”大哥当不了,就变成“大哥大”,让土豪们有个发挥的空间就行。

    江奕终于打发走了张晓蕾,接着想起了李君灿。看到自己以后,李君灿就以胡惠中当挡箭牌,后面一直没见到影子,不知道是不是又在害怕江奕给她派活。

    李君灿就是这个指导思想。上次她就是好不容易才脱手了服装品牌运营的,这次万一江奕再有个新的脑回路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