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节度使_第483章 泉州战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 泉州战事 (第2/2页)

  眼下第五军和第二军还在稳定楚地,打下的十几州官员也都还在赴任的路上,他还没功夫对汉国动手。

    不过,等唐国局势稳定一些后,他便会立刻对汉国进兵,一统江南,这岂是一封小小书信能阻挡的。

    就在这时,亲卫来报,袁弛求见。

    “让他进来吧。”陆原回到书桌后坐下。

    袁弛进入书房后,小心翼翼的开口:“君上,臣想向您举荐一人。”

    “何人?”陆原头也不抬。

    “冯道冯老先生。”

    陆原猛然抬起头。

    最近一段时间,向他举荐冯道的官员越来越多,甚至有人说什么此人是天下第一大才。

    然而,陆原在后世时,对冯道有些了解。

    此人一共事过十名君主,还向辽国称过臣。写过一本书叫的书,堪称厚黑学的始祖。

    凭借极强的政治投资眼光,他让自己在官场始终屹立不倒。

    同时代的学者们都对他大为推崇,可作为后世人的陆原,对他却没什么好感。

    “我知道了,你退下吧。”陆原语气冷淡。

    “是。”

    袁弛偷偷看了陆原一眼,低头退下。

    ……

    酉时刚至,下衙钟声响起。

    中书省,王溥每次出宫门后,都习惯性在大街上转几圈再回府。

    杭州城人口虽然比不上开封,但商铺云集,论繁华程度,还要在开封之上。

    以前王溥也来过杭州,当时只觉得杭州文风过剩,武风不足,江南之人打仗一定打不过江北人。

    然而,吴国军队通过实际战绩,让他知道自己错了。

    南人身体虽不如北人雄壮,但他们心灵手巧,能够发明火炮和云弩这样的强大武器。

    凭借这些武器,吴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让世人刮目相看。

    在街上转了一圈,王溥回到朝廷给他安排的府邸。刚一进门,从管家口中得知有客人来访。

    进入书房,看到那名熟悉的身影,王溥脸色有些复杂。

    “你什么时候来的杭州?”

    “怎么,不欢迎老夫吗?”冯道微笑道。

    “你来杭州做什么?”王溥语气有些僵硬。

    冯道叹了一口气,悠悠道:“既然主人不欢迎,老夫便告辞了。”

    “且慢。”

    冯道止住脚步。

    “虽然我对你做的事不认同,但当初在周国时,你确实帮过我大忙。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说吧!”王溥垂着眼睑说。

    “老夫究竟做了什么事,让王相公不齿了?”冯道瞪眼道。

    “周国危难之时,你弃国家而去,这难道还不够吗?”王溥抬头与他对视。

    冯道来回踱了几步,长叹一声:

    “当时周国倾塌之势已成,老夫年事已高,承认自己不够坚强,心灰意冷之下,这才离开了周国。”

    听到冯道的“心里话”,王溥暗叹了口气,倒也能够理解,毕竟对方年事已高,锐气自然不比当年。

    “然而。”冯道话锋一转,目光中闪烁着精光:

    “你知道老夫得知吴国击败辽人后,有多么高兴吗?我用最快的速度来到吴国,唯一的心愿便是能为抗辽大业出一分力量!”

    王溥盯着冯道看了许久,缓缓道:“我明白了,我会向君上举荐你的。”

    “多谢。”

    顿了顿,冯道有些担忧的问:“我听人说王质在吴王还未崛起时,便辅佐过他,而你和王质关系不合。”

    “是的。”王溥脸色有些不好看。

    “那以你现在的处境向吴王进言,会不会——”

    “老先生不必担心。”王溥淡淡道:“吴王殿下虽然不喜欢我,但他既然封我为中书舍人,就说明他还是看重我能力的。”

    “说的也是。”冯道长身一躬道:“如此就全仰仗王相公了。”

    冯道离去后,王溥心情有些烦闷,负手在走廊上踱着步子。

    没过多久,管家又来报,赵匡胤求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